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
根据这份最新名单
目前湖南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个
其中郴州7个
苏仙传说、龙舞、昆曲、傩戏等上榜
据了解,今年4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印发《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检查和调整工作的通知》并组织开展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检查和调整工作。
根据检查情况,经各地申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对个涉及更名、撤销、职能调整的保护单位进行调整和重新认定、对14个检查不合格的保护单位给予限期整改、对38个检查不合格的保护单位取消其保护单位资格。
话不多说
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是哪七个项目入选吧!
戳图放大查看
苏仙传说
收录《苏仙传说》故事的乡土教材。
“苏仙传说”是以叙述距今多年前的郴州草药郎中苏耽神奇出生、神鹿哺乳、孝顺母亲、种橘驱疫、得道成仙等核心故事为主要内容的传说故事群。
农历五月十五在郴州市笫三届苏仙祭祀祈福庙会上郴州道徒跟随道长抬苏仙铜像参加巡山活动。
“苏仙传说”地域性特征显著,流传地域以郴州为中心向省内外扩散,至今,有关“苏仙传说”的各类活态在郴州民间广为传承。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五即苏仙升天日,郴州当地民众会举行抬苏仙铜像等庙会活动。
王彭龄老人在郴州市一中橘井泉香旁讲述苏仙种橘驱疫的故事。
“苏仙传说”承载了独具特色的孝道、道教及中医文化意蕴,影响颇为深远。传说中苏耽出生地马岭山(今苏仙岭)被道教列为福地并在宋朝形成“橘井泉香”、“龙蟠橘井”的医林典故。传说中的仙桃岭、白鹿洞、苏仙桥、苏仙观等景观保存完整。每年有众多游客在苏仙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通过口传、图像、文字等方式领略苏仙传说的魅力;传说中的“橘井”已成为中医的标志物,由传说形成的橘井文化不仅传遍中国大江南北并辐射影响日、韩、越等国,海外华人在唐人街设“橘井诊所”,法、奥、俄、日等国图书馆均收藏“苏耽橘井”相关资料;明代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著《西国记法》中谈及中国“记医以橘井、以杏林”。“苏仙传说”具有重要的民俗、宗教、医学、文学艺术、旅游价值。
汝城香火龙
汝城香火龙是一种造型威武、结构精美、技艺精湛、场景壮观、气氛热烈、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综合表演艺术活动,也是特定在元宵节期间举办的一项民俗娱乐活动。
汝城香火龙最早起源于祀龙止雨、祀龙止水,其形象主要来源于当地寺庙中有关龙的壁画和雕塑。制作材料以当地所产的稻草、棕叶、南竹、向日葵杆、特制的龙香为主,所用工艺也是当地传统的扎制工艺。
每年新春佳节之际,各村举行舞龙活动,庆贺丰收,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具有典型的地域标志性文化,是一张地道的“湘南风景名片”。其最大的特点是群众性,全村上下,男女老少齐上阵,出钱出力,一百多青壮年头顶草帽,身穿防火服,舞龙于宗祠前、田间乡村,鞭炮齐鸣,焰火冲天,锣鼓喧天。
昆曲
湖南昆曲,又称湘昆,为湖南地方大戏剧种。
明代万历年间,昆曲传入湖南,经过长期演变,形成具有山野气息的地方昆曲,盛行于以桂阳、嘉禾为中心的湘南一带。昆曲剧目丰富多彩,文辞华丽典雅,曲调清逸婉转,表演细腻优美,载歌载舞,武功技艺卓绝,富于诗的意蕴、画的风采。昆曲进入湖南,对众多的地方戏曲产生过深远而直接的影响。
昆曲在世界艺术之林中享受崇高的声誉,最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湘昆演员张富光、付艺萍、雷玲先后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
年,湖南省昆剧团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
临武傩戏
临武傩戏沿袭了古老傩祭文化特点,保留了敬畏土地、祈愿于土地的农耕文化传统,不论在内容、形式还是价值上都十分珍贵。
临武傩戏较为完整地继承了古老傩祭文化的特点,以请傩起愿为载体,包括许傩愿、还傩愿和闭傩壇三大部分。在傩戏环节,“神狮子”演员戴着樟木所制的傩面具,在融合了道教音乐元素的配乐中,以最原始的形式展示情景与人物。因为集纳了向神灵表达虔诚、敬意和诉求,以及驱邪祈福等愿景,同时又兼具表演性、趣味性,临武傩戏不缺“演员”和“观众”。
临武傩戏的表演者均为男性,表演时要戴上由樟木雕刻成的面具——在民俗中,樟木具有驱邪的作用。傩戏表演过程伴有香烛焚烧、三牲果品呈供、酒苟的敬奉等,通过游走村巷,环山神游,来祈求在新的一年生活美好,祈愿风调雨顺。
