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平作为江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向来有着赣

乐平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区,是景德镇市下辖的县级市。乐平历史悠久,东汉光和元年(公元年)建置乐平县。因县城“南临乐安江,北接平林”而得名“乐平”。

乐平作为江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向来有着“赣剧之乡”的美名,随着戏剧繁荣,带来的是数量众多的戏台,乐平市范围内现存戏台余座,因此乐平也有着“中国古戏台博物馆”之称。

赣剧在乐平的兴起赣剧起源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区。南宋后期,南戏传入江西省弋阳县,并与当地的方言相结合,形成了古代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随着时代的发展,又逐渐融合了昆曲、乱弹,从而演化成了今天的赣剧。

赣剧偏重于历史戏,很多传统剧目都是来自于古代的传奇,是大部分普通百姓耳熟能详的内容,像《杨门女将》、《狸猫换太子》等;赣剧表演当中武打戏较多,动作大开大合,场面热闹,戏剧内容古朴淳厚,富有生活情趣。在剧目《江边会友》中,描绘了一幕尉迟恭在江边垂钓,钓上了一只螃蟹的场景,无论是垂钓的动作,还是细微的神态,都非常生活化,不会使观众产生疏离感,反而令人觉得亲切。

正是由于赣剧的这些特点,使其对广大的劳动人民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从而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或许很多老百姓不懂如何鉴赏戏剧当中的唱腔、各种动作细节,但至少他们能够看懂这出戏的剧情发展,另外还可以欣赏到激烈的武打场面,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找到一个放松的场所,增添一些生活的乐趣。

观戏热潮也带来了民间赣剧市场的繁荣,每逢佳节或是村庄里有共同的喜事时,村民们都会请来戏班,开台演戏。急剧增长的市场需求催生了大量的戏班,根据乐平市博物馆的资料显示,在清乾隆年间,乐平本地的戏班一度有四十余个,戏剧艺人多达两千余人。

数量众多的戏班和配套戏剧艺人的涌现,不仅满足了广大乐平人民的观戏需求,也进一步将乐平本地百姓对赣剧的热情推向新的高度。古戏台的发展变迁戏台是戏剧表演的场所,是戏剧传播发展的重要载体,自古以来广大的乐平人民不仅热爱赣剧,也非常热衷于建造戏台。

根据乐平市博物馆最近的一次全市古戏台调查报告可知,现存的四百多座戏台中,明清时期建造的有79座,民国时期建造的有59座,现在又新增了戏台46座,这些戏台均是为赣剧演出所建造,遍布在全市的各个乡村。

如此大规模、长时间地建造戏台,实在是罕见,不难看出这里的人们对于赣剧有多么热爱。乐平地处古代饶州、徽州交界处,水路便利,自古以来商贸发展较好;又位于鄱阳湖平原与赣北丘陵之间,也算得上是鱼米之乡,在小农经济时代能够自给自足。

这样的区域位置和社会经济条件,使得乐平本地的居民在精神世界上有着更高的追求,同时也能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来兴建戏台。各村之间一度还存在着攀比之风,这个村建好了一座精美的戏台,那么邻村也会合众人之力,修建一座更大更精致的戏台,这样一来二去,民间的戏台就越来越多了。

乐平的古戏台是传统的砖木结构,戏台主要包括:宝顶、吊篮悬柱、飞檐、立柱柱础、梁枋、藻井、门饰屏风、窗棂、月梁、斜撑、雀替以及匾额楹联,需要由木工、泥工、雕工、漆工、绘工共同完成,整个建造过程相当地费时费力。戏台根据建造地点的不同可以分为五大类:祠堂台、会馆台、宅院台、万年台和庙宇台。

顾名思义,祠堂台即与家族祠堂合建一处的戏台,会馆台是建在会馆中的戏台,庙宇台和宅院台则分别是建在寺庙和宅院的戏台;万年台则略有不同,前面提到的四类戏台都是在室内,而万年台建在室外,不像前面四类,万年台的唯一用途就是作为赣剧表演的舞台。此外,还有一种很特殊的戏台——双面台,即戏台两面都是舞台,一面向室外,一面向室内。

天气好时,观众可以在室外观看,而天气不好时,演员可以在戏台另一面表演,观众也可以进入室内看戏,免受风吹雨打,因此这种戏台也被称为晴雨台。会馆台、庙宇台和宅院台这几类戏台,由于缺乏专人维护,大都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了。

乐平现存最早的古戏台是涌山村的昭穆堂戏台,该戏台建于明朝崇祯年间,又被称为“王宗五祠”,祠堂整体坐北朝南,包括仪门、小院、门楼、戏台、前院天井、檐廊、正堂、后院天井、后堂和边门陪屋等部分,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

昭穆堂戏台相对小巧,四柱三间,歇山重檐顶,造型古朴,历史上曾两次修缮,最近的一次是年,所以戏台至今仍保存完好。早期的戏台大多是祠堂台。明代后半叶,朝廷放开关于民间建造祠堂的禁令,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修建祠堂的热潮。

封建时代,人口流动性小,一个村庄的人们基本上是同宗同族的,氏族宗法制度是当地社会的重要根基,人们出于对祖先的尊敬以及宗族祭祀活动的需要,大量建造祠堂,同时为了配合宗族的活动,戏台被直接建在祠堂内,为平日的宗族活动增添一些气氛,从而加强宗族内部的感情联络,维护宗族和谐稳定;另一方面,古代的戏剧大多以忠孝节义这种封建传统道德为核心,把戏剧带进祠堂,能够起到教化族人的作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