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相章甫(文化研究学者)大丸子
新媒体编辑:大丸子
本文图片出处见署名
周末一个快闪活动引来刷屏——首都机场里的一场京剧快闪。
02:20戳视频可看
这是由北京卫视一档以推广京剧文化、传承京剧为主题的节目《传承中国》策划的活动,这次快闪引来观众点赞,并纷纷表示“京剧就应该出现在更多的‘舞台’”。
GIF图截自原视频
如今除了《传承中国》这样主流综艺的出现,更是有如王珮瑜等这样的戏曲人,在用更符合当代的方式做着戏曲这个传统艺术门类的推广,甚至不少网综也逐渐将镜头更多的对准了他们。
第二季《奇葩大会》里出现的京剧梅派传人巴特尔。图片截自节目视频
昆曲大师蔡正仁带着10岁的孙女上《喝彩中国》。图片截自节目视频
人们常常认为许多传统文化类型曲高和寡,以至于传承危如累卵。实际上,传统文化恰似一口乡音,在浸润中形成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今天尝试以《传承中国》节目为例,探讨传统文化传承进入现代生活的日常审美,其实没那么遥远。
一提到“戏曲传承”,就觉得好像需要砸重金将观众一一请到剧场,培养数年,其实只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需刻意为之,而是重在激发自身的体验,将“传承”神秘的一面拨开,让它在日常生活中重新鲜活起来。
徐帆在《传承中国》里练“磕词”。图片来自节目官微
不仅观摩“技术”
更普及知识
《传承中国》第一季的主题选定为国粹——京剧。京剧可谓中国表演艺术之大观,讲究“唱念做打”四门功课,又分“生旦净丑”四种行当,其唱词、唱腔、音乐以及肢体语言由始至终贯彻着传统之美,可雅致雍容,亦可通俗平易。
或许京剧识者寥寥,但偶有京白一念,京胡一响,听者情致已生,不自主地被带入到场景、人物、故事当中,顺理成章。
显然,这些艺术体验都在节目的精心设计当中被考虑到了。在前期研讨阶段便有几十位京剧名家参与,节目更请到了梨园中有“小冬皇”之称的著名京剧演员王珮瑜担纲“传承社”老板,每一环节都按照京剧的艺术规律严格进行。
王珮瑜。图片来自节目官微
节目所邀请的嘉宾亦颇具看点。
瞿颖、刘晓庆等演艺明星在自己的领域中自有一套成熟的表演方式,当他们遭遇到京剧,“传统”的艺术会在古今交流中被重新激发。
在第一期中,看似简单,平时不以为意的步伐、唱腔与气息,在瞿颖的示范下都给观众一种精雕细琢之美。
图片来自节目官微
第二期里,刘晓庆更是大胆尝试跨越旦、丑两大行当出演,展现了京剧艺术表演体系的丰富性。
图片来自节目官微
节目中展现的,京剧演员在一招一式的变化当中所保持的,身形的平稳更是让人体会到了一种不同于现代快节奏演艺的积淀与内敛。至于在这些动作与招式背后所传达的人物性格与内心情感变化,则更是京剧演员浸入戏剧本身的神髓。在舞台上,京剧演员举手投足间便将生活中的自然形态按照美的原则予以传达。
动态的京剧表演还需要静态文化元素的衬托。在第一期节目当中,旦角贴片子的细节在瞿颖化妆登场便予以展示,不同的贴片具有不同的人物塑造功能,它是构成人物形象的重要一环。
而在第二期,董圆圆老师则为刘晓庆展示了青衣花旦表演中所用的一系列行头,它们所展示的审美效果与人物举止、动作的表演严丝合缝。至于在第三期中所邀请的曲艺演员曹云金,则更以半个圈内人的方式,为观众在观摩技术的同时拓展了京剧相关的知识。
节目会以各种形式科普京剧知识。图片出自节目官微
名家坐镇不止装点门面
更保证“规矩”
《传承中国》的珍贵之处还在于它对京剧行当“规矩”的尊重。节目中的京剧名家坐镇并非只是用来装点门面,而是确保京剧艺术传统的完整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不但是京剧表演技艺的端正,还是艺品艺德的保证。在京剧名家面前,没有明星与大众的区别,只有技艺传承的纯粹。
京剧名家真教、真演,明星真学、真练,艺术在传承,观众在见证。这一点在第一期尚慧敏先生出场的一刻尤其明显。尚慧敏先生甫一出现,和蔼可亲,然而一旦授艺,立刻换了一副面孔,严厉庄肃。尚先生的在场,本身就代表着传统的呈现,作为尚小云先生的长孙女,她身上的尚派传承对京剧艺术的塑造有着不朽的功勋。
尚先生指导瞿颖。图片截自节目视频
