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南雄故事现场牡丹亭寻梦古梅关

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pj/

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塑造了柳梦梅和杜丽娘这一对脍炙人口、流传古今的经典形象。根据相关学者近年来的考证,汤显祖的一次岭南之行直接影响了《牡丹亭》这部名作的创作过程,而柳梦梅、杜丽娘的人物形象与韶关、南雄梅关有着深厚的渊源,南雄甚至可能是这部名著的“故事现场”之一。

为深入挖掘和活化利用本土历史文化资源,更好呈现《牡丹亭》这段感人至深而又几乎被世人遗忘的传统文化经典故事,讲好岭南文化的故事,11月5日,中共韶关市委宣传部邀请国内著名的昆曲团体——湖南省昆剧团到南雄演出《牡丹亭》让这一世界著名剧作“重回故事现场”。

岭南行、梅花情促成汤显祖创作《牡丹亭》

根据《汤显祖的岭南行——及其如何影响了〈牡丹亭〉》一书的作者周松芳的研究,汤显祖的故乡临川位于南京到广州的“走广”路线上,四十一岁那年,因贬谪徐闻,汤显祖亲自“走广”,种下与岭南的情缘。作为走广通道,韶关正在当时遍植梅花的梅岭之南,梅岭刷新了他对岭南的印象,梅花成为了他忆岭南的符号。戏剧大师田汉先生有诗言,“若士南归写丽娘”“庾岭归来笔有神”。因为此次岭南之行,韶关与汤显祖产生了一种文化上的共生共荣关系,对汤显祖最大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他在万历二十六年(年)创作了《牡丹亭》。

《牡丹亭》充满了梅花意象。周松芳博士指出,“柳梦梅”的名字有岭南的特征。在《惊梦》一曲,杜丽娘上场即说:“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她跟柳梦梅的故事还没有发生,就深念南安府邸南面的古梅关。汤显祖一生好梅花,大部分咏梅诗都写于岭南。韶关就在梅岭山麓,而古梅关就在韶关南雄。

汤显祖途经南雄古梅关,遇见的景色无一不对其创作有影响。梅岭,是五岭(南岭山脉)之首的大庾岭一段,故梅岭又称大庾岭。梅岭的得名,相传是源自战国末,因梅鋗率越人南迁居此拓荒筑城而得名。后人在梅岭栽梅以作纪念。

今天从南雄市区到梅岭20多公里路上,在梅关古道两旁处处是梅花树,尤其是梅岭更是名副其实的“梅园”由此,诗文中的梅花、梅岭与岭南,常有三位一体的象征意义,在其诗作中以梅岭、梅花、韶阳表征岭南之意明显,表达了他对岭南的眷恋之情。这些文化意象融入了汤显祖对《牡丹亭》的创作全过程,让他“庾岭归来笔有神”。

作为“中国四大赏梅地”之一,梅关古道如今是国家4A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广东省首批文化旅游融合示范点。古道存世多年,是古代中原通往岭南及东南亚的咽喉之地,连接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最短的陆上交通要道,也是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古驿道跨越粤赣两省,两旁青松叠翠,梅林婆娑,杜鹃遍野,流水淙淙,驿站、凉亭、饮马槽等历史遗存点缀其中,成为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古驿道。

驿道始通于秦汉,唐张九龄开凿扩展。古道从梅关向南北两边伸延,北连江西大余,南达广东南雄,全长40公里,道宽二至四米,以青石及鹅卵石铺砌而成。为古代沟通南北,连结长江、珠江水系的交通孔道,历代都有修补,并在路旁增植松、梅等树。粤汉(现京广)铁路和雄余(现国道)公路开通后,梅岭古驿道失去了南北交通孔道作用,现仅存关楼两侧约八公里道路,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道里设有汤显祖《秋发庾岭》诗歌碑刻。

《秋发庾岭》是万历十九年(年),汤显祖因弹劾大学士申时行,被贬为广东徐闻典吏,经过梅岭时写下的:

枫叶沾秋影,凉蝉隐夕晖。

梧云初掩霭,花露欲霏微。

岭色随行棹,江光满客衣。

徘徊今夜月,孤鹊正南飞。

《牡丹亭》故事、人物原型与南雄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牡丹亭》的女主角杜丽娘的原型也可能源自南雄梅岭。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是《牡丹亭》的蓝本是学界普遍接受的主流观点。年,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向志柱发现明代胡文焕所编的《稗家粹编》卷二收录《杜丽娘记》,《杜丽娘记》具有成为《牡丹亭》蓝本的全部条件。

现被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收录的图书资料明代文选类总集《胡氏粹编》(含《稗家粹编》)里记载了有关《杜丽娘记》的文字:“宋光宗年间,广东南雄府尹姓杜,名宝,字光辉。生女为丽娘年一十六岁聪明伶俐。”

馆里的中国古代文献《明代通俗日用类书集刊》记载的《杜丽娘慕色还魂》中也出现了类似表述“南宋光宗朝间,有个官升授广东南雄府尹。姓杜,名宝,字光辉,进士出身。”此外,记者还发现馆里的《漉篱集》中的《杜丽娘记》中也记载了“太原杜宝,宋光宗时任南雄府尹。”的表述。这些古书文献的记载为《牡丹亭》的故事、人物原型与南雄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提供了有力的证明。

