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上派昆曲与安庆民间歌谣及黄梅戏的起

公益爱心援助定点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5470792.html

(作者:项结权)

《安庆文化志》载:万历三十一年()后,阮自华从福州罢官归里,定居安庆天台里,创办阮氏家班,以声伎自娱。潘之恒在《亘史》中说“云间(松江)倾六朝之艳,而皖上(安庆)与之颉颃

颉颃矣。”

阮自华引昆曲入安庆,也成为了“皖上”派昆曲的创始人。而另一个重要的史料由于当初资料缺乏,众多书籍均未载入。

民国七年()《怀宁县志》载:“黄梅庵,在黄梅山,邑绅阮自华建,有石濑阁”

笔者发现有阮自华孤本诗集《雾灵山人诗集》流入海外。经过努力获得该孤本后,经研究证实,阮自华定居安庆时,在怀宁黄梅山也建有别业(别墅)----石镜山庄。(考证文章见年第2期《黄梅戏艺术》杂志中《明末阮氏家班与怀宁黄梅山》一文)。

一位“皖上派”昆曲的创始人,在怀宁黄梅山定居近30年之久。期间就有闽剧鼻祖曹学佺、曲作家吴梦旸(浙江湖州人)等来此访问阮自华,

吴梦旸在《集阮坚之宅》诗中就有这样的诗句:“乡园肥笋蕨,田野美歌谣。”这说明,阮自华已经将带回的昆曲揉入了当地的民间歌谣之中。

清朝初期,安庆的徽调兴起。而揉入了“皖上派”昆曲及青阳腔成分的歌谣仍然在民间流行。祖居怀宁黄梅山脚下的陈世镕就将农民农忙时歌唱的情景写入了《怀宁县志》:“每当播种之时,主伯亚旅,一人发声,众耦齐和,长吟曼引,比兴杂陈,因声寻义,宛如竹枝,至治之象,溢于垄亩。”

这种揉入“皖上派”昆曲成分的民间歌谣,在怀宁、桐城等地都十分盛行。清康熙年间,年过花甲的著名文人张英辞官回到故乡桐城。在这一年“黄梅节”来临之际,他在山中看到农民在雨中劳作,虽说大雨滂沱,淋湿了蓑衣,泥水淹没了小腿,但他们还在唱着“插田歌”。于是,他写了一首七绝《山中观农夫力田之苦》:

黄梅节近苦滂沱,正是山中力作多。雨湿短蓑泥没骭,农人犹听插田歌。

这些揉入了“皖上派”曲调成分的民间歌谣也很快进入了民间灯会之中。直到徽班进京,大江南北的城乡舞台顿时冷落萧条,强大的演出市场吸引了皖河流城的众多农民、手工业者走上了乡村草台,他们用当地的乡音俚语演绎着当地的乡风俗事,娱人娱己,抑悉扬善。用这些民歌小调以及花鼓腔、采茶调等唱之歌之,传情道意,抒发爱憎。在青阳腔、徽班艺人的引领和帮助下,黄梅戏渐进的完成了基因选择和胚胎发育,至清道光、咸丰年间,一个新的戏曲样式已悄然而兴。

著名黄梅戏作曲家、黄梅戏音乐创作泰斗,“戏曲音乐终身成就奖”第一人的时白林老先生在《黄梅戏起源》一书的序言中指出:“尤其是在黄梅戏主调与安庆民歌音乐及前代戏曲这一章节中对大量新的谱例分析与对比,用以佐证了黄梅戏是在近二百年的不算太长的历史长河中是以安庆为中心源起并形成的戏曲剧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