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有闻,“若是没有传习所,那么就不会有昆曲了”,在昆剧人的心目中,它就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却不曾想,这座位于网师园附近的宅子,黑瓦白墙,石砖木门,最是简单不过,而这里承载的历史,却远远超出你我的想象。
这里曾是清朝内阁大学士沈德潜的故居。沈德潜是清代东南名士、诗人,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又辑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国朝诗别裁》等书传世。一进门,便能看到石刻的沈公德潜先生像:仙鹤为友松为伴,透着那么一股子超尘的气质。这里非常安静,两侧都是玻璃柜台,陈列着许多和昆曲相关的好书。
像《中国昆曲地图》、《苏剧昆剧沉思录》、《昆曲天地——从前世到今生》、《寻梦六百年——昆曲盛衰史探幽》……还有画着丽娘、梦梅的初见,写有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戏文的纸扇和不同时期的牡丹亭戏本。右侧有一案台,上面放着一把古琴,上有“昆剧传习所”五字,拨动琴弦,会让人觉得雅致伴随着乐声一点点浸润你的身心,仿佛整个世界都一下子静了下来。走出后门,日光正盛,日光之下,竹影斑斑。又是一堂屋,依然无人。只有一幅对联,放着些杂物。
出了这门,就到了教中堂。这里一下子热闹了,两个大桌,坐满了年轻人,他们在互相交谈着。右边一桌,有几位长者在调弄古琴、琵琶,颇为随性惬意。而顾笃璜老先生就坐在他们中间,一杯香茗一把扇,头发花白,却依旧精神奕奕,一点也看不出是90岁的高龄。他的周围有很多人,老人、年轻人,都十分敬重地看着他,和他交谈应该是件很开心的事。
顾老说,他很高兴接受年轻人的采访,自己周二和周六都会准时来到研习所。你有什么事想问的直接过来找他就行了。这么一个有“江南最后的名士”之称的人,没有一点点架子,只是一个和蔼的老者,愿意把自己的毕生经历都毫无保留地告诉你。
顾笃璜老先生是昆剧《长生殿》的导演,出身名门,是过云楼主人顾文彬的玄孙。关于过云楼书的故事之前就曾提及。上海博物馆的近百幅书画珍藏均来自顾家,他们家的藏品撑起了上博的“半壁江山”。顾老很忙,时不时地会有人和他打招呼,聊上几句。有的人会问书上的材料是否属实,有的来商量拍纪录片的事情。我们从顾老那里得知,昆剧研习所已经招募了一批年轻的80、90后昆曲演员,都经过了昆剧传习所负责人、昆曲家顾笃璜与“继”字辈老师的精挑细选,以及一年多时间的严格培训、预演,已达到能够公演的水平。
顾老表示,今后昆曲传习所还将选择《牡丹亭》《西厢记》《浣纱记》《红楼梦》等传统折子戏进行新演员公益演出,频率初步计划为每月至少一次,演出地点在阔家头巷沈德潜故居大厅,希望通过这样的公益演出,让更多观众了解传统昆曲的面貌和形式。顾老说,这里演的才是原汁原味的昆曲版本,现在很多的唱词都不对,不能让昆曲的经典就这么平白无故地消失了……
一杯香茗一把扇,一位老人,每周两天上午乘着公交来传习所。简简单单,守护着昆剧传习所,守护着昆剧,只要是有心人,都可以和他探讨几句。这,就是顾笃璜先生。简单而不平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