专著辽剧七十年成为填补空白之作为小剧

  核心提示

  戏曲艺术蕴含着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伦理道德和家国情怀。作为戏曲大国,我国共有戏曲剧种余种,每个剧种都有各自发展历程和地域特色所形成的独特文化个性。辽剧是我省独有的地方剧种,有70余年发展历史,却没有出版过一部辽剧史专著。写辽剧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收集大量史料,要寻访了解辽剧历史的老艺人,要做大量的研究,谈何容易?可是刘效炎、毛琦经过5年多的艰苦努力做到了。他们对辽剧70余年的发展历史进行了一次全面挖掘、细致整理。近日,《辽剧七十年》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新书填补了辽宁地方剧种——辽剧没有史论的空白,成为辽宁地域文化研究的不可或缺之作。

  探寻生长在黑土地上的辽剧的生存状态,厘清了辽剧的历史沿革

  辽剧作为20世纪40年代末才形成的地方戏曲剧种,其70余年的历史并不久远,它不像昆曲、京剧等戏曲剧种那样有漫长的历史。辽剧有据可查的史料非常稀少。《辽剧七十年》的两位作者克服重重困难,搜寻史料,探寻生长在黑土地上的辽剧的生存状态,阐释辽剧如何从传统的皮影艺术脱胎出来,厘清了辽剧的历史沿革,比较清晰地勾勒出从皮影戏到辽南影调戏,从影窗到舞台,从影人到舞台上真人表演,从表演传统剧目到表现现实题材剧目的发展走向,展现出辽剧作为一个文化形态不断丰富、不断完善、不断积累、不断凝练的过程。

  一个剧种的建设与良性发展,需要舞台表演艺术的长期实践,更需要在一定时期进行必要的总结和理论梳理。《辽剧七十年》便是阶段性总结辽剧以往成绩、汲取经验教训、发现存在问题、确立前进方向的研究专著,是第一部辽剧史。

  要写好辽剧历史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课题,但却是一次有价值的尝试。

  《辽剧七十年》以“快速形成的新兴剧种”“两起两落的坎坷命运”“基层剧团的坚守与前行”“新世纪以来的辽剧振兴”“历史教训和发展愿景”等章节对辽剧历史进行了梳理。

  书中介绍,清代,辽南、辽西的皮影艺术异常繁荣,逐渐形成了一套唱腔体系和演出特点,涌现了一批有影响的皮影艺人。从20世纪40年代末期开始,辽南的复县、新金县、金县、庄河县、盖平县以及辽西的凌源县、辽北的康平县等地的皮影艺人和业余剧团,逐渐开始摸索用皮影的影调进行真人表演模式,有的把这种表演叫“活人影”,有的叫影戏、影剧。以皮影为母体,经过70余年的演变,发展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样貌。

  年,老艺术家马传亮等根据吕剧剧本移植排练了由真人扮演的小戏《小借年》,在群众中产生一定影响,从而普及于业余文艺活动中。这种戏曲形式初名“影调戏”,年改名“盖平戏”,年又改名为辽南戏。年1月,正式定名为辽剧。

  从皮影戏演变成真人上台的影调戏、影剧,经过演进后,变成了“辽南戏”“辽剧”。如果说昆曲和京剧是中华民族共同认定的“乡音”,那么辽剧也可以称得上是辽沈地区大众的“乡音”。

  辽剧作为最具辽宁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70年来在表达辽沈群众的情感、承载地域文化的传承发展上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辽剧最大的特点就是接地气儿,它呈现的是辽宁人身边的景,身边的事,身边的人。比如,辽剧《山妹》《为官一任》《王罗锅卖海蛎子》《山这边,海那边》《姜云胜》《月在别时圆》《圆谎》等都是这样的好戏。

  引用的史料基本上保存了原貌,这样有利于再现辽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真实状态

  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财富,加强戏曲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辽剧七十年》的出版为剧种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文化样本。

  从古至今,修史都是一项文化工程,需要很多人一起完成。而《辽剧七十年》的编纂者,则只有两位——辽剧研究专家刘效炎和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毛琦,他们在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的支持下完成此书,成为该院“戏曲研究丛书”首部出版专著。

  刘效炎是文化战线的老兵,年参与主持了辽剧的更名,对辽剧的发展状况了然于胸。毛琦多年从事文艺创作、评论工作,对辽剧的发展历程也非常了解。他们收集史料,做了大量采访调研,加以客观的筛选、归纳、辨析、阐述,完成了这部十几万字的专著。

