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千百年来,与泥土的亲近早已成为根植于人心的一种本能。因此,泥塑艺术也成为了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从房屋住所到生活用具,再到装饰摆件,无不体现出人们利用泥土的才能和智慧。
3月22日,“抟泥化真—潘声煦泥塑展”在苏州吴文化博物馆开幕,展出“非遗”传承人潘声煦老先生之手的苏州泥塑小品88件。这些作品中,既有戏文故事,也有民俗生活和民间人物,展现了浓郁的姑苏风韵和多彩的市井风情。
作为“中国四大泥塑”之一的苏州泥塑,历经两千年之久,既有气势恢宏、色彩绚丽的寺庙神佛大型泥塑,如东山紫金庵罗汉像,甪直保圣寺壁塑罗汉像等,也有精致灵巧、惟妙惟肖的小型泥塑,俗称“苏捏”,又称“虎丘泥人”。
苏州泥塑苏州泥塑小品兴盛于宋元之际,明清时期发展成熟,选取民俗生活、戏文故事和民间人物作为主要表现题材,包含耍货、捏像、手捏戏文及绢衣泥人等,具有造型率真、色彩明快、纹样富丽的艺术特征和鲜明的地域风格,以泥塑形式展现了苏州市井百态,生气毕现。年,“苏州泥塑”被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潘声煦潘声煦,吴江震泽人,生于年。他从小喜欢雕塑、绘画,小学时期曾和本地泥塑艺人学习泥塑,后考入上海美专学习。毕业后,潘声煦回到苏州,工作期间常参与各种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和展览会的设计工作,制作了大量泥塑作品。年,潘声煦被选为苏州市“苏州泥塑”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此后集中力量从事传承工作,除收集大量资料并整合平生积攒的经验编写书籍外,还先后培养学生数人。他先后复制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泥塑作品,同时创作了一百多件作品和几十套模子,为苏州泥塑的传承留下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澎湃新闻了解到,此次吴文化博物馆特展“抟泥化真——潘声煦泥塑展”共展出苏州泥塑小品88件。这些作品中,既有戏文故事,也有民俗生活和民间人物,展现了浓郁的姑苏风韵和多彩的市井风情。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妙着泥丸觅踪迹受宋代发达的商业及市井文化影响,供人把玩和观赏的苏州小型泥塑开始广泛流行,出现了“磨喝乐”“黄胖”等与岁时节令、吉祥寓意相联系的经典泥玩形象。年,江苏镇江市五条街骆驼岭宋代遗址出土一组红陶泥塑童戏像。泥孩儿充满稚气,神态各异,它们真实地反映了宋代的世俗审美情趣,身后有“吴郡包成祖”“平江包成祖”“平江孙荣”等楷书阴文戳记。吴郡、平江均为宋代苏州的别称,包成祖、孙荣应为苏州捏塑名匠,可知宋代的苏州泥塑行业已经非常成熟并形成了行业名家。
泥塑童戏像宋代镇江博物馆藏及至明清,苏州泥塑进入鼎盛时期,虎丘、山塘一带形成“耍货”制作与交易市场,高手云集,泥塑品种也得到较大发展。清末民初苏州泥玩业逐渐衰落,解放初期其历史遗存已难觅踪迹,苏州泥塑工艺断代失传,濒临衰亡。上世纪80年代经有关部门及业内人士,特别是潘声煦、朱文茜等老一辈泥塑传人的不懈努力,苏州泥塑的部分优秀传统技艺才得以恢复。
牧羊卷,长12厘米,宽11厘米,高12.5厘米作品根据苏州博物馆藏近代沈万丰手捏戏文《牧羊卷》复制,表现的是朱春登立下战功、封侯归省,寻得遭人陷害、在外乞讨的赵锦堂婆媳二人,辨明冤屈,最终骨肉团圆的故事,极为精致生动。生角朱春登头戴黑三髯,服着玄色褶子,脚穿厚底靴,坐在椅子上双腿交叉搭在一起,手中似乎在比划着什么,眼神注视着对方似乎在询问和倾听。而旦角朱妻赵锦堂眼睛直视朱春登呈四目相对状态,她身着玄色衣裳,腰系白色丝带,一手撑地一手捏着裙角蹲坐在地上,表现出哀婉羞涩、惶恐不安的神态,人物造型高低对比,动静结合地再现了戏文情景。