为何在传统文人看来灰暗沉郁的贬谪之旅,却成了汤显祖创作的无尽源泉?学者们研究发现,当时岭南的发展日新月异,迥别于中原:水陆交通发达,原先的蛮荒瘴疠被商贸繁华所部分取代;良港、商埠的新奇与开放,令人大开眼界。这一切,都让汤显祖心绪渐开,后又入他笔端,点染出《牡丹亭》中的诸多精彩。

名剧重返古梅关,梦回古戏台

韶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启宇告诉记者,戏剧《牡丹亭》的创作与汤显祖贬谪岭南之旅,特别是他行经的南雄和梅关密切相关。再加上目前已发现的与《牡丹亭》故事直接相关的《杜丽娘慕色还魂》《杜丽娘记》等几种古代文献资料,全部指向“宋光宗间广东南雄府”。因此,说韶关南雄是《牡丹亭》的“故事现场”并不过分。

本次中共韶关市委宣传部邀请湖南省昆剧团到南雄演出《牡丹亭》,就是要让这一世界著名剧作“重回故事现场”,并通过一系列活动,全面扩大《牡丹亭》故事原型发生地的影响力。

刘启宇还表示,韶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全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7处,但长期以来,无论是在韶关还是南雄,对《牡丹亭》与南雄的因缘都鲜有人知,更谈不上研究和开发利用。现在各地都在抓文旅融合发展,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和品牌建设至关重要。与其费尽力气、舍近求远,或绞尽脑汁、牵强附会,还不如实实在在地搞好本地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和活化利用。这次策划举办“重返故事现场”文化艺术活动,就是想把一段感人至深而又几乎被世人遗忘的文化雅事趣事展现给大家,弘扬民族优秀文艺传统,讲好岭南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华文化的故事。

当天上午,昆剧折子戏《牡丹亭·惊梦》在南雄市珠玑镇珠玑里东戏台上演。里东戏台始建于清乾隆年,建成后一直作为当地及省内外戏班的演出场所,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清代时期的里东戏台上经常上演着祁阳戏、花鼓戏和采茶戏等,戏台一带的古驿道沿途古街人来人往,商贾如云、货物如雨,在戏台看戏成为南来北往的富商巨贾、北上赶考的学子、被贬南迁的谪宦旅途中难得的风雅之事。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诗作《雄州歌·浈江西下墨江流》中的“十部梨园歌吹尽,行人虚说小扬州”就是戏台当时一带繁华景象的真实写照。

南雄文旅部门负责人表示,昆曲《牡丹亭》走进南雄,为南雄创造了又一个讲好文化故事、以文促旅的契机。南雄刚刚成功创建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借助这次演出的影响,南雄将在梅关古道景区植入更多的汤显祖与《牡丹亭》的文化元素。同时,南雄将在对里东戏台和广州会馆古戏台进行修缮的基础上,加大古戏台的活化利用力度,打造南雄市非遗演艺中心专业演出团队,使古戏台有戏可看成为常态,让南雄境内的古驿道再现“十部梨园歌吹尽”的繁华景象,游客进入南雄可以感受到不一样的文化之旅,为南雄全域旅游充实更多的文化内涵。

韶关地处粤、湘、赣三省交界,扼守北上与南下交通之要塞,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在此交融,涵养出丰富的韶乐文化、禅文化、珠玑文化、红色文化、工矿文化、客家文化、瑶族文化等文化资源,构建起开放、包容、多元的“韶文化”。早在12.9万年前,“马坝人”就在此繁衍生息,是“石峡文化”的发祥地,先后涌现陈朝重臣侯安都、唐代名相张九龄、宋代名臣余靖、明代抗倭名将陈璘等杰出人士,禅宗六祖惠能在南华寺宣扬佛法37年,创作出中国的唯一一部佛经—《六祖坛经》。

近年来,韶关市加大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保护研究、活化利用工作,系统研究和编写韶文化研究系列丛书15本,建立了历史文化遗址遗存名册档案,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得到加强,投入多万元对南粤雄关与梅岭古道、西京古道进行修缮保护,乳源县西京古道被纳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韶关的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呈现向上态势,投入资金多万,通过立足本土和“引智借脑”,扶持戏剧、电影、纪录片、音乐、文学等各类文艺作品部。聘请中国音协主席叶小纲教授的团队围绕韶乐题材,创作交响组曲《新韶九章》,并于年12月在广州大剧院进行了首演。电影《榫卯》、音乐剧《过山“谣”》、歌曲《铜铃悠歌》分别获得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粤北采茶戏《51号信箱》和音乐剧《过山“谣”》入围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舞蹈《粤北故事》等一批精品力作在省和国家级平台展演和获奖。

而本次走进南雄的昆曲迄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是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剧目丰富多彩,文辞华丽典雅,曲调清逸婉转,表演细腻优美、载歌载舞,武功技艺卓绝,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湖南省昆剧团是全国七大昆剧院团之一,剧团阵容整齐,艺术功底扎实,表演特色鲜明,建团五十多年来,共发掘、整理和创作演出大戏六十多台,折子戏一百多出,年,被文化和旅游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国家文化艺术人才交流中心认定为中国著名艺术表演团体。

图文:卜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