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非遗的价值内涵中充当着核心要素的角色。有了人的故事,就有了非遗的鲜活生命力。在传承人的接续记忆中,是祖祖辈辈筚路蓝缕才绘制了顺天应时的文明图景;是唱念做打争奇斗艳才流传下铿锵缠绵的北调南腔;是十指律动光影交错才翻转了人间世事的喜怒哀惧;是弦歌竞发三生三世才昭示了忠孝节义的传统美德。这壮阔河山中,传唱着生生不息的故事,数不尽多姿多彩的故人。这些故事和故人,为我们展现了非遗的厚重之美。
戏曲是我国的传统艺术之一。长期以来各类声腔系统在发展流布、衍变过程中百花齐放,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衍生出独具特色的戏曲剧种,承载了精湛涵厚的表演手法,闪耀着传统艺术的璀璨光芒。在“腔载春秋”这一主题,我们精心挑选出昆曲、潮剧、婺剧、湘剧、宛梆、大平调、歌仔戏、扬剧、徽剧、楚剧、曲剧、荆州花鼓戏等十余个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优秀记录成果,请大家一起品味各式唱腔的千回百转,探寻传世经典的历史脉络,感悟艺术精髓的代代传承。
林媚媚昆曲—浙江省
林媚媚,年出生,女,汉族,浙江温州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昆曲又称昆腔、昆山腔、昆剧,是元末明初南戏发展到昆山一带,与当地的音乐、歌舞、语言结合而生成的一个声腔剧种。嘉靖年间经魏良辅等人的革新,昆山腔吸收北曲及海盐腔、弋阳腔的长处,形成委婉细腻、流丽悠长的“水磨调”风格。
石小梅昆曲—江苏省石小梅,年出生,女,汉族,江苏南京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昆曲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起源于明代。昆曲的唱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对中国近代几乎所有剧种,如川剧、京剧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昆曲表演包括唱、念、做、打、舞等,这些内容亦是培训京剧演员的基本科目。昆腔及其戏剧结构(旦、丑、生等角色)亦被其他剧种所借鉴。
姚璇秋潮剧—广东省姚璇秋,年出生,女,汉族,广东汕头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潮剧代表性传承人。潮剧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一个古老的地方剧种。它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于我国粤东、闽南、台湾、香港等地区和东南亚等地。潮剧传统剧目分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文明戏和新编历史剧两大类,有剧目多出。从表演上来看,潮剧的角色行当中以生、旦、丑最具特色,音乐属曲牌联套体,唱南北曲,声腔曲调优美,善于抒情。
郑兰香婺剧—浙江省郑兰香,年出生,女,汉族,浙江温州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婺剧代表性传承人。婺剧是我国古老的剧种,俗称“金华戏”,历经多年,保留着高腔、昆曲、乱弹、徽调、滩簧、时调等多种唱腔。婺剧流传于以金华、衢州为核心的浙江大部和赣东北、闽北、皖南等地区,拥有完整的班社组织与剧团,传统剧目有多出。
曾金贵湘剧—湖南省曾金贵,年出生,男,汉族,湖南桃江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湘剧代表性传承人。湘剧在明初至嘉靖年间,由传入湖南的昆腔和弋阳腔与当地方言及民间音乐结合而成,兼含高腔、弹腔、昆腔、低牌子四大声腔,程式严谨,表演、服饰、脸谱等都具有独特的湖湘地方风格。湘剧传统剧目丰富,代表剧目包括《封神榜》《拜月记》《金印记》《投笔记》《白兔记》等,高腔的“四大连台”和“六大记”是其中演出时间最早、保留时间最长的代表性作品。
范应龙宛梆—河南省范应龙,年出生,男,汉族,河南内乡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宛梆代表性传承人。宛梆是一个稀有的地方戏曲剧种,它生长并流布在河南西南部的南阳及周边地区,早期人们称它为唧唧梆、老梆子、南阳梆子等,因南阳古称为“宛”,故年南阳行署正式将其命名为“宛梆”。宛梆有《汶江河》《化心丸》《黑打朝》等多出传统剧目。宛梆音乐属板腔体,主弦为秦腔早期大弦,发音高亢,宛如鸟啼,与枣木梆子搭配,风格独特,是研究梆子剧种早期形态的标本。