这一传承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在艺德上自尊自重,造就了老一辈艺术家们在教学与表演中超越年龄界限、身体状况所展现的飞扬神采。
人们常说戏曲艺术“不疯魔不成活”,却很难理解在京剧演员深入戏曲神髓之前还有一个苦练琢磨的过程。尽管无法展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辛苦,但是在节目中,“唱念做打”之“四功”的细节在体验中被放大:一字一句一个眼神都是功夫,并非只有复杂的武打动作才值得人赞叹。
作为一门传统艺术,尽管每一种技艺被一代代人反复模仿、学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重复。在京剧看似不变的动作当中,变化的是演绎出来的韵味。这也就是尚先生在节目中所说的,与时俱进但又不能失去传统的东西。
在第二期节目当中,寇春华先生则为我们展现了另一种思考,它是京剧之“变”,体现在丑角的“一人千面”,在丑角灵活的表演方式当中吸收了大量日常生活经验,保证了京剧的雅俗共赏——可以说,京剧的传统也包含丰富的创造性。
演员们深入京剧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最后在与京剧表演艺术家交相辉映的表演中实现了一次精彩的传统。
传承,就存在于这种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中得到了再现。这是《传承中国》成功地传达给我们的深思与体悟,也为京剧进入现代生活的日常审美,为大众所接受作了很好的示范。
他们聊“戏曲传承”
(整理自新京报过往报道记者:田超)
排序不分先后
蔡正仁
现在昆曲处在一个非常难得的大好形势里(可以说60年来从来没有这样好的形势),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令人担忧的问题。比如突然产生了一大批喜欢昆曲的年轻知识分子,但是昆曲界好像还没有准备好——它的整体力量,还有它培养人才方面在大好形势前有点力不从心。
王珮瑜
当你有姿态、有立场的时候,别人会尊重这门艺术。很多人对京剧演员的认识就是很辛苦,却忽视了它本身的美。而我想更多的是让大家看到它积极阳光的形象,看到京剧有趣的一面,它并非高高在上的艺术,它原本是很贴近大众生活的。
李宝春
娱乐节目我是不能碰,也不想碰,不适合我这种。我很佩服他们这群人(比如王珮瑜、凌珂,用现代方式来包装骨子老戏),不管说传播也好、传承也好,都有争议,但是有争议才有话题,有了话题大家才愿意去看。我最佩服她(王珮瑜)什么呢?她正像我父亲说的,她对自己有一个很准确的解析,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儿,要往哪里走。不能老跟着人家走,要走一个跟大家不同的风格。她的模式能展现自己的特长,那就好。
杜镇杰
我用了一年的时间想主意,琢磨如何从细节上做京剧。比如看重舞台给观众的直观感觉。京剧的舞台也跟得上观众和时代的审美,舞台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老戏台,针对当今剧场里镜框式舞台较大较深的特征,我们进行了改造,使舞台呈喇叭形,演员用五步就能走到台中央,加上了‘中幕’,把舞台分成前后两个表演区,前区演出,中幕后这块区域可以进行布置、摆放桌椅,这样演出更加紧凑。
输入关键词查看精彩内容
逼死强迫症丨高端吃货丨成人学英文丨精神处男看高中女生丨阴三儿丨奇葩道具保存丨艺术品成emoji丨最美50书封丨恐怖片教父|50岁芭蕾天后丨妓院里的艺术丨真正的民谣|伪作大师丨跟剧照学拍照丨AV女优的真实生活丨中国最文艺美术馆丨欣赏裸体画的正确方式丨最励志自拍丨你的姓对应的杀手丨照片变海报丨银河映像丨偶戏大师丨文艺片女王丨身价几十亿的乐队丨冰火花式死法丨中国最懒最穷艺术家丨文青测试丨陈粒丨我爱我家总摄影丨人艺最纯老炮儿丨最难聊的社恐艺术家丨当代戏剧30年记录者丨陈佩斯宠物经丨椎名林檎丨写尽SM的作家|与向京聊欲望|中国最毒舌影评人|任素汐|华语歌手爱撑伞|好妹妹乐队|钟立风|王梵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