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我们如何去传承

前几天,我们给大家详细介绍了昆曲的起源与发展文化,昆曲作为中国的“百戏之祖”,如今,同样也面临着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今天就接着给大家说说,昆曲在如今的传承之路;昆曲是如何融合当下进行新创新的?戏剧艺术的继承与创新,是大家必须面对的话题。继承不易,创新更难。昆曲只有继承,才能创新和发展,老一辈昆曲艺术家已经逐渐老去,昆曲的未来还是要靠下一代去承接,20年前,98昆剧班女生们正值豆蔻年华。20年后,练功房里,继续展开压腿秀。她们曾是江苏省戏剧学校98昆剧班的同学,此时她们三十而立,青春“端正好”。年入校时,他们一个个不过是十一二岁的懵懂孩童。毕业后,她们大多数进入江苏省昆剧院,如今,她们也是国内最强劲的昆曲新生代,《桃花扇》《南柯梦》《醉心花》等多部新经典等待她们的精彩上演。百戏之祖的昆曲,从衰落到复兴。离不开全国仅剩的8个昆团,从事昆曲的演员称“壮士”。昆曲是一门各项要求都很高的戏曲文化,无论是唱腔还是身段都需要从小进过严格艰苦的训练。“白天很辛苦,晚上回到宿舍偷哭”。徐思佳说,练功最要命的就是撕胯。老师会让两个女生背靠背坐着,把胯打开,然后用绳子把二人的腿绑在一起,只要其中一个人偷懒,另一个人就会痛苦无比。想把昆曲学好了,演活了,需要付出太多太多了。你需要每天六点爬起来吊嗓,由咿咿呀呀的杂音练出婉转清丽的唱腔。然后,去操场上打飞脚、跑圆场、栽拳。上了舞台,练挺胸,练抬眼,练迈脚,一个个的动作你需要反反复复的练,一个合格的动作有时需要几千次的反复练习。科班学戏严格到近乎残酷的训练,按照艺术的标准,严格要求每一个动作,这样才能入了戏,得到脱胎换骨。昆曲的人才养成是付出很大的,成才率也是残酷的。很多的人后来坚持不下来,有点的人就选择离开了。因为舞台的严苛挑选,变声期的嗓子变化,训练演出中的伤病,老师的期许和外界的压力……昆曲这一条路坚持下来太不容易了,更别说能成角的,基本是凤毛麟角。经济发展,处于对艺术的保护,昆曲被列入世界非遗遗产。这是无数昆曲人盼望的声音,对于他们而言,是幸运的。比如说,电视剧《如懿传》中饰演香妃的李沁,她面相清冷,身上有一种与年龄不相称的沉静气质。她的美像一种易碎品,比如玻璃:透明、脆弱,却有锋利的棱角。是一位难得的古典美人。李沁身上的古典气质来源于多年的昆曲学习,她出生于昆曲的发源地,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11岁时加入学校的昆曲兴趣班,13岁时就凭借表演昆曲《牡丹亭·游园》获得第七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金花奖。14岁考入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她所在的昆五班是上海昆剧团的定向班,学制十年,从初中一路读到本科。这种定向班十年才招生一次。老师会依据每个学生的形象、条件分行当,李沁是那一届50多个学生中唯一一个专攻闺门旦的,老师们认为她是三十年一遇的闺门旦。网上有很多少女李沁唱昆曲的视频资料,18岁时表演《牡丹亭·游园惊梦》的选段至今被戏迷粉丝们津津乐道。昆曲,作为百戏之祖,一直滋养着各个地方、流派的戏曲。然而在传统戏曲日渐式微的今天,昆曲,成了一门曲高和寡的艺术。白先勇排练的青春版《牡丹亭》,启用风华正茂的年轻戏曲演员,将古典美推向极致,策划“昆曲进校园”活动,终于将几乎销声匿迹的昆曲慢慢带回到年轻人的视野中。昆曲这种美到极致的戏剧文化,太需要我们去了解了。昆曲诞生多年来,一直没有改变的就是,属于它美的内核。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我们期待着昆曲传承光华无限的那天到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