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个有意思的事,“再不学习武术,多年后就要跟外国人学咏春了!”
孰对孰错先不争论,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这是一种文化的碰撞。
这与即将3月29日上映的电影《似水流年》十分相似,影片讲述了三名昆曲弟子在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生存压力挑战下放弃梦想选择下海,经历一系列波折后重拾初心,最终以全新方式为昆曲注入了生命力的故事。
昆曲于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它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珍品,已然成为了中国的一个文化符号。
其中的《牡丹亭》等大型剧目更是被越来越多的国人熟知并喜爱。
为了将“昆曲”困顿前行到如今广为人知的过程精妙传递出来,导演在拍摄时设置了很多矛盾冲突点。
其中人物观念显性与隐性反差最为强烈,比如外冷内热的师父,对昆曲的痴迷已深入骨髓。他的标杆作用给三位弟子树立了的归属感,然而却忽略了情感的力量,小师妹另嫁他人击溃了三位弟子对昆曲的最后一丝坚守。
面对“牡丹亭”被强拆,他挥舞着大刀在这老戏台完成了人生最激烈的一次绝唱。破旧不堪的三轮车上,“戏比天大”四个大字触目惊心,非常值得反思!!!!
师父为昆曲奉献了毕生,他的执着没有在时代大潮冲击下发生点滴变化,三位弟子却在几番努力后终于随波逐流。
从最开始的他们可以在老戏台与摇滚乐队大打出手,而后在闹市遇见老冤家已经开了一家十几万的音像店,老二老三混迹于酒吧舞厅等新潮娱乐中更是乐此不疲,与原本昆曲人举步维艰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内心落差导致欲望张开獠牙。
下海,是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词汇。
三兄弟也挤上了这艘巨轮,耿直的老大收家电,狡黠的老二卖房子,有才的老三做酒吧驻唱,“非典”时期三人合伙收购酒吧捞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却已将昆曲遗忘在身后。
这些人物观念的对立,一条是师父对昆曲的坚守和正直的匠人风骨;另外一条是叙述在市场经济大潮下,三位弟子的人心不坚与涣散。这种对立的焦点,正是影片的主题所在。
一些细节设置巧妙传递出欲望的开启,比如在园中戏水,老二老三眼神直勾勾盯着湿身的小师妹,而小师妹却钟情于大师兄,这份情感生生撕裂了三兄弟的信任。
与昆曲相比,情感戏的加入没有显得格格不入,反而对于情节发展有着更明显的推动,毕竟昆曲《牡丹亭》里有杜丽娘与柳梦梅这一段唯美的爱情故事。
师父的死警醒了三兄弟本是昆曲人的责任担当,他们要为传递昆曲,弘扬昆曲做出贡献。
于是,一家以昆曲为主题的旅游园区里,盎然矗立着全新的“牡丹亭”,场下大批观众发出欢快的喝彩,三兄弟为昆曲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这也缝合了他们与小师妹、儿子多年之间的嫌隙。
除了上述人物观念对比之外,影片在平叙风格中却不留痕迹的映射着其他对比。以昆曲为主题的旅游园区为什么有生存空间?
是因为都市人对生活品质有着更高的要求,环境、空气、包括艺术欣赏。
艺术形式的碰撞同样巧妙,比如市场经济下如何调整严重失衡的昆曲与潮流文化,通过该片,亦反映出时下艺术片遇到商业大片所面临的窘境。
导演在弘扬昆曲时避开了枯燥的宣贯方式,也并没有忌讳其他艺术形式在其中的展示,非常具有包容性,各种鲜活的年代特色与情感戏的合理穿插锦上添花,可以说在艺术如何“百家争鸣”上表明了诚意。
比如,年代感极强的音乐与舞曲,“时髦”的穿着打扮上演一波波回忆杀。三兄弟的经历虽然不是上学,但在青春印记上的经历却与很多人十分相似,有激情有棱角,有情窦初开亦有迷茫,一番创业经历激发强烈情感共鸣;
影片拍摄地遂昌的美景,从老式居家到现代装潢,从山川河流到都市风貌一切尽收眼底,与剧情做到了非常好的融合;
师父“起势”时的动作与功底,三兄弟登台前细心化妆,将昆曲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
返回开篇的问题,在小编看过这部影片之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中国几百年甚至千年流传下来的好东西如何在时代大潮下有竞争力,除了国家来保护之外,应该有更灵活的方式为这些瑰宝提供变现的能力。
其次,酒香不怕巷子深,美好的东西即使暂时被遮蔽锋芒,但最终还是会散发出耀人光芒。
再次,文化的百家争鸣不是艺术的单方面努力提高,同时要求国民擦亮眼睛,提高自身素养,这才是进入良性循环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