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其中包含了很多的剧种,像我们熟知的有京剧、豫剧、评剧、昆曲、河北梆子、黄梅戏等等。
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剧种的因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
然而,提起黄梅戏绝对绕不开一个人,那就是严凤英大师,可以说严凤英大师振兴了黄梅戏艺术,她是黄梅戏艺术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
严凤英大师一生坎坷,早年间学艺游走江湖受到了一些不公正待遇更是很常见。而建国后戏曲艺人的地位提高了,也不再是过去的“戏子”、“下九流”了,而严凤英大师在建国后也是创排了许多的剧目,这一时期也是黄梅戏艺术发展的一个巅峰。
然而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严凤英大师也是受到了冲击,并且后来也是百般受辱,最后也是服用安眠药离开了,就是离开后一位刘姓代表也没有放过他的遗体。
为了纪念严凤英大师曾经拍过一部电视剧,电视剧名为《严凤英》,其中主角“严凤英”扮演者也是百般挑选,最终也是选择了马兰。
也确实马兰老师塑造了一个荧屏经典的“严凤英”,并且完美演绎出了严凤英大师坎坷的一生。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爱传统的少年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