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如何聚集文化
——《都市文博区》卷首语
我们的题目,叫作“如何”,而不是“要不要”,因为在我看来,“城市”和“文化”之间,并不存在要不要的问题。从人类城市发展的漫长历史来看,“无文化,不城市”这个结论,肯定是对的——我们很难想象,有哪一个城市,离开了文化设施,还能健康地发展;我们也很难想象,有哪种强大的文化艺术门类,离开了城市还能兴盛。因此,刘易斯·芒福德才会把城市定义为“文化容器”,他还专门引用美国文化人类学者罗伯特·雷德菲尔德的话指出“城市的作用在于改造人”,那么,我们就可以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城市,正是一个以“文”化“人”的地方。
北京
因此,“文化”之于城市,并不存在“要不要”的问题,而只存在“如何要”的问题——如果我们要进一步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经济学上的表述,那么或许可以这样说,作为一种产业的文化,对于城市而言,且不论其自身经济效益如何,单就其“外部性”进行分析,也具有极大的“正外部性”。
是的,站在城市政府的角度,并不能保证在自身的城市中,所做的那些文化产业都能赚钱。在很多时候,这些文化产业,特别是其中一些文化设施的硬件投入,非但不能收回投资,反而还需要有持续的投入来维护其正常运营。但是,我们若是站在城市发展的角度分析问题,那么,对于文化的投入与产出,在更多时候,就不能只是算小账,还要算一算“大账”——接下来就从小到大、由近推远,算三笔关于文化的“大账”。
其一,城市更新。
现在只要一提到城市更新,就会有很多人本能地想到去创建一个文创区,而其标杆就是“”模式。其实,如果你仔细去考察一下,就会发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范围内,这些以文创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更新计划,失败的相对多,而成功的相对少。甚至连“”本身,在经济上,也很难说是成功的。但是,如果我们去算一算“”为这座城市所产出的“美誉度”和“人气活力”,那这件事的成败标准,就该另当别论了。
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能换一个思路,就可以像伦敦东部科技城的城市更新计划那样——不是把文创看作一种能实现盈利的产业,而是将其视作一片城市的落后地区走向全面振兴的“先导手段”,那提升人气的作用就要大得多,对特定目标人群的吸引,也要准得多——文创活动有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能让一个看上去原本有点破烂的老城区,在一群艺术家的手里,七刷八弄,花不了太多钱,就让人从感到“破败”转而觉得“有趣”,从而率先带动起餐饮娱乐业的发展,这也就能使一个原本没落的地区,慢慢变得又有了人气,而且是那种有青春感、有活力的人气……
北京五道营胡同更新改造
这样一来,如果能更进一步,在此人气的基础之上,改造一些有针对性的公寓类居住设施,那就有可能把这些“人气资源”转换为“人力资源”,并在此人力资源的基础上,去发展有着很强税收贡献能力的科创产业,最终依靠科创企业所带来的收益,来完成这个地区最终的城市更新——如此一来,以文创为振兴起点,而以科创为更新终点就使城市更新成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伦敦东部科技城
其二,科技人才。
我们都知道,一个城市要想发展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如果没有优质的科技人才,那是断断不行的,因为“知识经济,就是知识分子经济”。因此,现在没有哪个想谋求发展的城市,不想吸引年轻的科技精英——那么,就让我们问一句,这些高学历、高素质的年轻人,他们又喜欢什么呢?专业对口、生活配套这些当然都是需要的,但这都是吸引他们的“基础分”,也是城市政府应该做的“必答题”。那么,哪些才是能吸引他们的“附加分”,什么又是能产生这些“附加分”的“选择题”呢?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文化!从图书馆到博物馆,从高雅戏剧到流行音乐,从大剧院到小剧场,这都是现在的年轻科技精英喜欢并追逐的时尚。甚至可以这样说,“科研成果是由科学家创造出来的,但科学家们喜欢谈论的,却常常都是艺术!”
