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起源地安庆明末冯梦龙为什么收录了

诚信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qbdf/180415/6169106.html

(作者:项结权)

桐城歌是起源于安徽省桐城市的一种地方歌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介绍:桐城歌是起源于安徽省桐城市的一种地方歌调,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一种韵文形式。明代桐城时兴歌(情歌)流布于湖北黄梅一带和江浙吴语地区,以独特的七言五句体式、婉转凝练的语言、优美动听的曲调著称,在流行地广泛传唱乃至刊布成帙。桐城歌是安徽歌谣盛行时期的主要民歌,其影响遍及湘、鄂、赣数省和浙西地区,对黄梅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桐城歌封面

明末冯梦龙曾在《山歌》中收有“桐城时兴歌”24首。

冯梦龙(年—年),字犹龙、耳犹、子犹,号龙子犹、茂苑外史、顾曲散人、姑苏词奴、平平阁主人等。中国古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明朝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

冯梦龙出身士大夫家庭,与兄冯梦桂、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从小好读书,原欲应试入仕,然屡试不第,于荼坊酒楼频繁接触下层社会,积累了大量民间文学史料。崇祯三年(年)补为贡生,次年破例授丹徒训导。崇祯七年(年)升任福建寿宁知县。崇祯十一年(年),任满致仕回乡从事著述。晚年奔走反清大业未成。清顺治三年(年)春,冯梦龙忧愤而死,一说被清兵所杀。

冯梦龙大胆搜集男女情歌,他将搜集来的三百多首山歌编为《童痴二弄》,凡十卷;卷一至卷四为《私情四句》,卷宗五为《杂咏四句》,卷六为《咏物四句》,卷七为《私情杂体》,都是吴中的徙歌。卷八为《私情长歌》,卷九为《杂咏长歌》,都是吴中的乐歌。卷十为《桐城时兴歌》,则是附录的别地歌。

非遗网“桐城歌”介绍

冯梦龙将《桐城时兴歌》列入附录的别地歌。说明有别于当地流行的山歌。未见有冯梦龙往来桐城的记载,也就是说其收录“桐城时兴歌”属于他人传录。

冯梦龙与桐城籍的阮大铖有交游:

阮大铖(年~年),字集之,号圆海、石巢、百子山樵。南直隶安庆府桐城县(今安徽省枞阳县)人。明万历四十四年(年)中进士。明朝末年大臣,戏曲作家。阮大铖以进士居官后,先依东林党,后依魏忠贤,崇祯朝以附逆罪去职。阮大铖品格本不足道,执政才能也很有限。但他颇有才华,尤善词曲。所作传奇戏曲有《春灯谜》《燕子笺》《双金榜》《牟尼合》《忠孝环》《桃花笑》《井中盟》《狮子赚》《赐恩环》《老门生》等10种,前4种今存,合称《石巢传奇四种》。诗文有《咏怀堂全集》。

阮大铖《咏怀堂诗集》中有五言律诗《同虞来初、冯犹龙、潘国美、彭天锡登北固甘露寺》:

莫禦冯高意,同人况复临。云霞邻海色,鸿雁赴霜心。

川气饮残日,天风侮定林。无嫌诵居浅,暝月已萧森。

阮大铖诗截图

诗题中虞来初、潘国美生平不详,彭天锡,昆曲演员,江苏金坛人,生卒年不详。擅演净、丑戏,以扮演权奸之类的反面人物见长。

冯梦龙于崇祯四年()授丹徒训导。《丹徒县志.学校载》癸巳癸巳迁学校浮屠于城东鼎石山,学制益整,崇祯五年壬申(),知县张文光训导冯梦龙等议,用堪舆家言……”说明冯梦龙崇祯五年已任丹徒训导。也说明阮大铖与冯梦龙交集时间在崇祯五年()左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0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