  谈起这次创作,毛琦说,刘效炎对辽剧的研究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他曾主编《辽剧述论》,多年来不断思考如何保护、传承、振兴辽剧?如何培养辽剧后续人才?如何把辽剧推向全国艺术舞台?并提出在辽剧传承上,不能忽视辽剧表演艺术的传承主体——辽剧艺人在辽剧创造、发展、保护中的价值和作用,更不能忽略了辽剧艺人对辽剧的判定和认识。

  戏曲艺术的平衡发展,既需要   写一部辽剧史不可脱离必要的依据,更不能站在今天的角度揣摩想象,用事实说话,用资料证明是必不可少的。在《辽剧七十年》中,刘效炎和毛琦整理了80余部各个时期的主要剧目,保证了辽剧文化遗产不在传承中遗失、变形。

  谈到编纂《辽剧七十年》的难度,毛琦告诉记者,最难的是对史料真实性的甄别以及收集查找更多资料、人物、事件等,很多地方都需要核实。因前期研究记录辽剧的文字非常少,很多内容都依赖于调研和采访,在遇到时间、人名、剧情、历史事件等信息发生相互矛盾、记录不准确的时候,他们都进行了反复甄别、分析、求证,力求将真实的辽剧历史反映在书中。比如马传亮、翁景树、王立庭、高吉顺、何秀林、李凤儒等早已过世的老艺术家都经过多方查询才确定了他们的艺术成就。还有对《互助抗旱》《姚宪杀妻》《喝面叶》《图龙城》《宫门断鞭》《卖桃》等传统剧目进行了查证和补充。

  在写作这本专著的几年中,两位作者进行了多次的调研采访,收集了大量的年代久远的剧目、剧团、演职人员、演出情况、剧种名称演变等相关信息,并确定了最能表现辽剧面貌的写作体例,力求科学合理地划分历史发展时期,客观并充分地总结辽剧的艺术成就,总结经验教训并给出发展建议。

  辽宁省戏剧家协会研究员韩宁认为,符合艺术规律的艺术史书才具有权威性。《辽剧七十年》在记述辽剧主要剧目发展、不同时期出现的代表性人物、主要的皮影戏班等方面都做到准确,对于有些无从考证和存在争议的问题,两位作者找专家反复求证。对长期流传在辽宁的剧目如《白杨树下》《小借年》《加林与巧珍》《半庙沟》等,他们采用了大多数专家学者认可的观点进行阐述。

  对辽剧工作者和广大辽剧爱好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珍贵书籍,对于研究辽宁乃至东北戏曲文化的专家学者更具有史料参考价值

  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关系到民族传统的发扬和民族文化的传承,这也是这项工作的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所在。

  两位作者从辽剧作为省剧的视角进行研究梳理,他们认为,从皮影戏缘起,流布在营口市的盖州、鲅鱼圈,大连市的瓦房店、普兰店、庄河,朝阳市的凌源等地的辽南戏、影调戏等同宗同源,其在不同地域的流变属于同一剧种的不同艺术流派和风格,非不同剧种之间的差异,因而将它们统一归入“辽剧”系列进行阐述。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戏曲艺术面临活力不足、剧种减少、人才断档、市场萎缩等问题,加强戏曲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辽剧七十年》是一部专业类史料书籍,该书跳出辽剧看辽剧,从“发挥戏曲艺术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的独特作用”的高度,看辽剧振兴的一部著作。它阐述了传承与发展戏曲艺术,要从文化生态的源头出发,从新生代抓起,加强戏曲通识教育,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以戏曲艺术为载体的教育活动的重要性。

  《辽剧七十年》责任编辑董喃说,该书是一部梳理辽剧发展史的学术著作,既有填补空白之功,又具有学术价值。辽剧史料庞杂,剧目众多,辽剧涉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极多,为了这部书的出版,两位作者完稿后,又对全部的人名、史实进行了核实、查验,以保证作品的学术严谨性,这一工作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韩宁说,《辽剧七十年》对辽剧工作者和广大辽剧爱好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珍贵书籍,是研究辽宁地域文化的补缺之作,对于研究辽宁乃至东北戏曲文化的专家学者更具有史料参考价值、学术价值。两位作者多年来潜心研究辽剧,书中对辽剧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对辽剧在辽宁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给予高度肯定,对辽剧在未来辽宁文化强省建设中的作用寄予厚望。

  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梁海燕说,我们正在对辽宁地方戏曲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辽剧是最具地域特色的独有戏曲剧种,因此列为“戏曲研究丛书”的第一部。《辽剧七十年》是研究辽宁戏曲文化的补缺之作,希望为后续辽剧的深入研究、为辽宁乃至东北戏曲文化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史料参考。(记者杨竞)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