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艺术培训不切实际的管理,或影响非遗传承

西安鼓乐

多地对艺术培训采取了不切实际的管理措施,如交纳保证金,学费存入监管账户,要求配备专职财务人员等,内行人都知道,基本上干不成了。而在艺术培训中,有很多重要项目,如中国古琴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书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很多,这些学校不教,又对社会培训进行限制的艺术,或在本次打击下受到重创。

我们国家历史悠久,有着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的还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在传统音乐舞蹈类方面,有13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是:昆曲(入选时间年),古琴(年),新疆维吾尔卡姆艺术(),蒙古长调民歌(),侗族大歌(),甘肃花儿(),蒙古族呼麦(),福建南音(),藏戏(),西安鼓乐(),粤剧(),京剧(),赫哲族说唱艺术()。

美术方面,汉字书法和中国剪纸言是世界非遗,不过没有找到详尽资料,但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确认无疑。

古琴形成于多年前,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弹拨乐器,传说为伏羲、神农氏所造,是琴棋书画之首。

西周末期,流行于秦地民间的是竹制五弦筑身的筝。最初的筝,与琴、筑、瑟等乐器区别甚微,统为琴系列,并有筝源于筑之说。由于古筝形成于秦代,所以又称秦筝。

既然古筝与筑、瑟有渊源关系,最初的筝与琴、筑和瑟区别甚微,从它们的弹奏方法,乐器形状的相似来看,筑与瑟的产生应该与古琴有关。当今古筝培训很多,不担心失传,而古琴由于演奏难度大,社会上培训很少,为防止失传,将其列为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很有必要。古筝虽然没有被列为保护艺术,但是很多戏曲将其用作伴奏,而这些戏曲很多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账目。另外,会弹古筝者再去学古琴更容易,其演奏方法有相通之处。

古琴

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信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十大门类,它们是: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

以上十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需要通过开展各类培训活动来进行传承,其中除了文学、体育,医药和民俗外,都属于艺术类。现在的孩子都去上学,不在孩子身上进行传承,等他们大学毕业,就没有学习机会了。

目前的艺术培训,大致可以分为外国引进的和中国传统的两大类,而在中国传统的艺术门类里,大部分都属于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规定:

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

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

国家还对其传承大力扶持,看到一个信息说,申请确认成功的传承人,每年补助经费由1万元提高到2万元,供其开展传承培训活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要求“各缔约国应根据自己的国情”拟定订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我国共计有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个子项。

新疆维吾尔卡姆艺术福建南音藏戏蒙古呼麦昆曲粤剧侗族大歌

这些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还有很多入选国家级非遗的项目,都需要传承,需要培训机构开展工作。如果让其都去申请办学许可证,不够条件关门,都可以停止了。希望有关部门重视起来,莫让我国文化艺术行业的发展与传承经历一次浩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9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