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悠悠情悠悠,春水在唐诗中美妙多姿,在宋词中也是温柔多情,美不胜收。
词的起源在五代时期,原本是伶人在勾栏瓦肆的小曲,到了五代,文人介入,让词有了文学底蕴。到宋代,词达到巅峰。
无论是五代,还是两宋,春水都是是美到骨子里,那种美有着空灵与典雅的寂静,也有着透入骨髓的痛与缠绵。那是心底的爱在春风里被轻轻撩动的柔软,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意蕴在生命里悄悄萌芽的律动。
下面做一个小小的盘点,先盘点五代三首春水的词
1、“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五代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冯延巳(--),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词人,他写的词语言清新淡雅,委婉深情,对北宋初期和中期的词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南唐词,是指五代时期的南唐二主一臣,也就是李璟、李煜和冯延巳,可见冯延巳的才华不凡,也是个出类拔萃之人。
这首词写春日里,一个女子百无聊奈地来到水边亭子里漫步小径。这首词美在第一句写春水“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这阵风来得很突然,但因为是春天,又处在南方,因此,这股风也不至于翻江倒海,只是吹皱一池春水,水面上泛着粼粼波纹而已,不过,一个皱字,让人感受到春水居然也会老,也会有皱纹,就像一匹丝绸被揉皱了一样。
而这春水其实只是一个背景而已,女主角出现在池塘边,只见她从小路(小径)上款款走来,因为小径两边花开了,一阵子香气传来。女孩边走,边逗弄着水中的鸳鸯,手里搓揉着红杏的花蕊。
她看见水里有几只野鸭在争斗,于是,独自倚着栏杆观看着,她看得太专心,以至于头上的碧玉搔头都偏斜了还不知道。
她是宫廷里的嫔妃,每天无所事事,只一心盼望君王过来宠幸她,但是,总也盼不到君王,抬起头,看到喜鹊叽叽喳喳,似乎有一个好兆头。
这首词第一句还有一个故事,因为冯延巳是南唐宰相,当时正是李璟当皇帝,李璟也是著名词人,一天,在水池边,君臣俩观水,李璟突然来一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
冯延巳立刻回答:“未若‘小楼吹彻玉笙寒’。”
李璟笑起来。
表面上,君臣说词,其实,话里有话,因为冯延巳的词中女主角可是妃子,你居然惦记着皇上的女人,不想活了。
但冯延巳奉承了李璟,让李璟无话可说,不过,说奉承也不算,李璟的词也是很美好的。
2、“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韦庄晚唐至五代词人,少年时,生活也很放浪,曾写下“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这样的诗句。后来黄巢之乱,韦庄身陷兵中,和弟弟妹妹失散。他写下了一首流传广泛的《秦妇吟》,被时人称为“秦妇吟秀才”。
逃出长安以后,韦庄长期流落江南,生活困苦,一直到59岁才考取进士,成为校书郎。韦庄词也以女子、相思为主,但大多是抒发自身身世的悲苦。
这首《菩萨蛮江南》一开始就表达他对江南的热爱,和白居易一样,韦庄写这首词时,也不在江南,而是在蜀地,也是对江南的回忆。
他用别人的口吻夸赞江南,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就应该在江南终老(这是他的梦想,只是,他最终还是得离开江南)。
江南怎么好?“春水碧于天,画船(一作舫)听雨眠”这两句词很有意境的词,只用十个字,便把江南的秀丽风景与美妙生活浓缩了,展示在读者眼前了。
春水碧蓝与蔚蓝的天空水天相接,春水中,一艘华丽的画舫在慢慢行驶,躺在船上,望天空,听雨声,在雨声中入眠,这种惬意简直迷人啊。
但,江南更动人的还是江南女子,这是他一辈子也难忘的美丽女子,而且是酒肆中的女子,她在垆边卖酒,面容如月光一般皎洁,因为给客人打酒,撩起衣袖,露出一段如雪一样的手腕。
江南的美景和秀丽的女子都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因此,他告诫人们,未老莫还乡,如果你还年轻,不要回家乡吧,就在风景如画的江南度过余生,因为回到家乡,面对战乱纷纭的中原,你会痛苦到断肠。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如果有来生,李煜不会选择做君王,而是选择做词人,不过,这是我们后人的选择,不是李煜的选择,李煜没有选择,他只能做君王,南唐末代君王。
末代君王的宿命就是无力回天。
而李煜的悲剧在于从小生长在深宫,别说根本没有见识过民间疾苦与战乱,就连宫廷争斗都没有见过。
他被宫廷中的妇人抚养长大,因此,有一颗柔弱而敏感的心灵,年轻时也少不了风花雪月,少不了豪奢的生活,不过,因为儿子夭折,深爱的大周后病故,也让他深刻地认识到死亡的阴影。
然而,几乎一夜之间,他经历国破家亡的巨大伤痛,从锦衣玉食的帝王到阶下囚,然后,“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
因此,一首《虞美人》成为他的绝唱。
他回忆自己的一辈子,经历无数个春花秋月,经历无数往事,经历国破家亡,如今,故国已经成为不堪回首的记忆。尽管雕栏玉砌都应该还存在,只是,他的朱颜已经改变了。
此时,千般情愫万般伤感涌上心头。滚滚长江水正是他内心的忧愁。
在李煜眼里,美丽的春江水就像他的愁绪。而这愁绪感染无数后人,直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在抗战时期,进步电影工作者郑君里拍摄一部反应抗战时期普通人命运的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不但用这句词做片名,而且还在片头用戏剧唱腔(好像是昆曲)唱出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也是很早被谱成流行歌曲,而且在KTV中很多人喜欢唱的歌曲,然而,最喜欢的还是邓丽君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