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年俗
春节在我国属于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多年的历史。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一项年俗背后,都流淌着传统的“年味儿”,时代记忆推出新年特别篇,为您梳理贯穿在年俗里的民间技艺,感受非遗魅力,品味浓浓年味。
中国皮影戏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地域广阔,各地的皮影都有自己的特色,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流派。中国春节期间各地会举办各种民俗活动,其中就有皮影戏,今天就为大家盘点一下各地著名的皮影戏。
冀南皮影戏
冀南皮影戏是河北地区的戏曲艺术之一,源远流长,据传是北京宫廷皮影流落冀南而形成,主要分布于河北南部,并影响到冀中、冀北等地区,特别是以邯郸市肥乡县为中心的广大地区。肥乡县是冀南皮影的发祥地,肥乡当地将皮影称为“牛皮影”、“皮子戏”、“戳皮戏”、“一只眼戏”。肥乡皮影造型以中国传统戏剧为依托,以民间剪纸的样式出现,是典型的冀南皮影代表。
冀南皮影戏造型古朴、雕绘结合,造型体制简练,体现着皮影戏的早期风貌。冀南皮影戏剧目丰富,演唱没有文本,完全是口传心授,对白幽默风趣,非常口语化,表演起来通俗易懂,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冀南皮影戏班社与传承依然保持传统的习俗,基本体现原生态皮影戏表演形式。
冀南皮影戏演出剧目主要有:《西游记》、《封神演义》、《三国演义》、《包公案》、《东周列国志》、《隋唐演义》、《杨家将》等连本戏,还有《燕王扫北》、《雷振海征北》、《劈山救母》、《走麦城》等众多出单本剧。
冀南皮影较多地保持着中国皮影戏的早期面貌,它相比陕西皮影、唐山皮影,在造型、剧本、唱腔、演出形式等方面有着非常强烈的差异,更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年皮影戏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邯郸地区部分皮影老艺人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人。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邯郸市群众艺术馆获得“冀南皮影戏”保护单位资格。
海宁皮影戏浙江海宁皮影戏位于钱塘江北岸的浙江省海宁市境内,至今流传着具有南宋风格的古典剧种——海宁皮影戏。海宁皮影戏自南宋传入,即与当地的“海塘盐工曲”和“海宁小调”相融合,并吸收了“弋阳腔”等古典声腔,改北曲为南腔,形成以“弋阳腔”、“海盐腔”两大声腔为基调的古风音乐;曲调高亢、激昂,宛转优雅,配以笛子、唢呐、二胡等江南丝竹,节奏明快悠扬,极富水乡韵味。同时将唱词和道白改成海宁方言,成为民间婚嫁、寿庆、祈神等场合的常演节目。再则,海宁盛产蚕丝,民间有祈求蚕神风俗,皮影戏也因长演“蚕花戏”,称作“蚕花班”。
海宁皮影的主要制作特点是:"少雕镂、重彩绘、单线平涂",脸形圆活、单眼侧面、少夸张、近实像、富"人情"味;整体以单手、并足(侧身)为主,颇具传统文化特色。
海宁皮影戏演绎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海宁境内尚有戏班20多个,剧目达余个,演员多人。随着时代的变革,皮影艺术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影响。随后海宁市不断加大对皮影戏的保护力度,通过多年的努力,海宁皮影戏的保护传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海宁皮影戏先后应邀在上海、江苏、江西、福建、杭州、宁波、舟山等地进行公演,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还先后赴新西兰、台湾等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年12月,海宁皮影戏《鸡斗》获浙江省第二届曲艺杂技(电影)节金奖,《闹龙宫》获浙江省第二届曲艺杂技(电影)节银奖,年《闹龙宫》获第三届金狮奖国际木偶皮影戏比赛铜奖,年《闹龙宫》获第七届嘉兴市文学艺术成果奖金奖。
陆丰皮影戏陆丰皮影戏,亦称皮猴戏,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皮影戏经以兽皮雕镂成影人,借灯光显影于屏幕表演故事,是中国民间最古老的戏曲形式,它是集绘画、雕刻、制作、表演、音乐、舞台技艺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中国皮影素有北路、南路之分,汕尾市陆丰皮影戏是南路影戏唯一仅存的一支,是中国三大皮影系统之一的潮州影的唯一遗存。它的艺术传统优秀古朴、音乐唱腔甜美丰富,紧随时代、锐意革新,将水墨画、通花剪纸、单线平涂等各种民族绘画形式,成功地运用于舞台美术;影人、道具雕刻精致,色彩鲜艳,表演细腻生动,形象逼真。
