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清明上河图的背后故事

白癜风哪里好 http://pf.39.net/bdfyy/dbfzl/191124/7637171.html

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有着“百戏之祖”的美誉;《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长卷风俗画,是誉满中外的艺术珍品。这两者结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古老的昆曲艺术如何唱响时代新韵?

在昆曲纪念日到来之际,北方昆曲剧院副院长曹颖、编剧王焱与我们分享创作昆曲《清明上河图》的心路历程,讲述戏曲背后的故事。

传承昆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记者:昆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曹颖: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年前,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但在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昆曲呈衰落之势,直到年新中国成立,党和政府大力扶持和振兴中国传统的戏曲事业,昆曲才得以重获新生。特别是在年,《十五贯》的演出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人民日报》发表社评称其为“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之后,全国许多地方相继恢复了昆曲剧团。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年,习近平总书记访英期间提出,中英两国可以共同纪念莎士比亚、汤显祖这两位文学巨匠逝世周年。《牡丹亭》等昆曲在海内外掀起热潮,昆曲再次焕发勃勃生机。

记者:为什么选择以《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为主题创作昆曲剧目?

曹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昆曲如一壶老酒,经历了数百年的流传和发展,仍然韵味绵长。如何把阳春白雪的舞台艺术保存下来、传承下去,是我们从事昆曲艺术的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希望在昆曲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守正创新,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可谓家喻户晓,是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它反映了北宋时期的历史。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繁荣的朝代之一。很多重大发明都出现在北宋,在文学艺术方面更是名人辈出,这都是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希望用昆曲这一传统戏曲样式诠释《清明上河图》画作的深刻寓意,在舞台上再现其恢宏气象,同时通过《清明上河图》让昆曲更好地被大家了解,发扬光大。

创作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作品

记者:这部剧的剧本创作历时十年,经历了怎样的创作过程?

王焱:年我到博物馆看展览,电子屏幕上播放着《清明上河图》流动的画面,给我非常大的触动。我当时就有强烈的创作冲动,于是画中一个个人物慢慢进入我的研究范围。我还跑到开封的清明上河园,看红桥、汴河水和长长的走廊,里面有真人扮演的人物骑着骆驼、抬着轿子走过来,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真切,给了我更多灵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文艺工作者,要创作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作品,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剧作的主题是构成价值观的重要部分。我们要表达什么主题?关于这点我思考了很久。《清明上河图》真实反映了北宋时期的繁华,但是保留下来的关于它的史料非常少。恰恰如此,也给予了我们想象和创作的空间。

有一次,我听故宫博物院一位研究《清明上河图》的研究员讲了他对画作的理解。他认为,这幅画讲的不是北宋的繁华,而是讲对北宋命运的一种隐忧。画中有一个算命先生,上面写着一个“解”字。北宋命运向何处走,谁能够解释?这是他给我的一点启示。我一点点总结剧作的主题,把所有的思路融合到一起,最终形成了这部剧想要传达的东西。

任何一个人的命运都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张择端的人生也是由时代决定的。我们只有将大的社会背景与个人的人生际遇结合起来,戏曲的主题才能更加立体生动。主人公张择端,既是画中人,又是作画人,还是剧中主人公。故事中的他从最初爱情美满、踌躇满志,转而妻离子散、命途多舛,最终向死而生、豁然顿悟。在重获新生后,张择端不再执着于功名利禄,他将自己的生命感悟融于笔端,最终创作出历史画卷般的《清明上河图》,流芳百世。

用昆曲的形式来演绎《清明上河图》,可以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从最初的文本构思到最终的剧本呈现,我酝酿了十年。为了扎实剧本内容、融合昆曲特色,将寓意与创意完美呈现,我们多次重塑主题,将剧本结构推翻再建,而且对剧中念白一字一句地推敲,数易其稿才最终定稿。这个过程中,剧院领导、同事为我提供了很多指导和帮助,他们的支持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能为传承昆曲艺术作出一点贡献,对我而言是非常幸福的事。

记者:在排练过程中,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事?

曹颖:创排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的过程,我们排演一版觉得不到位,就重新来,不断地打磨修改。我们在寒冬时节排练了两个半月,克服了很大困难。本戏的导演翁国生在戏曲界有“拼命三郎”之称,他的时间非常紧凑,每周末都从浙江飞到北京排戏,对演员要求也非常严格。著名演员袁国良担当《清明上河图》主人公张择端,是众望所归。他作为主演贯穿全剧,扮演巾生、穷生、老生三个行当。每次排练他腿上都绑着沙袋,每个腿4公斤的沙袋,非常辛苦。剧中有一个动作需要他从2米多高的舞台上跳下来,展现张择端跃河的场景。我们原来想让演员从舞台后面下去,这样比较好处理,导演说不行,那样没有感觉,袁国良就坚持从舞台边跳,付出了很大努力,我们也为他做好保护措施。演出的时候,那一幕非常成功,观众们都被震撼了,达到很好的舞台效果。

剧作虽然在人物刻画上突出张择端,然而出场的群戏演员,表现的却是此剧的绝对主角——人民。这些普通的汴京民众,还原了那个时代的风俗民情,构成了《清明上河图》的灵魂特质。画作中有成百的人物,我们也动用了72位演员,在舞台上呈现宋朝的繁华市井。剧中有许多小角色,扫地的、拉纤的,这些演员有很多都是扮演大戏主角的国家一级演员,但他们兢兢业业,在台上什么样,排练就得什么样,一招一式都不放松。还有音乐、灯光、道具、字幕等各个方面,都对支撑全剧起到重要作用。每个人各司其职、齐心协力,充分展现了北方昆曲剧院的“一棵菜”精神。我们北昆的传统要保留下去,团结协作、担当尽责的精神要传承下去,才能更好地为剧院、为戏曲艺术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

文艺工作要激发人们正直正气的善念

记者:您认为文艺工作者应该承担怎样的职责和使命?

王焱: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中提到,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中华传统文化自古讲“文以载道”“诗以言志”“歌以抒情”。文艺工作者具有匡正习俗、提升人间真善美的责任和使命。文艺工作的目的,是要为这个社会带来更多的美感、智慧和精神的启迪,激发人们正直正气的善念。我们作为文艺工作者,必须承担起这个使命,通过对历史的借鉴,把化育天下的作用发挥出来。就像昆曲《清明上河图》,它虽然是历史题材,但是其主旨一定要对现实起作用,与当下结合起来。我认为,一个人仅仅局限于自身的时候,是非常渺小的。一个人只是为了自己而活,内心会非常狭隘和痛苦,只有以天下疾苦为己任,悲悯之心升起的时候,内心才能通透澄明。我想通过张择端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这一人生感悟过程,启示世人只有不畏浮云遮望眼,才能寻得最终人生心灵的归宿。

记者:在戏曲的传承发展方面,我们还要做哪些努力?

曹颖:戏曲传承一直在做,很多年轻演员每天练功,付出很多努力。我觉得传承没有问题,更需要努力的是传播。要把我们的戏曲,尤其是昆曲这么好的艺术传播出去,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北方昆曲剧院参加北京市教委的项目,在5个小学进行昆曲的教学和传播,多个孩子学习京剧、昆曲,通过5、6年时间的尝试,已经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从学生、家长到老师、学校,对我们的做法都非常赞赏,这也体现了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真正从孩子抓起,昆曲的传承就有希望了。我们要真正地脚踏实地完成好,传递新时代新声音,而且与现在的新媒体结合起来,我相信传统文化艺术的春天一直在。(记者宋梁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