天水关,长12厘米,宽12厘米,高15厘米作品根据苏州博物馆藏近代沈万丰手捏戏文《天水关》复制,老生诸葛亮头冠“八卦巾”,戴三髯,穿厚底靴,净角姜维立于一旁,二人作交谈状。原剧取材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讲述诸葛亮出兵中原,用计软硬兼施,于天水关收降大将姜维的故事。
八戒背媳妇(正反面),长11厘米,宽10厘米,高23厘米作品取材自《西游记》第十八回《观音院唐僧脱难,高老庄行者降魔》。从正面看,猪八戒正喜不自胜地背着“高老庄三小姐”,全然不知背着的竟是孙悟空,从背后看去,悟空面露狡黠,一手抓着猪耳朵,似要捉弄猪八戒。作品戏剧感十足,表现手法新颖,将故事情节凝炼在一座塑像之中,着实生动有趣。
洞庭红,长12.5厘米,宽9厘米,高17.5厘米作品塑造的是吴地传统水乡妇女形象,她身着靛蓝花布衣,头围蓝色头巾,席地跪坐,身旁放着一只竹篓,篓上花布半掩,露出篓中新鲜的洞庭红橘,整体透露出朴实无华的水乡生活气息。
嫦娥,长19厘米,宽12厘米,高28厘米《嫦娥》是潘声煦的代表作品,高约30公分,塑造的嫦娥身着粉色水仙绿叶裙,披金丝薄烟翠绿纱,头上低垂鬓发斜插镶嵌珍珠白玉簪,双手托抱一玉兔,整体色泽淡雅明快,细节丰富,面容、衣褶、发髻均刻画得栩栩如生,是典型的苏作风格的泥塑作品。抟粉范泥夺化工
传统苏州泥塑从选土开始便极为考究,往往取用虎丘周边的粘土,在粘土里加入少许棉絮,一点点捏出各色人物的泥坯,经阴干、涂底粉、施彩绘,塑成高十几厘米的“虎丘泥人”,极为精细。苏州泥塑最大的特点就是写实性强,依据题材品类不同而各有侧重。同时强调色彩、纹饰和造型的有机结合,装饰繁而不乱,泥柔带脂,俗雅并兼。康熙时汪士煌在《妙手塑真诗》中写到:“抟粉范泥夺化工,写真不用鹅溪绢。”
“耍货”即泥玩具,又可称为“土仪”。苏州“耍货”品种繁多,形态多样,带有浓厚的市井气息。头等泥货在虎丘山门内出售,以泥美人、泥婴孩及人物故事为题,高只三五寸,色泽鲜艳,做工精良,多用于室内陈设或馈赠礼品。次等泥玩具在山塘街出售,有泥佛、泥花、泥兽,不倒翁等精粗不等的泥塑玩具。
知音,长11.5厘米,宽9厘米,高17厘米作品塑两仕女像,其一盘腿席地而坐,着粉色上衣,作抚琴状,旁者身着青绿色束领袄裙而立,服饰设色淡雅,搭配和谐。两人面容舒缓,似凝神于琴声,画面静谧而美好,是以谓之“知音”。
小把戏
小把戏该作品塑婴孩形象一组二十个,身着彩衣,神态各异,或立、或坐、或躺,或面带微笑,或故作沉思。其中三娃各抱元宝、宝瓶、如意一只,象征着福禄寿。明清时期,泥娃娃常作为玩具,颇受时人喜爱,为苏州泥塑“耍货”中的经典形象。“捏相”又称为“塑真”,承继自苏州汉唐以来传神写实一脉的捏塑技艺。清吴县人顾禄在其所著《桐桥倚棹录》中对此有详细记述。“捏相”只取虎丘“滋泥”制作头部,泥头需涂色彩、加须发,再装配用香樟木制作的身躯四肢,肢体手足皆活动,可坐可立,服饰可随季节变化而更换,谓之“落膝骱”。此外,也有全部泥捏,不置身躯,或佩于身,或供于书案的“纯泥捏相”。
落膝骱人像,长17厘米,宽16厘米,高28厘米明清时,落膝骱多以红木紫檀镶嵌玻璃装奁,是极为昂贵的收藏品。该像身着宝蓝素花缎长袍、黑缎马褂,头戴瓜皮帽,手执折扇,并附椅桌,宛如缩小版的真人生活场景再现。
翁同龢,长19厘米,宽18厘米,高31厘米翁同龢是晚清政治家、书法艺术家,该像身穿一品文官仙鹤补服,头戴冠帽,白眉白须,全身皆用泥塑成,属于“纯泥捏相”。作品用料并不复杂,但表现力强,细节描摹逼真,体现出苏州泥塑“三分塑、七分彩”的特点。戏文泥人是苏州泥塑与昆曲及其他戏曲品类结合而形成的。一般两到三人为一台,选取戏曲中最为精彩的瞬间将其定格,分为“手捏戏文”和“绢衣泥人”两种表现形式。“手捏戏文”通体用泥塑造,并施以彩绘。