萨尔克生物研究所
因此当全国各地的城市政府都在纷纷往“科学城”和“科技园区”上发力时,我们的确应该特别重视“大科学装置”的作用。因为这些专业对口的大型科研设施,的确是吸引相关科技人才的“强力磁极”和“灵丹妙药”。但是,可千万不要忘了为这些科技装备配上相对应的文化设施。因为这些为高素质的人所喜欢的文化与艺术,正是那个能大大增强城市的人才吸引力,特别是科技人才吸引力的“药引子”。
北京怀柔科学城
其三,人口增量。
现在每一个城市政府都知道,人口增量是个好东西!这不但不是负担,还是资源,而且是用以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提升城市竞争力最重要的资源!因此,在祖国的大地上,现在打得最热闹的就是各城市之间的“人口大战”。要打赢一场“人口大战”,也就是要想持续获得人口增量,生活设施和工作机会当然是重要的。
那么,接下来让我们再讨论一个问题——一个城市“有名”对吸引人口重要吗?当然重要!比如让我们说一个城市——作为黄帝故里的新郑市——我上一次在新郑讲课时,当时新郑组织部的黄部长就给我讲了一件很有代表性的事情——他们每年都会主动地到中国几个一流高校里去招揽人才,特别是科技人才。每当这些年轻人听到黄部长真诚地邀请他们来新郑市工作时,他们也会很认真地反问一句,“那您告诉我,我为什么要去新郑市工作呢?
黄帝故里——新郑(全景网)
讲到这里,黄部长很自豪地对我讲,“你知道吗?每当他们这么反问我时,我们的谈话已经有了一个最好的开端——最被动的其实是遇到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我来告诉他们,我们是某某县市的,欢迎您毕业后来我们这个县市工作。结果人家却一脸茫然地问道,某某县市在哪?是哪个省哪个市的?这样一来,就连沟通的基础都没有了!”是的,黄部长这段话的确说到了点子上!在今天这一个样“传播为王”的注意力经济时代,在中国的多个县市区中,让别人知道你,事实上已经变成了一种极为重要的竞争力!如果要想让那些与你家乡毫不相干的人都能知道你的家乡——文化就比经济更有效——文化比经济、名声跑得要快得多,传播也要远得多。
以昆山为例,作为一个县级市,昆山一直高居中国经济百强县的第一名,已经很多年了。这个事实,中国的地方官员几乎都知道,但普罗大众未必尽知;作为一个经济非常发达的地区,昆山有一系列实力强劲的产业园区,其中的台商园区更是蜚声海外,这样的发展状况,中国几乎所有商界的从业人士都知道,但一个不从事经济工作的人未必知晓。除了经济,昆山的科技实力也很强大,特别是以梁子才教授领军的小核酸产业,那在业界更是独树一帜,因此,如果你是一个生物医药界的业内人士,那你一定会听到过“做核酸,到昆山”这句话,而如果你并不了解生物医药是一个什么样的行业,你当然也就不可能明白,昆山这样一个县级市在这个行业中所占据的独特位置。
昆山(全景网)
但是,无论你是哪里人,也无论你是做什么行业的,在今天的中国,只要你喜欢玩手机(这个门槛已经非常低了),那你大概率就会知道,有两张非常亮丽的中国文化名片,可都是属于昆山的:一个是“周庄”,另一个是“昆曲”!这可是大部分中国人知道的事儿!更重要的是,再过个几百上千年,我们刚才所说过的那些与经济与科技相关的因素,到底还存在不存在,谁也不好说。但是,“周庄”与“昆曲”,特别是“昆曲”,即使再过上一个一千年、两个一千年,也一定还会在华夏民族后世子孙的口中,口口相传。
周庄
即使你现在找到一家最权威、最负责的专业评估机构,让它们评估一下,在昆山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昆曲”与“周庄”这两张文化名片到底起了多么大的作用,我相信,这也是很难有一个明确而统一的定论的。但是,哪怕你去找一个很普通的导演或传播公司,让他们帮你去做宣传,通过策划一系列的传播与活动,从而能让你这个地区,确保也能有一两张像“昆曲”与“周庄”那样知名的文化名片。那有两个事实是一定会出现的——其一,他向你报出的预算费用一定会是个天文数字;其二,他一定会告诉你,即使这些钱花下去,成功的可能性也还是很小的(当然,如果他不是一个骗子)。这样,就可以反过来向我们证明,在吸纳人口、吸引人才、聚集产业等方面,这种声名远播的文化名片,对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而言,是多么难得和值钱!
