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即钩耳朵,四句席卷全城昆曲名动世

北京主治皮炎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16/9321718.html

无声不歌,无动不舞。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我们的民族文化中,唐诗、书法、昆曲,是中国人的三种“痴迷”。从天子金碧辉煌的宫殿,到街头寻常百姓的家中,都有它的身影。不仅“一声即钩耳朵,四句席卷全城”,还因为与多种戏剧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被称为百戏之母。昆曲一路走来,让无数人对它魂牵梦绕。

昆曲大约在多年前的元朝末年发源于江苏昆山一带,它起初被称为“昆山腔”,是元明戏曲五大声腔(弋阳腔、海岩腔、余姚腔、杭州腔、昆山腔)之一,明代正德、嘉靖年间,文人魏良辅在南北曲传统基础上,吸收了南戏诸声腔的特点和长处,创造出一种细腻轻柔的腔调,称为“水磨腔”,在伴奏方面除了弦索之外,又加上了笙、箫、管、笛等乐器,这比当时流行的其他声腔有很大的进步,令人耳目一新,很快就流传开来,后来人称昆山腔,也叫昆曲。

“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这是我国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对戏曲的定义,高度的概括了戏曲最主要的两大美学特征:综合性、写意性。同时,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特点,而使得昆曲在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旧能获得广大观众的青睐。

据史料记载,从明朝万历年间到清朝乾隆末年,昆曲一共兴盛了多年。在这一时期,昆曲的新剧作不断涌现,精品层出不穷。角色的分工也越来越细,表演艺术更是精益求精,服装道具也比以前讲究许多,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而独立的戏曲系统。昆曲艺术的兴盛是因为其来源于民间、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众多民间剧作家、民间艺人“艺术家”对昆曲从作品剧目曲目到舞台表演艺术、角色分工、服装道具化妆直至折子戏诞生的反复完善、提升、再创作的过程,她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并深获百姓喜爱方能经久不衰,代代相传。

当然,昆曲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清康熙末年到道光年间,昆曲的曲坛霸主地位已经被高腔、梆子腔、柳子腔皮黄腔等地方戏所取代。这就是戏曲史上最著名的花雅之争。乾隆五十五年(公元年),乾隆八十寿辰,安徽戏班“三庆班”入京,所演唱的皮黄腔获得了广大群众和上层人士们的喜爱,自此开始,京城曲坛形成了徽班独霸的局面。道光年间,湖北的戏班带着西皮腔来到了北京.很快为在北京的徽班所兼习,并产生了一种新的唱腔一皮黄,也就是后来的京剧。这时的昆曲,已经势弱,只有在很少的雅集和文人聚集地,才能偶尔闻之,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阳春白雪。

可以说在1年昆曲超过了日本能剧、印度梵剧,名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首批“人类口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才被逐渐重视起来。

昆曲到底美在哪里?有什么样的价值呢?能够有这么大的荣誉?

作家白先勇先生曾这样评价昆曲:“昆曲无他,得一美字:唱腔美、身段美、词藻美,集音乐、舞蹈及文学之美于一身。千锤百炼,炉火纯青,早已达到化境,成为中国表演艺术中最精致最完美的一种形式。”

昆曲可以说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不是单一的唱腔厉害,而是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艺术巅峰。昆曲剧本曲文秉承了唐诗、宋词、元曲的优点和长处,采取长短句的文体,文辞讲究,极具文学性。曲文通过字调、韵律、句法结构等,生成一种刚柔并济、长短轻重和谐的艺术效果。因而,昆曲中的许多剧本,如《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西厢记》等,都是我国古代戏曲文学中的不朽之作。

昆曲的音乐属于曲牌体,它所使用的曲牌,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一千种以上,有许许多多与宋词元曲词牌曲牌相同,但其来源也还包括古代的歌舞音乐,唐宋时代的大曲,宋代的唱赚、诸宫调,以及少数民族歌曲等。。乐器上,昆曲以声若游丝的笛为主奏乐,辅之以笙、箫、唢呐、琵琶等,使得昆曲音乐以清丽柔婉、俊雅悠扬、勾魂摄魄而著称。

在表演艺术上,昆曲又是集歌舞于一身,载歌载舞,舞蹈化、程式化程度非常高。昆曲唱段中经常用舞蹈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感情,或者用动作来辅助对文词的解释,追求歌与舞巧妙而和谐的完美结合。其舞台表演抒情性强、动作细腻,舞蹈经过意象、变形和装饰性的各种手法,动作非常优美,每一招每一式都堪称一支妙曼迤逦、婀娜飘逸的舞曲。

可以说一场昆曲简直是一场视听盛宴!怪不得能够名动世界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