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新谈,讲述京剧国潮范儿2022

他是中国京剧“梅兰芳”金奖得主,也是抖音直播间的“没准大叔”。这样一位台上老成持重的京剧演员,在网上展现了其潜藏的“喜剧人格”,意外“圈”住了一批九零后甚至零零后的粉丝。

近日,由浦东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浦东图书馆、浦东新区工人文化宫主办,浦东新区融媒体中心承办的“阅见浦东”第四季品牌活动,举办了首场名家讲座。上海京剧院老生、国家一级演员李军来到浦东图书馆,受邀主讲《“老生”新谈:京剧国潮范儿》。

面对现场与线上观众,这位将大众调侃的绰号“笑纳”的专业演员,既展现了精彩唱腔与身段,又将京剧的历史与传承娓娓道来,他说:“京剧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不停往前发展,融入到老百姓生活中。京剧有国潮范儿,京剧也可以很时尚。”

李军介绍,京剧的诞生,离不开徽班进京与汉调的融入。徽班演唱主要是以二黄、吹腔、拔子为主的声腔艺术,也唱昆曲、梆子以及其它的杂腔。李军表示,许多流落京城的徽班演员,后来相互依傍、学习、交融、磨合,最终形成了一个新的艺术门类——京剧。

随后,李军阐述了“生、旦、净、丑”的表演特色以及各行当的发展演变。“如今我带学生时,告诉他们演戏不要演‘行当’,而是要演‘人物’。一个行当中的不同人物,不能千人一面,而是要做到千人千面。”在李军看来,传播京剧的美,就在于顺应时代的潮流。作为京剧演员的老前辈,“同光十三绝”的扮相已经不能为今人所接受。而到了梅兰芳先生时,无论是旦角贴片子头部化妆,还是将二胡加入到伴奏中,音乐更动听了,扮相也漂亮多了。

“一代一代演员都在不断调整演出方法,大胆地往前走。”李军认为,将来京剧面对的都是知识型观众。演员不仅要在技术上过关,在艺术上也要加强理论修行。他说,过去京剧传承讲究“口传心授”,师傅怎么念,徒弟跟着念。但到了现在,例如“位列三台,调和鼎鼐”是什么意思?必须查字典,把这几个字整明白。“演员如果读不懂剧本,就念不出感情来。”李军表示,“唯有了解所饰演的人物,上台的感觉才会完全不一样。”

据悉,“阅见东方”每期将邀请名家从历史文化之美、文学艺术之美、科技创造之美、自然人文之美等不同方面讲述和弘扬美育精神,扎根时代生活。

文字:曹之光编辑:张紫薇*转载请注明来自浦东发布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