魏守献大平调—河南省魏守献,年出生,男,汉族,河南滑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大平调代表性传承人。大平调又称平调、大梆戏、大油梆,主要流行于豫北、冀南、鲁西南及豫东、皖北等地。它起源于明代中期,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大平调的唱腔音乐属梆子腔系统,因比山东梆子、河南梆子、河北梆子的音调低,故称平调或大平调。
纪招治歌仔戏—福建省纪招治,年出生,女,汉族,福建漳州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歌仔戏代表性传承人。歌仔戏源于闽南民间的曲艺说唱锦歌(歌仔),至清光绪年间,漳州、厦门两地已有曲调、乐器、演唱形式完备的“歌仔馆”。20世纪初,台湾艺人创造出,后形成以和为主的歌仔戏,并传入闽南,故歌仔戏早年又称“台湾歌仔戏”。抗日战争时期,邵江海、林文祥等老艺人创造,丰富了歌仔戏音乐的声腔体系,又传播至台湾,促发了歌仔戏的剧种塑形。
姚恭林扬剧—江苏省姚恭林,年出生,男,汉族,江苏镇江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扬剧代表性传承人。扬剧原名“维扬戏”,俗称“扬州戏”,以扬州民间歌舞小戏、花鼓戏和苏北民间酬神赛会时由男巫扮演的香火戏为基础,吸收扬州清曲、地方民歌小调等,逐渐形成独立戏曲剧种。扬剧唱腔音乐属于曲牌体,主要由花鼓戏音乐、香火戏音乐、扬州清曲及小唱三部分组成,表演多借鉴吸收昆剧、京剧等的程式,又始终保持着花鼓戏朴素、活泼的特点,生活气息浓重。
谷化民徽剧—安徽省谷化民,年出生,男,汉族,安徽休宁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徽剧代表性传承人。徽剧是重要的地方剧种,主要流行于安徽省境内和江西省婺源县。明末清初,乱弹声腔传入安徽,与地方声腔及民间音乐结合,形成“拨子”。乾隆年间,拨子与吹腔逐渐融合,形成二簧腔。二簧腔又与湖北西皮逐渐融合,奠定了徽剧声腔的基础。历史上,徽剧对包括京剧在内的几十个剧种都产生了影响。
张光明楚剧—湖北省张光明,年出生,女,汉族,湖北蒲圻(现赤壁市)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楚剧代表性传承人。楚剧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清代道光年间,鄂东流行的哦呵腔与黄陂、孝感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独立地方声腔剧种,年改称楚剧。楚剧现存剧目约出,常演的有多出,其中较为重要的包括《秦雪梅吊孝》《银屏公主》《董永卖身》等。
王秀玲曲剧—河南省王秀玲,年出生,女,汉族,河南郏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曲剧代表性传承人。曲剧亦称“高台曲”,是在河南曲子和踩高跷的基础上,于20世纪20年代前后正式发展形成的。伴奏乐器原本只有坠子,登台表演以后逐渐增加曲胡、三弦、软弓京胡、手板、笙、古筝、二胡、琵琶等,同时也出现了武场乐器。
孙世安荆州花鼓戏—湖北省孙世安,年出生,女,汉族,湖北潜江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荆州花鼓戏代表性传承人。荆州花鼓戏是湖北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旧称花鼓子、天沔花鼓戏。它是明末以后在江汉平原三棒鼓、踩高跷、采莲船等民间演出形式上不断吸收其他剧种的剧目、声腔和表演逐渐发展起来的乡土戏曲。荆州花鼓戏传统的演唱形式为“一唱众和、锣鼓伴奏”,唱腔高亢朴实,曲调音域宽阔,男女唱腔都以本音结合假嗓演唱,“唱、帮、打”三者紧密配合。
在本届“年华易老,技·忆永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中,我们通过四个单元15个主题,详细展示个传承人记录工作的优秀项目。其中,第一单元的名字叫做“故事故人”,包括勿忘祖先、腔载春秋、傀儡有戏、弦上书卷四个主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