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听有人说,现在的青年人不喜欢看戏曲。在我看来,这样说不免有些简单。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看法,但我的几次亲身经历改变了这种看法。一次是去北京大学看北京京剧院演出的京剧《梅兰芳》,一次是去北京师范大学看苏州昆剧院演出的昆曲《牡丹亭》,还有我给大学生们讲课。
看京剧《梅兰芳》演出,没见有学生中途退场,戏演完后没有特意组织观众座谈交流,但演员谢幕后有很多学生迟迟没有离去,而是走近台前,就戏的演出向演员提出各种问题。青年学生非常渴望了解戏曲,了解看戏之外的更多知识。看昆曲《牡丹亭》,记得当晚演出的是《游园惊梦》《拾画叫画》等五六个精彩的折子戏片段,时间大约两个小时。演出后举行了交流座谈,观众自愿参加。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留下来,跟主创人员交流。
我给某大学讲戏剧欣赏课,主要以话剧为主。一次我突发奇想,让学生们看了一场京剧《宰相刘罗锅》。开始我担心学生看不懂,先简单讲了一些戏曲与话剧在表演上的不同特点,包括角色设置和唱腔等。出乎意料的是,学生们居然看得津津有味。看完后,我请学生们把自己的观感简单地写下来——“喜欢”还是“不喜欢”。结果是,大约90%的学生“喜欢”。我问学生,“平时看戏曲吗?”答“不看”“不怎么看”。问“为什么?”答“没有机会”“担心看不懂。”
青年人不去看戏曲,不见得是“不喜欢”,而是“担心看不懂”,这是他们最大的“心理障碍”。多数青年人还不知道如何去欣赏戏曲,如何引导青年人走近戏曲是我们最应该思考的问题。
大象出版社刚刚出版的新书《戏台上的中国》可谓是普及中国戏曲知识的“小百科全书”,也是引领青年人进入戏曲大观园的一幅“导航图”。从书中所列的章节——“唱戏”“戏史”“演戏”“看戏”“戏班”“戏子”“戏台”“写戏”,以及重要剧目《窦娥冤》《西厢记》《琵琶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内容的介绍,可以看出作者的用意。
本书作者是研究中国戏曲的著名学者,非常了解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传播过程和民众接受戏曲的现实,该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戏曲发展的历史和有关戏曲方面的知识,史实与故事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
在书中,作者从戏曲的历史、地理、文化、民俗、艺术,到舞台演出、戏曲故事、演员名角,到演员的生活、唱腔、行当、表演技巧,到戏曲创作、声腔剧种、戏曲服装、脸谱、道具,到戏曲发展的文化背景、世界传播、域外影响、艺术价值以及生存现状等方面进行细致解读,反映戏曲对人民生活的深入影响、走向世界的脚步、面临的生存困境,并探讨其发展出路。通过展现戏曲文化,调动人们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豪感,让读者感受到中华文脉在戏曲舞台上的延展。
该书以讲故事的形式描述戏曲发展历史。给人印象深刻的是讲观众在戏曲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尤其是“花部”戏的兴起,让人们对今天戏曲的发展产生了诸多思考。
书中说,“花部”戏的剧本是戏子(戏曲演员)自己编排的,内容大多是历史演义、人生悲欢离合,语言平浅通俗,妇孺听了都懂,舞台节奏紧凑,以情节性见长,演出于茶园、庙会,受到普通百姓的广泛欢迎。而比较高雅的昆曲剧本是文人写的,内容局限于生旦传奇,文辞深奥难懂,演出都在庭堂,表演起来节奏缓慢,一唱三叹,观众多是文人雅士,普通观众却不喜欢。
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先生小时候跟着父辈在村里看戏,头一天看的是昆曲《双珠·天打》,观众听不懂台词,看得昏昏沉沉,不明所以。第二天看“花部”戏《清风亭》,效果就不一样了。戏中写张继保中了状元后,不认养育自己长大的穷夫妇,老夫妇二人伤心至极,碰死在清风亭上。观众看到这里恨得牙根痒痒。后来看到张继保被雷劈死,人们感到心中大快,解气解恨。戏散了,回到家里还说个不停。“人们就这样从唱戏里增添了生活情趣,增长了知识见解,养成了爱憎情操”。
该书在注重知识性的基础上凸显趣味性。书中介绍了大量有关戏曲创作与演出的知识。比如,在表演方面,戏曲舞台表演与写实的话剧艺术表演是不同的。如以“鞭”代“马”,以“桨”代“舟”。从此地到彼地,在舞台转个圈儿就“到”了,或是口中念念有词,说着说着就“到”了。行军打仗,台上只有四个或八个“兵士”(龙套),就代表了“千军万马”。真可谓“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哭和笑的表演也是比较夸张的,跟现实生活中的“哭”和“笑”不同,跟写实风格的话剧表演也不同。
该书以图带文增加可读性。为帮助读者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戏曲的内容,作者精心挑选了五六百幅珍贵的戏曲图片,包括舞台演戏、演员介绍、演出剧照、戏台景观、服装样式、道具、脸谱以及有关戏曲的年画、绘画、雕刻、戏单等,增加了该书的形象感。
该书以历史经验思考戏曲发展前景。书中介绍梅兰芳的成长故事,大约就是出于这样的思考。梅兰芳的成功,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不墨守成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众的欣赏需求不断地创新。他既虚心向师傅学习,继承戏曲的优秀传统,又在不断地学习、探索、寻找、创造新的戏曲艺术表现形式。
中国戏曲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东方艺术的结晶。它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来奉献力量。廖奔、廖琳达的《戏台上的中国》从戏曲欣赏方面为戏曲的普及与发展做出了努力。
(作者:刘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