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戏女团”供图
00:4300:43
许多迹象表明,“上戏女团”火遍了全国——接连登上抖音热榜和微博热搜、媒体采访的邀约纷至沓来、登上网络青晚、在剧院被粉丝要合影和签名,还有许多线上“票友”要为她们撰写小说。
不过,团队中5个女孩的真实经历,可能比这些或将问世的小说还要传奇。视频里为网友所熟悉的“老旦”边靖婷、“程派青衣”杨淅、“花旦”程校晨、“花旦”朱鹮和“梅派青衣”朱佳音,是上海戏剧学院的5位00后女生。她们中有4人是届毕业生,毕业汇演那天晚上,结束演出回到自己的宿舍“”,大家脸上都还带着好看的妆容,边靖婷提议:“我们一起拍一条抖音吧!”
这段一人一句一唱腔的《赤伶》选段,让成千上万网友看见了她们。11月初的一天,杨淅的一位朋友兴奋地来找她,“我在网上看到你们了。”5位女孩这才发现,自己登上了热搜榜。目前,她们的视频在抖音平台的总点赞量已经超过万。
鲜花着锦般的掌声和热捧,带来开心、感恩和担心名高难副的不安。好在对于不少网友来说,她们成了打开戏曲之门的那把钥匙。
幕前数十秒,台下十年功
唱念做打,手眼身法。视频里5个女孩曲声婉转,眼神灵动,手势身段曼妙动人。
台前数十秒,幕后十年功。“破圈”后的“上戏女团”不想做“网红”,学戏多年的她们有自己的执着,坚持把京剧作为主业,录制戏腔演唱视频都在业余时间。
和戏曲相伴的童年注定与众不同。少小离家,是这些学戏女孩共同的经历。
小学二年级时,爷爷带朱佳音去剧院看戏,小小的她只看了一次就着了迷,经常吵着爷爷带她去看。爷爷见她喜欢,就带她去学习京剧。
10岁那年,杨淅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从此十年如一日,每天早上6点起床,吊嗓子、练早功。从压腿、踢腿、横竖叉等基本功,到挥舞刀枪剑戟的“把子功”、翻滚跌扑的“毯子功”,样样不能落。
“上戏女团”的另外4位成员,也大都在这一年来到了上戏附属戏曲学校。没有眼泪的学戏生涯是不完整的。收到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后,边靖婷几乎每天都哭得非常伤心。她原本只是抱着和父母一起去上海旅游的心态去参加考试,考试当天,别的小朋友都穿了练功鞋、练功裤,而她穿着裙子、拖鞋就去了。得知要去上海学戏,她心里有一万个不愿意。“不是不愿意学戏,是因为天津人恋家,一想到要离开家,就非常非常难过。”
到学校报到的第二天,一群10岁的孩子就开始军训。看到别的孩子有家长送,边靖婷想到在天津的家人,难过到了极点,“我感觉自己就像没人要的小孩”。她每天以泪洗面,在一天给妈妈打了十几个电话之后,手机被妈妈拉黑。
胯伤、膝伤、腕伤、腰伤,和这些十几岁的女孩几乎形影不离。为了让筋骨灵活柔软,肢体上的疼痛都得扛住。在绑腿训练中,她们要把腿绑在自己头上10到15分钟,随着时间推移,两条腿从疼、到痒、再到麻木。等绑腿结束,两条腿几乎都没了知觉,这时还得狂踢两条麻木的腿,“为了把筋踢开”。
十三四岁时,朱鹮差一点儿因伤被迫改行。“下高”是京剧中的一个高难度技巧,演员要从高台上空翻跳到地面。朱鹮在练习“下高”时,不小心从高高的桌子上摔了下来,腰部受伤,将近一年都没有练功。“但我还是想留在京剧舞台上。”14岁女孩对戏曲的痴迷,让她怎么也不愿意选择放弃。于是这位小花旦伤愈后,又一头扎进了练功房。
为了塑造京剧角色形象,京剧化妆时需要用一根布带把头勒紧,俗称“勒头”。如果勒得太紧,难免让人头晕恶心。边靖婷还记得一次在中央电视台演出,她扮演《打龙袍》中的李后,由于勒头勒得太紧,她在台上做转身动作时,差一点吐出来,她赶紧顺了一口气,强忍着让演出继续下去。
学戏苦,但自己做的选择,说什么也要坚持,何况在一些难熬的时刻,这份理想就是她们的精神支柱。朱佳音直言,如果不是有京剧这份执念,她可能很难坚持走出病痛。她本来和“”宿舍的4位女生同年进入戏曲学校,但因为生病晚考了一年大学。这段时间里,京剧成了她的克服疾病的动力源泉。
当戏腔遇上短视频
网友的好评接踵而至——“果然老祖宗的文化遗产真香”“我只听了遍而已”“国粹才是顶流”。也有人跟着有样学样——“要从小学京剧才能考京剧专业吗”“眼睛:我会了。手:我不会。”
被越来越多的网友认识后,边靖婷最大的愿望,是通过戏腔演唱,把更多网友引入京剧的世界。而传播戏曲文化这件事,她们很早就开始了。
5个女孩中,最早出圈的是杨淅。早在年,她就在抖音注册了账号,网名“小淅淅儿”。她发布京剧手势、眼神、技巧和京剧妆容教程,解释什么是京剧“大嗓”“小嗓”,尝试用戏腔演唱流行歌曲。她cos游戏里的角色“上官婉儿”,表演的空翻让网友直呼“我感觉地心引力再小点,你真能放出婉儿的大招”。
曾经学过花旦、现在工青衣(程派)的她,还把同一首歌曲分别用花旦唱腔和程派青衣唱腔演唱出来,给网友展示不同角色唱腔的区别。从那时起,就有一些网友对她的表演形式提出质疑,说她演唱的不是京剧,甚至认为戏腔演唱是对京剧的歪曲。她还专门录制视频,说明戏腔不等于京剧。
但远多于质疑的认可和鼓励,让短视频平台成为这个00后京剧生的另一方舞台。有网友在评论区替她抱不平,“发扬京剧,如果你能比她们做得更好,会有人看见,如果没有,请你努力!”