探亲家,长11厘米,宽11厘米,高14.5厘米作品塑造了两位旦角,彩旦为胡妈妈,小旦为李奶奶。讲述了在乡下生活的胡妈妈,到城中女婿家探望女儿野花,却发现女儿在婆家备受煎熬,于是和城里的婆婆李奶奶争执起来,故该戏也叫《探亲相骂》。两位旦角一村一俏,衣着身段截然不同,体现出明显的戏剧冲击感。“绢衣泥人”除头和手足是泥捏外,衣帽、服饰、刀枪等道具都采用绸、丝、布、竹等材料制作。泥质坯料制作时要掺入股胶,捶细捣韧,因而做时不易断,干后不致裂。手部是依据人物的动作捏塑,手臂用细钢丝打圈连接,频增动感。人物面相则用颜料敷彩着色,根据人物特征开相后外髹明胶,色泽明丽、眉目传神,须发、冠服精致,因而驰名江南。
金雁桥,长12厘米,宽10厘米,高17.5厘米
《金雁桥》绢衣戏文,近代苏州博物馆藏作品根据苏州博物馆藏近代绢衣戏文《金雁桥》复制。作品中武生身穿红色“大靠”服饰,穿厚底靴,右手持枪,左手侧伸。老生着深色“八卦服”,头戴“八卦巾”,三髯,穿厚底靴,右手执鹅毛扇于胸前,左手后摆。故事情节发生在庞统被张任射死在落凤坡之后,诸葛亮与张飞欲分兵两路入川,会于雒城。诸葛亮知张任智勇双全,为川中名将,因此定计于金雁桥设下埋伏,先捉张任,然后取雒城。昆调婉转塑民情
伴随时代的发展,苏州泥塑不断地吸收并呈现出吴地民间的风土人情。明清之际,昆曲作为一种地方性的舞台艺术,在唱腔发音,衣着头饰,走步手势等诸多方面吸取融合了独特的吴地文化,舞台效果丰富生动、引人入胜,逐渐培养出了大批戏迷粉丝。随着昆曲的发展,为满足票友更直观感受戏曲人物的需求,苏州泥塑的新门类—戏文泥人诞生了。
苏州戏文泥人以古装折子戏中最典型的情节和人物造型,概括地凸现戏文的精华,对角色的神态、衣着、色彩、配饰等有着细致入微的表达。服饰中的图案纹饰需充分考虑角色身份,依据舞台原型进行艺术加工与提炼,集纺织、刺绣、贴花、彩绘等多种工艺之于一体,“小中见大、宛然若真”,精妙地展现出非凡的想象力,在众多泥塑艺术门类中独树一帜。
牡丹亭·游园,长12厘米,宽5厘米,高17厘米,贴旦:春香小旦:杜丽娘该作品属“手捏戏文”,通体用泥塑造而成,表现的是杜丽娘和春香清晨起梳妆,步入后花园欣赏园中春景,但却感叹于断井颓垣,最终扫兴而归的情节。
牡丹亭·惊梦-手捏戏文,长12厘米,宽7厘米,高19厘米,小生:柳梦梅小旦:杜丽娘《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昆剧,全剧共五十五出,是古典戏剧中最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之一。通过描写杜丽娘与柳梦梅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封建社会对妇女本性的压制。《惊梦》一折描绘了游园之后,杜丽娘游倦归房,朦胧睡去,在梦中与手持柳枝的少年书生柳梦梅相会的场景。
李慧娘,长20厘米,宽10厘米,高18.5厘米,旦角:李慧娘净角:贾似道作品取材于明代周朝俊所作《红梅记》,此剧描绘歌姬李慧娘在明镜判官的帮助下还魂人间,回到贾府斗倒奸相贾似道,拯救书生裴舜卿的故事。全剧着力于表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悲壮主题。作品塑造的李慧娘与贾似道,动作造型夸张,开相精细生动,戏剧表现力极强。
浣纱记·寄子,长14厘米,宽10厘米,高17厘米,娃娃生:伍封老外:伍子胥《寄子》取材于明代梁辰鱼所著昆曲传奇《浣纱记》,并结合民间故事进行改编。该剧讲述吴王夫差欲伐齐,伍子胥谏阻不成,只得趁出使齐国之际,将爱子托付于齐国好友鲍牧,旋即返吴死谏的故事。此剧悲怆凄婉,一路上父子触景伤情,最后惨然离别。伍子胥苍劲隐忍,其子天真稚气,于绵络加叠的演绎中形成鲜明对比与互衬。
玉簪记·秋江,长14.5厘米,宽7.5厘米,高16厘米,小旦:陈妙常白面:艄公小旦:陈妙常白面:艄公《玉簪记》是传统昆曲剧目,明朝高濂所作,主要讲述书生潘必正寄读观中,与女尼陈妙常暗生情愫,被老尼发觉,便逼潘必正赴临安赶考。《秋江》正是描写妙常赶到秋江畔,登船追赶潘必正的故事。这场戏只有妙常和一个艄公出场,两人身姿动作似在眺望已驾船远去的潘必正,鲜明地表现出了真挚的爱情主题。