傩戏作为最传统古老的戏曲之一,曾在湖南、安徽、江西、四川、贵州、陕西等省广泛流行。著名作家余秋雨在《文化苦旅》里,也曾对傩文化有过相关介绍。临武傩戏与其他地方傩戏相同的是,祭中有戏有舞,舞中有戏,戏中有舞也有祭,也都在室外,且没有固定的舞台,均采用木刻面具。有所不同的是,其他地方傩戏表演的面具戴在脸上,遮住整个面孔,而临武傩戏的面具则是戴在额头上,演员的眼睛及以下部位露在外面;另外,其他地方的傩戏大多已省去“路祭”这一程序,而临武傩戏仍旧保留,且表演得既庄严又热烈。
湘剧
桂阳是“千年古郡”,湘剧被视为桂阳传统文化的灵魂。明末清初,湘剧流传至桂阳并生根发芽,数百年来这朵“戏曲之花”摇曳多姿,清香溢远。桂阳湘剧团成立于年,以演出湘剧、昆曲为主,改革开放40年来,湘剧团熬过寒冬,在新时代的春天里再次开出鲜艳的花朵。
为加强对湘剧高腔、昆腔、弹腔等传统艺术的保护,对桂阳湘昆文化进一步挖掘。年12月桂阳县湘剧保护传承中心挂牌成立,桂阳湘剧团改为湘剧保护传承中心。
如今,“看戏、唱戏、听戏”已然成为桂阳人民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文化形式。目前桂阳已发掘、整理传统剧目余出,《白蛇传》《三请樊梨花》等剧目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
安仁赶分社
00:38安仁赶分社,是全国独有的节令性民俗节日,此节日已绵延上千年。相传炎帝神农氏带8名随从来到安仁境内始尝百草,教化农耕,因误食断肠草而英勇献身。安仁县的先人为纪念炎帝神农氏,在香草坪(今县城安康路处)建有一庙,供人祭祀,人们“择社日祭神以祈谷”,先有捧售香烛、纸钱者,继而交易草药、藤索、锄柄、斗笠等,规模不断扩大,渐渐演化成为一个当地盛大的民俗节日,每到春分节时期,以其前后三天为期,人们自发的赶往安仁参加活动,既有中草药材、农副土特产等交易,又有多种多样的地方文艺活动,场面蔚为壮观。
天长日久,年复一年,每年春分春社之时,新疆、贵州、广西、四川等十余省、百余县,乃至东南亚等国家,数十万人赶到安仁赶分社,长盛不衰,实为天下一绝。分社节时,见到最多的还是中草药。上市集散的中草药成千上万担。人们流传中华有两大药都:“北有安国,南有安仁”安仁历来都是中草药交易中心,安仁草药,一是数量多,街道上摆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东南亚的中草药;二是品种齐,上市药材涉及植物数百科,近千种;三是安仁草药特有灵气,一些疑难杂症药到病除。不少民间郎中也就此机会聚集安仁,一边相互切磋医术,一边为选药购药为百姓治病。也有一些身怀绝技的江湖奇才,也前来凑个热闹,在赶分社期间露一两手,治好一些疑难杂症,留下不少奇闻轶事。
安仁赶分社沉淀的是中国几千年的医药文化和农耕文化,从表面上看,这一民风民俗是对古代名人、祖先的崇拜,实则是感恩炎帝神农教化农耕、开创医药的丰功伟绩,崇尚其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奉献的精神。
神农文化不仅是安仁的,也是全民族和世界的,需要我们炎黄子孙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和发扬下去。
宜章夜故事
宜章夜故事是宜章县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群众性民俗文化活动,每逢春节,从初一到十五元宵期间,或单家独户,或多户联合,或以群团、单位组织装演夜故事。“故事”游展时,火把通明,爆竹轰鸣,锣鼓喧天,观看群众人山人海,万人挤街。
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夜故事”活动时间,多在每年春节初一至元宵节期间的晚上进行。其形式是:将传统民间传统、神话故事,著名文学、戏剧故事和各时期新人新事等,用戏剧手法将真人化妆、着装、造型,配之以道具和场景,利用马、板车、轿子、彩棚等,或驮,或推,或抬,将“故事”高高托起游行展示,使观众见其型而悟其意,联想其故事情节。其中用架、轿抬的,称抬故事;用马、骡、驴驮的,称马故事;故事人物自行走动的,称走故事。其中马故事在旧时很盛,现今已稀有了。
由于“故事”活动时间在夜间进行,“夜故事”也就由此得名。
传承下来的夜故事,主题鲜明,内容健康,保持着原汁原味的传统民俗、民风。取材于神话故事的有:二十八宿、八仙飘海、嫦娥奔月、三星高照、牛郎织女、七仙姑下凡、劈山救母、龙宫借宝、哪吒闹海、观音坐莲、唐僧取经等;取材于戏剧故事的有:姜太公钓鱼、昭君出塞、桃园结义、孔明借箭、穆桂英挂师、薛仁贵征东、五虎平南、白蛇传、空城计、平贵回窑、打渔杀家、三请梨花等;取材于民间故事的有:渔翁戏蚌精、张古董磨豆腐、毛国尖打铁、撬兀、西巴烂抖碓等,现代故事有:刘胡兰、江姐、董存瑞、阿庆嫂、杨子荣、红灯记、红色娘子军、雷锋、焦裕禄、山村女教师、我们爱科学等。此外,还有时新故事,多是把十二生肖拟人化,随年而变,如鸡年则《金鸡报春》,猪年则《金猪贺岁》等。
夜故事的制作简单易行。选好题材后,用戏剧手法化妆、着装,然后造型,用抬架抬着“故事”游街走巷。所需物品:一是戏剧行头、服装、抬架(多为四方板桌、马、板车、轿子或临时扎彩棚)等,加上简单场景布景;二是火把。旧时无电用于照明。现发展用直流电瓶作故事灯饰;三是锣鼓钹、唢呐。现今有的用录音机作故事音响效果。
故事、火把、锣鼓钹,称为夜故事“三大件”。这些器具、制品,除服装要根据故事人物专制外,其他都是取之于家庭之现有,量财而行。“抬故事”的演员因需要劳力抬着走,一般选用聪明、灵活的童男、童女或少年。“走故事”或“马故事”,演员长幼不论。旧时,能自家装演故事的人家,表示其人财两盛,子孙发达。因而装、演故事成为当地一种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