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3月2日电题:谷好好:戏曲艺术如何活态传承、古韵新唱?
作者王笈
“中国的戏曲艺术源远流长,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真人活演的‘活态传承’是戏曲艺术最重要的特点。如何为戏曲艺术留住人才,如何为舞台珍惜人才,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日前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
谷好好工昆曲武旦、刀马旦,有“百变刀马”之美誉,代表作有《扈家庄》《昭君出塞》等,获得过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全国两会开幕在即,她将目光聚焦于戏曲演员的培养和保护,希望健全戏曲演员特别是武戏演员的综合保障体系,使他们在舞台上打消顾虑、心无旁骛、全力以赴,为戏曲艺术留下更多优秀人才。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武戏演员的翻、打、腾、跃更是苦功夫、硬功夫、真功夫,表演难度较大,动作危险性较高,很容易受伤。受行当要求,武戏演员的艺术生涯也相对较短,成才率、成角率相较于其他戏曲行当更低。
“目前,戏曲武戏中很多弥足珍贵的独门绝艺,因技艺的传承繁难、严苛而导致鲜见舞台、几近失传。”谷好好指出,戏曲界为保护和传承武戏做了大量工作,但武戏演员确实属于“高危行业”,如何在当下繁荣发展戏曲事业,戏曲人才特别是武戏人才的培养和保护刻不容缓。
作为上海戏曲艺术中心的“掌门人”,谷好好对中国戏曲的新时代风貌思考良多。她认为,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戏曲的传承发展只有在中华文明中寻找到源头活水,守根护脉,方能以古鉴今,守正创新地用戏曲语汇构建起中国叙事、中国表达、中国价值,让沉淀着历史烟云、凝结着先贤智慧的经典古戏、文化遗产“活起来”。
3月2日,曾在上海一票难求的昆曲“巅峰之作”全本《牡丹亭》开启全国巡演,将在18天内巡演12场,行程遍及宁夏银川、北京、河南郑州、山东潍坊。作为全国唯一复原全本《牡丹亭》“真国色”的院团,上海昆剧团以古典主义美学最大限度还原汤显祖原著精髓,用8小时带观众看尽角色的一生,领略壮美的明代社会生活画卷,实现了古典经典的“当代回归”,“旧中见新,新中有根”。
除了探本溯源,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还需“古韵新唱”。近年来,上海戏曲界积极探索与多元文化创新合作。如在商圈、旅游景点等场所拓展而成演艺新空间,进行戏曲常态化演出,以风雅意境传递传统文化之美;在保留戏曲艺术精髓的前提下,通过电影、游戏与戏曲的多元结合,建立起戏曲与年轻人之间的桥梁。
“我们一直在思考,博物馆、美术馆等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阵地,也是戏曲跨界的一个创新发力点;推动艺术展陈、演艺表演、文创开发、研学体验等新型业态,让更多人共享文化成果。”谷好好告诉记者,上海戏曲界将坚持文化为民,培养德艺双馨的青年人才,提供更多高品质、多样化的艺术精品,推进“戏曲+”的深入实践,为戏曲注入更多、更新的时代内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