年中,边靖婷也开始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戏腔演唱视频。她专门在自己的网名后标注了“老旦”,视频里的她有时会戴上白色的假发,眼角和眉心画上皱纹,面上摆出角色所需要的老成持重。这些属于老人的神情,是她跟着老师一点点学出来的。从网络世界回到现实的三次元空间,真实的边靖婷站在潮流前沿,她热爱动漫、美食,爱听流行音乐,喜欢到游乐场玩让人尖叫的刺激项目。随着短视频涌入年轻人的生活,她又成了冲刺在一线的短视频达人。
除了自己发布,边靖婷还鼓动身边的朋友录短视频。“上戏女团”的另外几位成员陆续开始在自己的账号里发布演唱视频。那时几个女孩没有想到,她们的日常爱好,真能刮起一阵戏曲风。
当一块京剧的“敲门砖”
毕业汇报演出前,边靖婷非常焦虑。“怕自己专业不过关,担心未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杨淅在毕业汇演后、在家中等待剧团录取信息时,也曾焦虑、彷徨。朱鹮今年4月就接到了一家剧团发出的邀约,但由于剧团改制,暂时还未到剧团报到。
随着声色各异的流行文化变换着各种姿态,想尽办法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戏曲这类传统艺术常常曲高和寡,“票友”一词对年轻人而言,也显得老派而陌生。观众的稀缺和局促的市场紧密相关,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年,全国共有登记在册的京剧、昆曲类演出机构个,从业人员人。当年京剧国内演出共3.1万场,观众万人次,收入合计19.亿元,其中包含财政拨款14.亿元,纯市场化票房收入只有4.5亿元。
京剧演员王佩瑜曾在一档综艺节目中说:“这几年传统相声火了,女团也火了,说唱火了,脱口秀火了,当然京剧也火过,不过那是百年前了。很多人说我上节目是为了自己火。如果我再不站出来努力推广京剧的话,可能我也没饭了。”
“上戏女团”的女孩们不觉得年纪轻轻的自己能给京剧行业作出多么大的贡献,但只要有一个看了她们演唱的视频能走进剧院,去听听真正的京剧,去感受真正的京剧名角和京剧曲目的魅力,她们就能高兴好久。
朱佳音收到过很多网友私信,说自己想把京剧作为兴趣来学习,也有人表示想让孩子学习这门传统艺术。“不过我会劝家长们,要好好问问孩子的意愿,因为如果不是自己真的喜欢,很难坚持下来。”她经常建议来找她咨询的家长,可以先带孩子去剧院看看戏,“就像我小时候,只看了一眼就爱上了”。
近年来,新媒体技术和新兴平台的出现,给传统文化、传统艺术的传播打开了一扇窗。诸如《如果国宝会说话》一类的短视频有声有色,让年轻人把目光投向原本沉寂无声的文物;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等节目的出圈,让网友们“每逢晚会看河南”。寻找传统文化传播的新形式,是许多人努力的方向,“上戏女团”也成了其中的一员。
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上海市戏曲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亓季松,给这些女孩子们上过课,对她们在网上传播京剧戏腔也很支持。他说:“确确实实,受到她们歌曲的影响,有更多的群体、尤其是年轻群体被激发出了对于京剧艺术的期待或者向往,成为潜在的京剧艺术的受众,这对于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都有正向的作用和能量。从这个角度,我是非常欣赏她们这种勇气的,敢于对新鲜事物跨界文化进行尝试。”
粉丝和边靖婷的互动从线上到线下“梦幻联动”。一位粉丝在视频评论区“炫耀”,自己去了现场,还和边靖婷合了影。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00后已经开始听戏了。”在她们的粉丝群里,大多数都是她们的同龄人,“而且他们之中有不少人会买票,到剧院去看戏。”
戏腔演唱虽然不等同于京剧,但边靖婷说,她们想通过这种方式,扮演帮助人们敲开京剧之门的敲门砖。“学校教我们要‘守正创新’。记得一位老艺术家说过,一杯水倒满了、溢出来的部分,才是创新的资本。”她们坚持创作短视频,也时时鞭策自己,如果专业水平不够,无法向别人去传播戏曲文化。“我们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慢慢去成长、去进步。”这条漫长的戏曲传承之路,正在等待着她们。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毕若旭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