我认为,城市需要文化这件事不用多做论证了。我们唯一需要讨论的,是城市如何吸引文化及城市如何聚集文化——这不是一个“做不做”的问题,而是一个“怎么做”和“如何做”的问题。
因此,我下面要讲的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属于方法论范畴的。但是,其中的每一条,也都涉及认识论的问题,还不得不涉及一些概念的界定,但是我们还是主要讨论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毕竟在上大学时听各种学术讲座,我就明白了一件事,文化、艺术、文艺、文化现象、文化产业、艺术家、艺术流派等,这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非常难以界定的。如果我们把所有的行文都用在这些概念界定上,相信你也就不会再看我这篇文章了。因为这类的学术论文,现在在中国各类杂志上都应有尽有,也不缺我这一篇。因此,我的这篇文章以及这本书写作的出发点,都是类似胡适先生的那句话——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
对于具体操作细节的研究,在本书的后续文章中,会陆续展开,而我的这篇文章中要讲的,是一些常识性的认识和共同性的手法——虽然说是“常识”,但并不意味着就容易做到,恰恰相反,过去20多年的顾问从业经验告诉我,在今天国内的许多行业中,其实既不缺有宏图抱负的人,又不缺有奇思妙想的人,真正缺乏的,反倒是那些对本行业既有经历又有经验最后有常识的人!这就如同在一支军队中,最值得一个国家所珍惜的,其实既不是那些熟读兵书的人,更不是那些胸有奇谋的人,而是那些真正打过仗、有战场实战经验、对战争有常识的老兵!
好了,回归正题,下面就仔细讲一下,当一个城市真正要“吸引文化”并“聚集文化”时,需要知道哪些“常识”,又需要采取怎样的“做法”呢?
常识一,既要逝去的经典,又要活着的大师。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作“盖棺定论”,还有一个成语叫作“崇古抑今”,这两句话在中国人写文化评论时,体现得最为明显。当现在各个城市都在文化上发力的时候,无论是绘画还是音乐,无论是戏剧还是文学,许多官员的话语方式,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说到本县过往的名人,那一定就是我们历史上的某某大师;而一提到本县当代还活着的作家,那就变成了县文联里“那个老谁”。事实上,对任何一个艺术门类而言,有一句话是绝对真理,叫作“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换言之,尊重艺术,就是要尊重艺术家;聚集艺术,就是要聚集艺术家;而投资艺术,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多花一些钱在这些艺术家身上。
对历史上的经典尊重,当然是对的,但是对一个城市而言,如果仅有历史上的经典,是远远不够的。对比一下英格兰的两个小镇——埃文河畔的斯特拉斯福德镇,名字叫“莎士比亚的故乡”。若论在英国文学史上的位置,无人可以出莎翁之右,而现在这座小镇,却也并没有再出一个“小莎翁”或者“小小莎翁”。因此,从本质上说,这里现在出售的是“历史”而非“文学”。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七橡树镇,它有另外一个名字叫作“文学小镇”,虽然在历史上也有些亮点,但毕竟没有出现过像莎翁那样的重量级文化名人,但现在这里形成了“七橡树读书节”,是一个能吸引“活着的”作家聚集并持续培养“活着的”作家的地方!
斯特拉斯福德镇
七橡树镇
这里之所以强调是“活着的”,有两层含义。其一,没有“活着的”艺术家,是没办法真正成为某一方面的艺术中心的——你见过一个艺术中心,是只靠放过去的唱片支撑的吗?就算来演奏的不是唱片,而是某个著名乐团,那也需要有“活着的”著名指挥才行!这不还是要靠活人撑场子吗?故人撑住场子的,那叫纪念馆;有活人来做演出的,那才叫艺术中心!其二,对艺术千万不要叶公好龙,不要等艺术家都快不行了,才赶过去握着老人家的手,问问他还有什么遗愿——对艺术家最好的尊重,就是趁着他们现在这双手还能拿得动画笔、托得起提琴、按得了快门时,多给他们一些帮助,延长他们艺术创作的黄金期——对艺术的尊重,最重要的就是对艺术家艺术生命的尊重,而不只是表现为对他们生命终点的尊重。
林肯艺术中心
常识二,文化需要大师,大师需要生活。
当一个城市要给我们“活着的”艺术家帮助或者通俗点说是给补贴时,是补贴工作还是补贴生活呢?最好是补贴生活,也就是多帮他们解决一些生活问题,让他们在有了生活的基本保障之后,安心地进行艺术创作。
在人们的眼中,艺术大师的生活都是非常光鲜的——一场演奏下来,不是鲜花,就是掌声。如果你真正了解这些艺术家的真实生活,你就会发现,对他们大多数人而言,在家练琴的时间要比在台上演出的时间长得多;等待演出的日子要比登台演出的日子多得多。那么,在等待的时间中,他们靠什么过日子呢?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说,郎朗演出一场收入会有多少多少,但你一定要知道一个事实,并非每一个钢琴家都是郎朗,就像并不是每一个画家都是毕加索——艺术市场的“头部效应”是极为明显的,行外的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