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中折射出的中国古典美学文化,你是怎么

在吴文化的熏陶下诞生的昆曲,还发散出浓郁的江南人文气息。无论是杜丽娘因梦而死的痴情,还是史可法沉江殉国的悲壮,亦或是史香君血溅诗扇的坚守,昆曲中的人物被文人雅士赋予了吴地人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舞台上呈现。水乡所承载的不只是温婉,也有一种磅礴的浩然正气。历史上的吴地人,不乏像伍子胥头颅高悬国门这样的血气之士,他们的事迹已成为一种文化烙印,深深地刻在吴地人心中。他们骨子里的那种敢于反抗压迫的刚强意志,同样也体现在致力于昆曲创作的文人身上。明末宦官专权,世道险恶,程朱理学不断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此时人文主义思潮涌现,剧作家们将反抗封建伦理道德的思想诉诸于笔墨,他们心灵深处针砭时弊的批判意识和对人生的真切感受,使得作品中蕴含着他们各自的人生追求和对自由的精神世界的向往。清兵南侵,在亲身经历明王朝的覆灭后的文人,满含了对异族统治的反感和对前朝追忆之情,这使得由明入清的剧作家对历史的兴衰有着更直观的感受。“南洪北孔”造就了昆曲史上最后的辉煌,无论是《长生殿》中唐明皇迎像哭像的伤心欲绝,还是《桃花扇》中李香君“脱裙衫,穷不妨;布荆人,名自香”的气魄,无不显露出文人对历史兴衰的感叹。这是一种悲壮的情感,同时也是深情、细腻的另一种表现。历史在昆曲中幻化为瞬间,如同一个还没做够的美梦,一下子破灭了。昆曲中至情至性的美,纤细、曼妙、空灵,浸润着吴文化的芳香。当它不再只流于吴地而举国为之狂热时,便成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象征,折射出这个民族精神世界的满足与安宁。在“花雅之争”中的节节败退的昆曲,香火并没有从此熄灭,它的传承和如今重返舞台的光辉,使得这门古老的艺术更显珍贵。今天的人们少了“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那个时代的从容与纤细的心境,因为昆曲舒缓的节奏,迤逦的曲调似乎已不适合现代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正如《中国的昆曲艺术》一书中所说到:“昆曲中没有现代人的嗔喜怨怒,它实在也不必有这些东西,要到它那里寻找现代的感觉,本身就是一种误解。我们应该有的态度是,不一定要强求昆曲来适应我们,它就是在展示当时整个社会文化精英倾注着的人生理想和文化追求,那是值得我们礼遇和尊敬的。”如今,“慢活”的概念重返人们的脑海,人们开始讲究回归自然,享受宁静,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不正是吴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么?于丹曾说:“有多少人在这个世界上寻寻觅觅,寻找自己的真心所依,终其一生不得结果?在这个什么都“快餐化”的时代中,职业不一定代表自己真正的梦想,婚姻不一定代表发自内心的厮守终生,每个人在这个体制化的世界像行尸走肉般忙碌着,灵魂终究找不到托付。昆曲中的闲适安逸也许不属于我们,因为我们的情感中有太多的粗糙,但昆曲中那种诗化的意境是每个现代人都为之心驰神往的。所以当昆曲重返舞台,生活在喧嚣中人们便渐渐乐于去倾听昆曲那悠扬婉转的声音,体会那样一种“静听苹果花开,细数桂花声落”的细致心境,品悟人生的至情至性。如今,迈入现代化的吴地依旧繁华。那些文人雅士审音度律之处,早已被包围在高楼大厦之中,高墙外车流穿梭,生生不息。在日益西化的生活里,历史没有湮没,文脉依稀可见。漫步在古典建筑之中,仿佛可以听见百年前悠扬的笛声。这里的人们至今说着保留较为完好古声的吴方言,穿过百年,静静地诉说着流淌的历史。现代吴地人的生活中,仍能体会到那一份生活的闲适与安逸,徜徉在古典园林、历史街区中,远处的古刹依旧诉说着吴风遗韵。吴地人诗性的生活方式不会改变,昆曲的典雅光辉永不消逝。吴文化虽是地域性的,但她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代表,而昆曲向世界展示的,是一个民族对美的追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