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字戏的语言用中州官话表述,在闽南、潮州等地又将它称为“正音”,所以又名“正音戏”,它流行于广东海丰、陆丰、潮汕和闽南、台湾等地。它作为古老南戏的变体,为戏曲声腔的流变和地方文化对戏曲的影响等研究提供有力的证据。正字戏向来就注重表演,武戏粗犷、雄浑、豪放、潇洒,文戏粗中有细,细中带粗,雅俗共存,优美细致,承传南戏载歌载舞的优秀传统艺术风貌。对于曲调,主要有正音曲、昆曲两种,也有部分杂曲,小调;对于伴奏,乐器“正音曲”采取以龙舌兰壳制的大管弦为主,配以三弦,竹弦等;对于它的剧目分类,传统剧目分文戏和武戏两类,文戏包括南戏系统声腔、昆腔、杂曲小调三种剧目,共一百七十多个;武戏即提纲戏,约两千四百多个。;对于乐调的分类,它分重六、轻六、活五、反线等几类;对于节奏变化,有散板、头板、二板(中板)、三板(快板)、牵句等。
正字戏的起源与南戏有关。下面我以时间正序列出相关重要事件,年即清乾隆十三年将碣石玄武山元山寺前的戏台扩建成可容两个戏班合演的大戏台;由元山寺修供艺人食宿的戏馆的西库房墙壁考证来看,可知年开始该戏一直被运用。年即咸丰十年重修潮州田元帅庙;年即光绪三十二年,陆丰碣石玄武山祖庙重光,聘请了当地正字戏班演出外,还云集6个剧种的10多个戏班助庆,这样就大大扩大了它的剧种形式结合力度;年正字戏班更名为汕尾市陆丰县双喜正字剧团;于年6月正字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12月,正字戏精品剧《刘文龙》在汕尾马思聪艺术中心首演成功,得到国内外专家和各界的高度赞扬。
对于它的艺术特点,我总结了几点大致如下:一,行当与脸谱多种多样。正字戏传统有红面、乌面、白面、老生、武生、白扇、正旦、花旦、帅主、公末、婆、丑等12行当,演出中有些行当勾画脸谱。正字戏的脸谱有毛面、水龟目、鹰嘴、虎目等两百多种图案。二,从表演风格上来说十分火爆、令人振奋。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一唱众和,且多滚白、滚唱,常出现大段的畅滚,而再进一步追其原因是其唱腔受青阳腔、四平等的影响。三,属于其类别之一的提纲戏,却没有或少有唱腔,但仍然通过吹打牌子伴奏的方式来渲染庞大气氛,方式还包括抖肌肉、抖髯口、跑布马、展示南派武功等,因为这种类别的独特形式,所以它常用于来表现各种历史、军事场景。四,对于演出整体风貌,因为它分为文武俩戏,可能是结合了俩者气质的原因导致其内容丰富多彩,并且既能抒情,又善豪壮。除此之外,正字戏保持明清南戏古老质朴的演出感觉,让观众能够体会到粗细两兼、雅俗并存的艺术特色。
正字戏传人刘万森上图为正字戏老艺人刘万森,他小时候被命运捉弄,父亲刘古先生,系正字戏名丑,早丧,母亲也早逝,两个哥哥也先后夭折,他一个人孤苦伶仃基本没有正常孩子的童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进入戏班,并被培养往这方面发展。可是文革时期正字戏遭到砍杀,也许正是它不公的经历,加深了他振兴正字戏的决心。从此弘扬正字戏作为他一生的梦想激励着他尽他所能来传承。有人采访这位老人家时说道:“面前的这个老人家,跟其他的平时见到的老人家没有什么两样,眼神已经有些木呐了,唯一不同的是,一听到有人哼起正字戏的曲子,便可以从他灰黑的眼睛里看到了久别的光芒”。可见刘万森老人是一个真正将正字戏走进灵魂深处的表演家。
有人说,音乐是人类灵魂的殿堂,也有人说,戏曲是演员的第二次生命,而我认为,正字戏作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