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演故事—武都高山戏
一、概述
武都高山戏,又名高山剧,为甘肃省独有的两大地方特色剧种之一。年,武都高山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高山戏”的舞台演出程式一般分为“踩台”、“开门帘”、“打小唱”、“演故事”等,其中“演故事”是高山戏的正式内容,其它表演如“圆庄”、“上庙”、“走印”等则带有明显的祈福、娱神和自娱等性质。
年6月7日,甘肃省陇南市申报的“武都高山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序号:Ⅳ-。
武都高山戏批准时间年6月7日非遗级别国家级遗产编号Ⅳ-遗产类别传统戏剧申报地区甘肃省陇南市
二、历史渊源
高山戏发源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的鱼龙镇,主要流传于武都区的鱼龙、隆兴、金厂、龙坝、汉王、马街、安化、佛崖、甘泉、角弓、城关等乡镇,西和、礼县、康县、文县、成县的部分地方也有流传。鱼龙等地属高山丘陵地带,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农业以土豆、玉米、小麦为主。庙会、祭祀、社火等民俗活动在这里自古盛行,高山戏即是从这里的民间祭祀和传统社火中孕育、演变、发展而来的戏曲剧种。
年以前鱼龙、隆兴等地人叫它“演故事”、“走过场”、“社火戏”等。
年10月定名为“高山戏”,
年其名见报后被陆续载入《辞海·艺术分册》、《中国戏曲文化》、《中国戏曲曲艺辞典》等书籍中。年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艺术特色
舞台布景
“高山戏”的舞台演出程式一般分为“踩台”、“开门帘”、“打小唱”、“演故事”等,其中“演故事”是高山戏的正式内容,其它表演如“圆庄”、“上庙”、“走印”等则带有明显的祈福、娱神和自娱等性质。
唱腔
高山戏属曲牌体戏曲剧种,其唱腔分为“欢音”和“伤音”两大类。高山戏“欢音”类唱腔如[古碌]、[十把扇]、[进状元]、[状元回府]、[进花园]、[门墩儿]、[太平年]等明快活泼、玲珑华美,“伤音”类唱腔如[胭脂泪]、[滚白带哭腔]、[旺哥]等缠绵凄楚、哀怨动人。
高山戏语言是地道的武都方言,生动活泼、幽默诙谐。唱词格式比较固定,有七字两句式的对联体,有五字四句式的绝句体,有山歌体、律诗体等。大量衬词和灵活的帮腔形式构成了高山戏独特的演唱风格。高山戏伴奏乐器分为武乐和文乐,武乐有大鼓、大锣、四片瓦,文乐有“大筒子”、土琵琶、二胡等。
表演特点
高山戏的表演具有社火场上“把式舞”跳、摇、扭、摆舞步动作的特点,但更多动作是百姓演员对生活劳动的再现与加工。近几十年,随着文化艺人的不断加入,其表演水平已有明显的提高。高山戏剧目内容丰富多彩,多数剧目有宣扬仁义道德、教化育人的积极意义。
四、代表剧目
代表性传统剧目有:《咸阳讨账》、《刘四告状》、《老换少》、《白玉霜》、《康熙拜师》、《儿嫌娘丑》等;创作剧目有《开锁记》、《尕女婿》、《挡车》、《人老心红》、《夜逃》、《特殊党费》等。
五、传承意义
高山戏在武都等地流传了数百年,深得民众喜爱。它是古代劳动人民价值观、世界观的体现,是历史的见证,是当地人民的精神食粮。开展高山戏文化的研究将会给我国民俗文化、戏剧文化的研究增添新的内容。挖掘、抢救、保护高山戏可以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对构建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六、高山方言
高山戏所使用的语言道白是地道的武都方言,更确切的说,是武都鱼龙镇一带的方言。其传统代表剧目在民间戏剧舞台演出时,使用的就是地道的武都鱼龙镇一带的方言,生动活泼、幽默诙谐。它的唱词格式比较固定,有七字两句式的对联体,有五字四句式的绝句体,有山歌体和律诗体等,大量衬词和灵活的帮腔形式,同时构成了高山戏独特的演唱风格。而在官方的戏剧舞台上,主要以原武都地区五一秦剧团编剧、作曲和演出为主体,其创作剧目《开锁记》《尕女婿》《挡车》《人老心红》《夜逃》等,都是使用陕西方言作为语言道白,使得高山戏多年来一直以不伦不类的面目呈献给广大观众,给广大观众造成了误导和错误认识,误以为高山戏是陕西的地方剧种;同时,还严重影响了高山戏的传承发展。
