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懂京剧的朋友都知道京剧的形成始于“四大徽班”进京。但是其实在这之前,戏剧界经历了雅俗之争,其热闹程度不亚于现在相声界的雅与俗之争。
01
昆曲有多年的历史,其以雅见长,清政府将其列为“雅戏”,而之外的戏曲被称为“花部”,其中的“花”指零乱、粗俗。
昆曲昆曲当时在宫廷流行,但是也使本来起源于民间的昆曲迅速宫廷化、士大夫化,远离了老百姓。其可以说雅到了极致,用郭德纲的话说:“举子们拿着康熙字典看”,但是也使其过于脱离劳苦大众,百姓欣赏不了。
相反,“花部”虽然却如野火燎原发展起来。
02
“花部”虽然在民间兴盛,但是没有机会获得官方的认可。但是,乾隆皇帝的一次南巡给了其机会。
年(乾隆四十五年)正月,乾隆皇帝第五次南巡,他沿京杭大运河向南出行,可能是在皇宫里“雅”惯了,想换换口味,想在扬州办场堂会:向各省衙门发出了训令征调地方戏曲班子汇集扬州。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接到命令的各省巡抚立即征集本地最好的戏曲班子。这次活动由政府出钱,由衙门派代表带领,到扬州。但是的戏曲齐聚扬州:弋阳腔戏班、秦腔班、徽戏班、罗罗腔戏班、柳子腔戏班、勾腔戏班,南昆、北勾,东柳、西梆云集,昆、高、梆、簧、柳五腔都到了扬州。
这给了“花部”机会,各戏班使出各自的绝活,纷纷登台,扬州一时热闹非凡。
其中徽戏的戏剧采用了“高拨子”(“高拨子”源出于运江苏高淳。高淳多湖,湖中渔民时常需要拨船过坝。他们在拨船时众人会齐唱,用歌声来鼓劲。故这种腔调被称为“拨子”)给乾隆印象深刻。
03
堂会结束后,戏班子没有离开,又在扬州演出了十多天。后来,戏班班主们经过协商决定去北京唱戏。
他们并不是直接去北京,而是沿着大运河沿途表演,他们每到城镇,就登岸,搭台演出。在这个过程中,各个戏班同台演出,互相借鉴,交融汇合。
年(乾隆四十七年)的春天,他们到达北京。当时,他们演出的戏院主要是太平园、四宜园、查家楼、月明楼等,在这些戏院,“雅”“花”同现,徽戏中融进了二簧腔、昆曲、吹腔、高拨子等各类声腔,融进了弋阳戏曲中精湛的武打做功,原来单调的戏曲,丰富起来,表演手段多彩。
到了年(乾隆五十五年),乾隆80大寿。朝廷大臣为了想乾隆皇帝开心,想起扬州堂会,征调徽班进京,三庆、四喜、春台、三和“四大徽班”进京,“花部”徽戏进入宫廷,登上了“大雅之堂”。
之后,融合了其他戏曲长处的新剧种——京剧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