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京剧艺术,余三胜谭鑫

本文乃作者丹姐讲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京剧初创时期被誉为“三鼎甲”的是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三人,若论对京剧唱腔音乐初创和完善,贡献最大的当属余三胜。在声腔曲调上,余三胜是在汉调皮黄和徽戏二黄腔调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特点,创造出抑扬婉转、流畅动听的京剧唱腔。而在余三胜进京之前,北京即已流行着将近四十多年光景的二黄腔了。但是当时微班所唱的二黄腔还是比较简单的。当时即有“时尚黄腔喊似雷”的形容,一味直腔直调地喊,当然也就谈不上有多少演唱技巧。当时的老生唱腔结构简单,音调平直,曲折变化不多,唱法讲求苍劲直拙,讲究四声正、五音全,吐字铿锵,调门要高。舞台上以“正宫调”为“官中调,所谓实大声洪,响遏行云。京剧余三胜进京带来了楚调新声,为京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余三胜还为京剧创腔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余三胜以唱“花腔”见长,实际上他在京剧唱腔的创制上开了“花腔”编创的先河,且以首唱“花腔”而独树一帜,因此当时就享有“时曲巨擘”之称谓。所谓“花腔,即区别于老腔的新腔。这在当时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很高的智慧的。据历史记载,京剧中的二黄反调,如《碰碑》、《牧羊圈》、《乌盆记》中的反二黄唱腔,均由余三胜所创造。在当时,程长庚是不唱二黄反调的。余三胜编创的一些“花腔,后被谭鑫培继承并发展。碰碑同时余三胜又是创腔的高手,据传,一次余三胜与旦角演员胡喜禄合演《四郎探母》,胡喜禄不知因何故误场。已登台演至[西皮慢板]唱段。当余三胜得知胡喜禄误场时,临场加唱我好数十句,直到胡喜禄穿好戏装方止。足见余三胜创腔能力之高。继前“三鼎甲”之后,至光绪年间又有后“三鼎甲”之说,即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其中谭鑫培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在唱腔改革上取得了极大的艺术成就。如果说老生前“三鼎甲”还带有京剧前身徽、汉的地方色彩,传到老生后“三鼎甲”时,原来那种地方色彩已逐渐融化升华,成为京剧自身的艺术特色了。四郎探母谭鑫培是京剧形成时期一位成就斐然的革新家,他对京剧老生唱腔进行创新和发展,创立了至今流行的京剧老生谭派。清代后期,慈禧太后自年(光绪七年)曾传唤不少京剧名演员进宫当差,叫做“内廷供奉”,对京剧艺术进行垄断,为他们演戏作乐。谭鑫培与当时很多着名的演员都被网罗进去。据管理宫廷戏曲事务的异平署档案记载,当时充当供奉的名演员就有八十多人。他以原老生唱腔为基础,吸取了优美的青衣唱腔旋律、花脸唱腔的气派,甚至老旦唱腔和大鼓、梆子的腔调都加以采纳,创立了自己的唱腔流派。所以他的唱腔人人爱听、风靡全国。谭鑫培谭鑫培虽然是程长庚的弟子,名列程之门墙,但由于他与余三胜同是湖北籍人,在唱法上所宗更多的实际上是余(三胜)派。他能兼收并蓄,择善而从。他还向二路老生崇天云学《南天门》,向冯瑞祥学《武家坡》和《奇冤报》的唱腔,到上海向善创新腔的孙春恒(孙小六)学新腔,向秦腔老艺人老达子红学《桑园会》、《连营寨》的表演。并且加以融化、整合,使之化为己有。这些剧目都是“谭派”的看家戏,久演不衰。在唱念上,他通过自身的舞台实践,确立了以湖广音为主,夹京音读中州韵的声韵体系,以后的京剧演员几乎无不奉此为圭臬,并被视为京剧声韵的法则。武家坡在唱腔上,他把京剧老生唱腔“花腔”化,把老旦、青衣、花脸等唱腔也融入老生唱腔中,改变了以往老生唱腔“直腔直调”、“高音大嗓”的情况,使老生的唱腔曲折婉转、抑扬顿挫、跌宕起伏,形成了独具风姿的谭派唱腔,达到了“无腔不学谭”、“满城争看小叫天”的盛况。他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还成功地创造了许多新的板式,如[二黄快三眼]、[反西皮]几种板式等。谭鑫培创腔,不只是丰富了老生唱腔,增加了老生唱腔的艺术表现力和形式美,更主要的是为塑造人物形象、生动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提供了富有魅力的音乐手段。这也是谭之后的余叔岩、言菊朋、马连良、杨宝森、谭富英等,先是亦步亦趋学谭,最后又都能自创流派的原因所在。洪羊洞从谭鑫培给后人留下的《洪羊洞》、《卖马》、《战太平》等唱片中,我们可以领略到这位当年的“伶界大王”声腔艺术的精彩。与谭鑫培同时期的王瑶卿工青衣,曾参加过三庆班,以后搭人同庆班与谭鑫培合作演过很多戏,谭鑫培对他颇为赏识。后来他与谭鑫培在艺坛上并驾齐驱,继而使旦角艺术声威大振。王瑶卿家学渊源,叶茂根深,后来又广撷博采,兼收并蓄,因而文武昆乱不挡。可是正当壮年,王瑶卿就“塌中”了,从此息影舞台,主要从事教学授徒等工作,为京剧艺术的成长壮大竭尽毕生心力。他打破了京剧旦角表演的陈规,把青衣、花旦、刀马旦、闺门旦和各种表演糅合在一起,不但大大丰富了旦角的表演艺术,而且使旦角艺术别开生面。参考资料《中国戏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2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