带有鲜明的地域特点的戏曲艺术,其方言、声腔与该剧种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无论是剧本创作、音乐创作还是演员演唱,尤其是语言道白,都不得违背这一自然天成的铁定的规律,字、腔相倚,二者关系十分密切,不可以人为破坏。正因为字音与戏曲演唱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故而从“字腔”“声腔”,引申到戏曲的“唱腔”“声腔”,成为戏曲的专有名词。
汉字的音乐性主要体现在字音的声韵调上,戏曲声腔最基本的元素是字音,二者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从南、北曲开始就是如此。魏良辅改革昆山腔而成“水磨调”的昆曲,首先理顺的就是语音和腔调的关系,严格讲究“以字行腔”。魏良辅在《曲律》中说:“五音以四声为主,四声不得宜,则五音废矣。”显然,是吴侬软语决定了昆曲缠绵婉转的总体风格。后来的梆子、皮黄系列的板腔体剧种,尽管不像南、北曲和昆曲的字、腔关系那么复杂,但这种字、腔关系仍在。随意使用或“改造”地方戏的方音,也就割裂了剧种字、腔相倚的血肉联系,实际上也就背离了戏曲最基本的艺术规律。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象征,地方戏曲的形成是区域化的结果,其存在的价值正在于其独特的区域特色和乡土魅力。方言改说普通话,或异地语言,地方戏就失去了它最本质的“乡音”,也就失去了它独有的艺术魅力和存在价值。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交通和各地文化交流的便利,加上国家推广普通话,各地的方言甚至也出现了向普通话靠拢的现象。在这种大环境下,地方剧种的命运的确堪忧,要么随着其自身特点和魅力的逐渐消失,被人们遗忘而消亡;要么经过现代化的创新打造,剧种的个性不但没有消失或趋同,其地域性特色更转化为独特风格和韵味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强化,从而被更多的当代人所接受,在更大的区域流行。至于方言给观众欣赏上造成的障碍,则可以用字幕去改变,借助字幕,向观众传达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在影视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就更不成问题了。
其实,方言、声腔已经不只是一个语言问题和娱乐问题,乡音连着乡情,寄予着人们的情感,凝结着文化的认同,无论你身处世界何地,一句方言,一出家乡戏,最能勾起游子思乡之情和同胞之感,引起故乡情感的共鸣。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保留地方戏独有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还有着抵御民族文化被同化的积极意义。地方戏正面对着日益开放的世界,不仅要走出当地,还要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的繁荣发展,也要依靠其自身不可替代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中国戏曲深蕴传统文化的精髓,代表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特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文化冲击下的今天,偏远的地方往往是古文化遗存保留得最完整的地方。
武都的地域环境铸就了这里生活的人民坚韧顽强的性格与豁达乐观的性情,千百年来,正是这些不屈不挠的劳动人民缔造了武都文化的灿烂辉煌。当丰富多彩的社火表演,酣畅淋漓的羊皮鼓舞,原始神秘的“打傩雩祭”“大身子”舞与传情达意的武都民歌,独具特色的把式歌舞等民间文化如汩汩的溪水在陇南武都这个贫瘠地方漫延、流淌、融合时,武都高山戏却如武都那绵延数千里的白龙江水般,在群山的怀抱里与树木的簇拥中,有始无终地接纳、吸收、融化着这些文化的丝丝甘甜。
七、发展史
年,陇南武都高山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高山戏是一种融祭祀、社火和舞台表演于一体的民间文化艺术,流行于武都区的鱼龙镇、隆兴乡、安化镇、金厂乡一带,俗称“唱秧歌”“吆嗬嗨”“演故事”,起源时间至今尚无定论。
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民俗文化活动得到了地方政府和文化工作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