草庐记·芦花荡,长14厘米,宽8厘米,高17厘米,净角:张飞小生:周瑜《芦花荡》为昆曲剧目《草庐记》第四十六出,描写刘备回荆州之际,张飞奉军师诸葛亮之命乔扮渔夫,埋伏于芦花荡生擒周瑜的故事。张飞作净扮,周瑜作小生扮相。该剧以张飞为主,出场时身穿黑快衣、黑彩裤,生动地刻画了张飞勇猛、顽强的英雄形象,为昆剧净角必学之重头戏。
三笑,长12厘米,宽7.5厘米,高17厘米,左:唐伯虎右:秋香《三笑》演绎版本极多,主要讲述唐伯虎对秋香一见钟情,乘船从苏州一路追到无锡,化妆变身跑到华府里当仆人,想方设法接近秋香,经过初见的误会、相识后的豁然开朗、日久生情后的互诉衷肠,最终秋香同意嫁给唐伯虎,两人便在新婚之夜从无锡逃回苏州桃花坞。有资料显示,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有多位弹词艺人,专靠说《三笑》为生,可见这部作品受到了大众的热烈欢迎,被称为“小书之王”。
杜十娘,长15厘米,宽9厘米,高16.5厘米,花旦:杜十娘小生:李甲作品取材自冯梦龙所著《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讲述了杜十娘身为青楼女子,深受压迫却不屈抗争,为摆脱逆境而顽强挣扎。然而她怎么努力也逃脱不了悲惨命运的束缚,李甲背信弃义,将其卖于孙富。惨遭李甲背叛之后,杜十娘万念俱灰,她怒骂孙富,痛斥李甲,把多年珍藏的百宝箱中的宝物一件件抛向江中,最后纵身跃入滚滚波涛之中。该剧以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个执着追求心中美好愿望的女性形象,树立起了反封建反礼教的女性标杆。
追韩信,长14厘米,宽8厘米,高16.5厘米,老生:萧何武生:韩信作品取材于小说《西汉演义》第三十五、三十八回,讲述秦朝末年,刘邦起义灭秦,萧何器重韩信之才,三荐于刘邦,刘邦不肯重用。韩信愤而出走,萧何闻听韩信离去,深恐失去人才,不顾道路艰难,戴月追赶,劝韩信回转,再向刘邦推荐,韩信才得登台拜帅的故事。
十五贯·访鼠测字,长12厘米,宽7厘米,高14厘米,丑角:娄阿鼠老外:况钟《十五贯》又名《双熊梦》,其中尤以《访鼠测字》一折最为动人,是昆剧舞台上的常演剧目。苏州知府况钟假扮算命先生,暗访命案隐情,在城隍庙巧遇真凶赌棍娄阿鼠。娄阿鼠内心惶惶不安,病急乱投医,正好撞上伪装成江湖术士的况钟,接受了测字的邀请。娄阿鼠要测的字是“鼠”字,况钟借助深厚的国学底蕴把这个字说得天花乱坠,一步步地成功诱使娄阿鼠掉进自己设好的陷阱。
棋盘山,长13厘米,宽8厘米,高18厘米,花衫:窦仙童武生:薛丁山作品题材取自小说《薛丁山征西》,表现的是唐贞观年间薛丁山挂帅前往锁阳城救驾,途经棋盘山,与窦仙童一见钟情的故事。后经老将程咬金撮合,二人成婚,同往锁阳城解围。“泥丸有状貌,不异丹与青”,苏州泥塑是中国传统泥塑的重要代表,以细腻、传神和雅致的特点而著称。作为苏州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泥塑千百年来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卷,展现了浓郁的姑苏风韵和多彩的市井风情,具有深厚的传统人文精神。进入21世纪,苏州泥塑在不断融入现代生活的进程中,也必将成为吴地旺盛生命力的精神文明见证。
据悉,此次展览在展陈上引入了卡通和戏曲元素,希望以此拉近与年轻观众的距离,带领观众找回儿时的乐趣。同时,吴文化博物馆将开展“匠艺”系列配套非遗文化相关的教育课程以及微博线上活动,让更多观众参与互动。
展览将展至年4月10日。(因疫情防控需求,目前吴文化博物馆临时闭馆)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