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国学网红教授,为何于丹跌落神坛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节奏也越来越快,寻找心灵的慰藉,让心灵得以安放逐渐成为大多人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突然发现在国学中可以找到慰籍心灵的“良药”,于是在全国上下就刮起了一股国学风。中央电视台抓住这个热潮,在《百家讲坛》推出了一系列有关国学的讲座,因此也让一些待在象牙塔中的教授迅速走红,成为“国学网红教授”。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于丹、蒙曼和王立群等。

可时至今日,当时大火的“国学网红教授”们境遇各不相同,尤其是于丹与王立群,一个跌落神坛,而另一个则依然大火。

一、于丹的“封神”与坠落之路

于丹,年6月28日出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大家庭。于丹后来能成为一名国学大师,与她的家庭有很大关系。于丹刚出生,父母双双被下放农村,小于丹就由姥姥照看。于丹的姥姥是一名旗人,从小受过良好教育。在姥姥的教导下,于丹3岁时就能看书,背诵古诗。于丹的父亲叫于廉,早年毕业于无锡国专,文笔极好,被同行誉为“国学大师”。母亲自幼深受传统文化影响。从小在父母影响下,于丹对读书产生了浓厚兴趣,自幼开始读中外名著,这为她日后成为国学大师打下了深厚基础。

现在生活节奏快,往往许多父母都忙着挣钱、忙着工作,可就是不能忙着去教育孩子。通过于丹的小时经历,也启示我们,要想自己孩子成为一名优秀的人,首先父母要担起孩子第一位老师的责任。

在父母的教导下,于丹先后考入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后来成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于丹走出象牙塔,被社会大众熟知,是在年。年“十一”黄金假期,《百家讲坛》连续七天播出了于丹《论语》心得。深入浅出的讲解,信口拈来的诗词,让于丹一下子火了起来。随后,于丹又趁热打铁,在年的《百家讲坛》中又推出了于丹《庄子》心得,同年在央视“文化访谈录”播出了“于丹游园惊梦”讲解昆曲。

当时的于丹有多火,有这么一个小事例可窥见一斑。当时于丹在中关村图书大厦举行图书签售,8个小时签售一万多本!突破了当时几年来全国图书签售的好几项记录。随后,于丹就被各地邀请讲学,成了名副其实的国学“网红教授”,走穴“国学大师”。又是讲课,又是售书,于丹当时可谓名利双收。

可物极必反,正当于丹春风得意之时,突发的两件事却让于丹快速跌下神坛。一件是伦敦耍大牌。有次去伦敦开讲座,因为觉得自己的身价高,于丹三天换三个房间,就是高级酒店也满足不了这个文化大师,即便提供了酒店最好的房间,还是各种挑剔。第二件事就是被北大学子赶下台。

第一件事反映出于丹言行不一。虽然《论语》的心灵鸡汤很美味,可一遇到事情,则言行不一,给人留下了说一套、做一套的坏印象。

第二件事反映出于丹的不专业。之所以被北大学子赶下台,主要是班门弄斧。在自己不太擅长的领域冒充专家,当遇到了真正专家,自然会被赶下台。这反映出于丹被业内人士的否定。

正是这两件事,让于丹彻底跌落神坛,原来的国学“网红教授”成为了“文学小丑”。对于这件事,我们自然需要权威的声音捍卫国学的尊严。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如果通过于丹的讲解,让大家重拾《论语》,好好读一读国学经典,而不是把国学只关在象牙塔里仅供所谓的专家研究,是否也失去了国学的意义,也有违国学传播的初衷。是否也在警示着我们,国学需要走出象牙塔,国学需要以一种更新颖的方式,更容易让人理解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呢?这也许是于丹带给我们的思考。

二、王立群从《百家讲坛》到《中国诗词大会》

与于丹一样,王立群也是成名于《百家讲坛》。不同的是于丹讲的是文学,而王立群一开始讲的是《史记》。年,王立群登上《百家讲坛》开始讲《史记》。由于他讲的《史记》内容详实、史料丰富,受到群众追捧,被观众誉为“百家讲坛最佳学术主持人”。

王立群之所以讲《史记》,是因为他从小与《史记》结下了不解之缘。根据央视对王立群的专访,我们了解到在王立群15岁的时候,家里生活非常的苦,可即使这样,王立群也没有放弃学习。他一边打工一边学习,非常的刻苦。当时的王立群没有钱买课外书,只有一遍遍地读课本。一次偶然机会,他在家里翻出了一本《史记》,这成为了他唯一的一本课外书,但这已经让他欣喜若狂。正是凭借着读《史记》打下的底子,使王立群由一名高中生直接考上了河南大学的研究生。也正是靠着《史记》,王立群才能入选《百家讲坛》,使他一举成名。

王立群讲《史记》不像易中天那样风趣幽默,也不像于丹那样诗词信手拈来。但王立群讲课“真”,而且浅显易懂。为了讲好这50多分钟的课,王立群曾讲到最难的不是讲课而是“备课”。因为一旦你讲错了一点,你这个人就毁了。为了不出错,王立群在讲课前都要查阅几十本资料,写一万多字的讲稿。正是凭借着一丝不苟,严谨的学术精神,王立群深受大众喜爱,学者们的敬重。

王立群在《百家讲坛》讲《史记》出名,大众想当然地认为他是一名历史教授。其实,王立群是河南大学的一名文学教授,主攻古代文学。也正是因为对古典文学的高深研究,所以从年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开始,王立群就成为了重要嘉宾。而王立群在《中国诗词大会》中的表现可圈可点,不仅展现了自己古典文化的不俗实力和深厚积淀,也给观众展现了王立群风趣幽默的另一面。比如,他在点评曹操的诗《短歌行》里的“慷当以慨,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几句时,用了一句“宝宝心里苦啊!”这一时髦的话语,即新潮,又能很好地传达出了诗歌里的意思。这不仅是王立群的得意之笔,也在网上引来一片叫好声。

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就在于王立群有着扎实和深厚的古代文学的功底,有把晦涩难懂的知识进行深入浅出地传达给观众的能力。他这种深入浅出与于丹最大的不同点在于,王立群是建立在古典知识基础上的词语替换,自己只起到一个传递员的作用。而于丹在这个过程中,则带着太多的主观色彩,甚至把自己的误读当作经典的真正意义一股脑地抛售给大家。

就是这种细微的差别,最终导致两个人虽然都是国语“网红大师”,但结局却不一样。

虽然王立群受到大多人的喜爱,但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人批评他不务正业,不好好待在象牙塔里做学问,非要出来“出风头”。有人说他是“走穴”的文学明星。面对着这些声音,王立群坦言不会改变自己向大众传授国学的初衷,自己会坚持走自己的路。

小编也觉得王立群教授做得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因为,在社会中能够这么系统地听到一个大学教授给我们讲历史,讲国学真的是太少太少了。

总结

最后,简单比较一下于丹与王立群的成与败。同样是“”国学网红大师”,于丹之所以跌落神坛,而王立群却毅然不倒,原因如下:

1.他们两个,一个是言不由衷,说一套做一套;一个是治学严谨,言行一致。

2.他们两个,一个是成名后有点飘,而另一个则能够正确看待名和利。

3.他们两个,一个是主观感受的解读国学,另一个是建立在史料基础上的传递。

正是有着这么多的不同,所以结果自然不一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