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经营报」
文/黄玉璐
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不仅有星光熠熠的红毯,还有汲汲营营的黄牛。
9月17日到30日,北影节展映片单上,超过部电影在京津冀31家影院轮番上映。
比起红毯上摇曳生辉的星光,对广大影迷来说,全球新老佳片集中展映的环节,才是真正的视听盛宴。
于是,抢票,成为影迷一年一度的必备操作,也成为黄牛们的敛财机遇。
9月14日展映开票前,新人导演孟磊发动3个朋友当他的“工具人”,帮他抢票。像《红高粱》《穆赫兰道》这类经典电影和4K修复影片最热门,他称作“黄金场次”,分给朋友抢,来提高抢中的概率。他在换票时加了一位网友,这位网友安排了十几个人帮忙代抢。
抢票靠朋友不够,关键得亲自上阵。9月8日官方片单公布,孟磊选好片子,定好闹钟,提前看好网上的抢票攻略,到9月14日中午12点,他紧盯着猫眼APP,加入一场隐形争夺。
他说不能上来就抢中间的黄金席位:“我们在抢一些比较黄金的场次,有时候会尽量抢边边,第一抢上来抢边缘的位置,比较容易抢到。”
有时,购票系统的反应速度都比不上抢票速度。
《今敏:造梦机器》这部纪录片回溯了已故日本动画导演今敏的创作生涯,也是本届展映首日售票的第一名,8场次张票,一张票80元,12秒内全部售罄,票房超过30万元。
孟磊在抢这部电影的场次时,在空白黄金区域锁票3次,均显示已售完,到第四次,他换了个稍微靠边的位置,终于抢上。
最终,孟磊和朋友们一起抢到9个场次,花了近千元,为了提高看到心仪电影的概率,一些场次他特别买了两张票,以便有富余影票和其他影迷互换彼此想看的电影。
可以说,在电影节抢票这事上,光靠热爱一般难起作用,笃信手速往往大失所望,那捉摸不透的运气和朋友们牺牲午饭时间的鼎力相助,才是马到成功的关窍。再不济的,还得和黄牛斗智斗勇。
导演杨德昌借电影《一一》角色之口说:“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比起以前至少延长了3倍。”而黄牛的存在,也让电影票的价格翻了3倍不止。
在网络的另一端,像闻到血迹的鲨鱼,闻到人民币的黄牛也早已排兵布阵。根据“娱乐独角兽”的报道,有黄牛表示每部加元代抢。孟磊在闲鱼上发现,年上映、本次北影节展映的日本动画电影《阿基拉》单张票价炒到元,原价是元。翻了4倍不止。
张国荣、梅艳芳共同主演的《胭脂扣》4K修复版同样“秒空”,笔者在微博上搜索转票信息时,一位声称可以转票的网友回问:“要哪天的?有溢价接受吗?”
9月18日下午在中国电影资料馆放映的那场《胭脂扣》,原价80元,这位网友涨到元,在闲鱼上交易。笔者嫌贵,该网友说:“还好吧,之前都是多(元)。”
他说自己可能是因为抢票次数多了,抢出经验。组委会一公布片单,他就知道哪些电影会比较火,肯定会有人买,他认为自己比大部分买票去看电影的人,看的片子都多。
是因为张国荣主演,哥哥的粉丝基础强大,《胭脂扣》才被抢订一空吗?“我觉得跟张国荣没太大关系吧,换成《家有喜事》《花田喜事》《金玉满堂》这些,还有人抢吗?”上述网友有自己的见解。
最后他没有耐心再回复问题,把票价从元降到元:“最低了,便宜点给你。”电影节即将结束,他也将所有的微博内容都清空。
在一位影迷看来,这类主动降价的黄牛,还是“有情怀”的黄牛,简称“粉牛”:“他应该本身也是影迷,然后靠倒票来挣点钱花。”还有影迷透露,电影节展映期间黄牛有代抢团队,本身机器代抢也已经是产业链。
有影迷说,今年修复展映的4K版《穆赫兰道》和《社交网络》这类经典老片,是黄牛重灾区,但票务上,不是所有电影同此凉热。
“热门的特别抢手,冷门的无人问津。”这位影迷说,票好不好抢,黄牛多不多,还得分电影,“两极分化比较厉害”。
比如年惊艳戛纳电影节的《燃烧女子的肖像》,在这次北影节展映中,原价80元,黄牛票翻了不止4倍。而纪录片《牡丹还魂——白先勇与昆曲复兴》,年9月30日傍晚场始终有余座。
在孟磊看来,部分影迷的狂热也助长了黄牛的气势。孟磊加入了几个抢票群,有些影迷为一些热门票“冲昏了头脑”,在一个群里,有群友为了买到一场电影的连座,不惜喊出加价元、元。
“我觉得这就不理智了。”孟磊说,他自己是不会买黄牛票的,而且遇到黄牛会点举报。“它(黄牛)本来就是一个灰色地带,或者说就是违法地带,它不应该存在。”
“比黄牛更恶劣的是骗子。”孟磊注意到,有影迷吐槽,从其他人手里平价买来影票,到了电影院才发现对方发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