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化京杭大运河是一条重要戏曲传播通道

大家或许听说过,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在中国戏曲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编辑为了让大家了解这一文化瑰宝,高中语文课本里就节选了昆曲的两大代表作:《牡丹亭》和《西厢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牡丹亭·游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西厢记·长亭送别》其文辞之典雅,细细咀嚼之下,仿若齿颊生香。但是大家是否了解,昆曲其实是水路里唱出来的戏路?昆曲的起源与改革都发生于大运河畔早在元末明初之际,昆曲就起源于江苏昆山一带,它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江西的弋阳腔,并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别看现在的昆曲地位显赫,但最初它只是一种民间清曲小唱,是与当地方言、民间音乐结合的基础上产生的。明代,运河城市苏州是南北戏曲的交汇点,经济发达,文化氛围浓厚,生活在这里的文人士大夫们对艺术也有着更高的追求。因此,在文人的眼中,当时的昆曲还是难登大雅之堂的。直到嘉靖年间,一个叫魏良辅的文人来到了当时南戏北曲十分活跃的苏州太仓,就居住在人来人往、交通便利的太仓南码头,长期苦心钻研昆山一带的传统戏曲唱腔。在志同道合的好友们帮助下,魏良辅对传统昆山腔的声腔、歌唱、伴奏等进行了广泛改革,使得昆山腔由“率平直无意致”的“讹陋”声腔,变成了“清柔而婉折”的艺术。这是一条提高与雅化的道路。正是由于这种改革,才使得昆山腔由一门只限于吴中一隅的声腔,迅速扩大了影响,最终成为“四方歌者皆宗吴门”的居诸腔之冠的剧种。京杭大运河还是一条重要的戏曲传播通道彼时,由于京杭大运河的贯通,江浙一带铺行林立,商业繁荣,茶肆、酒楼、饮食等娱乐服务行业飞速发展,富庶人口相对集中,文人雅士汇聚其间,人们普遍追求“俳优伎乐,恒歌酣舞”的生活。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引车贩浆之流,都沉浸于昆曲“功深圆琢,气无烟火”的水磨腔调中。当时的昆曲演员主要来自士大夫蓄养的家班和民间戏班的职业艺人。明末清初,士大夫流行蓄养家庭戏班,不但用以自娱,亦用以应酬宾客。著名的“家班”有南京阮大铖家班、常熟徐氏家班和长洲尤侗家班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红楼梦》中,芳官、龄官等十二个女孩就是贾府豢养的家班。那时江浙一带的官员若是前往异地做官,也会带上自己的昆曲家班沿大运河往来,这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昆曲的传播。普通百姓则主要依靠民间职业戏班,据记载,当时仅苏州一地,昆曲的专业演员就有好几千人,足见当年昆曲演出之兴旺。但戏班演出很少专门待在一处,而是保持流动的方式,演出的场合也各式各样:家里、园林里、草台乡间,甚至江南水乡的楼船上也能表演昆曲。就这样,昆曲文化利用水路戏班沿京杭运河走遍了大江南北,将婉转的唱腔传播得更远。昆曲是运河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发展过程折射了大运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里也得到了多种形式的呈现。同学们可以在“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近距离观察昆曲演员所穿的戏服。也可以在超大的沙飞船内部欣赏昆曲唱段,体会古代文人的雅致;甚至能在“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展厅看到高大的戏楼,沉浸于古代百姓的日常中去。最后,欢迎大家来到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寻找更多的运河文化元素!来源: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4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