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漫谈平剧汇刊看民国京剧的繁荣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txbyjgh.com/m/
书,最为风雅。尤以旧书为盛,我好旧书。常在旧纸堆中翻找,每遇的心仪之书便尽力买下,然好书实是不易得,价高只好望之心叹!虽是如此,亦乐此不疲。近购得民国时期的京剧书籍一本,自觉有趣,故此来与诸君共赏之。此书名《平剧汇刊》,是民国二十五年()9月创刊,上海戏学书局出版,陈慈铭发行,先后由李白水、沈乃葵主编,曹亮节、范叔年、陈伟伦、胡孔障、张锡磷等助编。周刊。马连良和周信芳分别为该刊题词,程砚秋、王瑶卿、时慧宝、西园等题刊名,红豆馆主、罗亮生、程君谋、郑子褒作序。编者自称所收均为平剧的“标准剧本”,是“学胡琴的蓝本,学京胡的良师”。每期除刊登一个剧本外,还对各流派唱词、风格、腔调、曲谱作详细介绍,并对京胡的过门、垫腔、板眼和演唱的尖团字音等加以注释。曾先后介绍《四郎探母》、《龙风呈样》、《闹院·杀惜》、《捉放曹》、《乌盆记》、《女起解》、《玉堂春》、《春秋配》、《宇宙锋》、《五花洞》、《武家坡》等共六十出。民国二十三年7月停刊,共出四十一期。上海戏学书局,由陈慈铭先生于成立,在此后十多年的时间内除了出版和销售主营的京剧类书籍外,还长期出版和销售昆曲、民乐、歌曲、沪剧、越剧、评弹、滑稽戏等各类戏曲音乐书籍,堪称是整个中国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的戏曲类专业书店。五十年代初,国家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公私合营,上海戏学书局也连同它的全部库存一起并入了上海旧书店。此本是第十七期《黄鹤楼》,《黄鹤楼》取材元杂剧,讲述的是东吴为讨荆州,邀请蜀汉方面领导过江赴宴牟图绑架,结果未遂的故事。初见此书,《平剧汇刊》以为是评剧,又一想二字不同,在翻看内容,说的是京剧,由此知道京剧在民国是称平剧,其原因大概和当时的北京叫北平有关。京剧在民国时期是异常的火爆和繁荣,出现了很多的我们现在熟知的名家大角,梅兰芳、马连良、周信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杨小楼……。《定军山》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在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并在前门大观楼放映,该片由任庆泰执导,谭鑫培主演。影片于年12月28日在中国(清朝)上映,结束了中国没有国产电影的历史。在民国时期也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内为技术的交流,拍摄了不少京剧电影像年电影费穆导演梅兰芳主演的《生死恨》。民国时逐步完善和形成了京派和海派京剧,“海”指上海,是同京派相对而言。指以上海为代表的其他各地京剧艺人。又称“外江派”。海派的表演与京剧艺术的基本特征,在虚拟性、夸张性、舞蹈性等方面没有绝对的区别;它重视基本功,但更重写实、重生活,演人物、演感情,有其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时代特色。主要特点是勇于革新创造,善于吸收新鲜事物,能及时反映现实生活。对京剧艺术的革新创造有很大贡献。但是其缺点是追求噱头,有时华而不实,是商业化的表现。随着发展这种商业化正在逐渐消除。一般改称“南派”。如今,京剧开始被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喜欢,京剧的受众在年轻化,我们的民族优秀的文化是不断地在一代又一代的人手中继承和发展,旧书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文化的载体。所谓文以载道,物以传情就在于此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