陆丰皮影历史悠久,形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普及于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战乱时期,其他戏剧大部分停鼓散班,皮影戏班仍活跃在周边乡镇,可见皮影戏的群众基础深厚,有很强的生命力。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复兴和发展,在绘画、音乐、制作、表演、效果及舞台灯光等方面,都为世人所瞩目,所到之处,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少年儿童更为喜爱。演出区域不断扩大,不但到过粤北地区的各市、县及广州等地,还在福建几个市县留下足迹。陆丰皮影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具有杰出的历史价值、教育价值和艺术价值。
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陆丰市皮影戏传承保护中心获得“陆丰皮影戏”保护单位资格。
沔阳皮影戏沔阳皮影戏,俗称“皮影子”,它以沔阳渔鼓(湖北渔鼓之前身)行腔,沔阳方言道白,故命其名。迄今已有余年的历史。是指流行在江汉平原的沔阳(今仙桃市)、天门、潜江、监利、洪湖等县(市)具有相同艺术特征的皮影戏。皮影戏是江汉人自己的“土电影”,深受人们喜爱。
沔阳北依汉水,南临长江,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楚文化底蕴丰厚,古代的青铜、竹木硬雕和皮革、沔阳雕花剪纸等软雕工艺为皮影的诞生准备了良好的前提条件,皮影戏在这里找到了滋生和繁荣的土壤。虽然其源头尚无法考证,但早在明末清初这一带凡举办谢神会事,逢年过节都有唱皮影戏的习惯,日积月累便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雕镂特色。
沔阳皮影戏的唱腔以渔鼓腔、歌腔为主,配打击乐伴奏,以一唱众和的形式进行演唱。渔鼓皮影以沔阳渔鼓调为主腔,后又融合了沔阳花鼓戏、汉剧、楚剧等唱腔,具有节奏欢快活泼、曲调高亢、豪放等特点。
年5月20日,江汉平原皮影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6月13日,仙桃市的渔鼓皮影戏入选湖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传名录。年7月,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北纬30度中国行走进仙桃,专题拍摄了沔阳皮影戏的纪录片,并向海内外播出,极大的提升了沔阳皮影戏的知名度。
泰山皮影戏泰山皮影戏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泰山皮影又称人子戏、挑影子,因其影人、道具是用驴皮制成,故又通称驴皮影,听其唱,观其形,无一不透着泰山文化的深厚、古朴。据长辈的长辈讲,皮影戏在泰山已经唱了多年了,是谁第一个把皮影戏传到泰山已无从考究。
泰山皮影戏的演出方式是立设影幕,俗称影窗,演员在窗内操纵影人做各种形象逼真的表演,同时有配音的演唱以及灯光、布景、音乐等的烘托。乍一看,皮影与杂耍无异,不过几个镂空的皮人儿被人比划。可你不要小瞧了这几个小人儿,唱起整本的大戏来三天三夜都不含糊,啥热闹唱啥。在早时泰山脚下的皮影戏班有十几个,活跃在泰安城的大街小巷,非常受欢迎。
泰山皮影的表演方式最为独特,一台戏最多需要两个人,即一人伴奏、一人操纵影人表演,必要时一个人演出一台戏,这就是皮影界的古老绝活:“十不闲”。所谓“十不闲”指在皮影戏表演时,“脑中想着词,口中唱着曲,手里舞着人,脚下踩着槌”,把全身都调动起来,一个人身兼数职独自完成一整台戏的演出,这就需要表演者有相当厚的表演功底。“十不闲”有多年的历史,据中国文化部统计,皮影“十不闲”绝技在中国就只有泰山皮影的第6代传承人范正安先生一人完整的继承和保留下来。
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泰安市泰山皮影艺术研究院获得“泰山皮影”保护单位资格。
陇东皮影戏陇东皮影戏又叫灯影子、牛皮娃娃,是甘肃陇东地区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它是舞台演出的用具,同时也是一种民间工艺品。旧时,陇东皮影戏是以食用的清油(植物油)为燃料的灯光照射牛皮做成的人物剪影为傀儡的一种民间影子戏。白天有太阳的时候也可演出,称为热影子戏。皮影戏起源很早,按陇东的民间传说,秦始皇的儿子胡亥生下来的时候,整天啼哭不止,但有一天,他看到窗子上照射的人影表演便不再哭了,但人影一离开窗子,他又啼哭起来。于是秦始皇命人雕刻出表演人的形状,不断地表演下去,胡亥不哭了,影戏也由此出现了。北宋时,影戏演出已较为普遍。
陇东皮影是秦陇文化与周边族群文化相融合,古老的道情与皮影相结合的产物。相传产生于宋代,民间俗称“灯影戏”、“小戏”、“老道情”,她在千百年的发展演变中,采取“借灯、传影、配声以演故事”的手段,“集中华皮影之大成,撷当地道情曲艺之精华”,融民间音乐、美术和口传文学为一体,成为当地人民倾诉情感、丰富文化生活和承担祭祀、过关、还愿、节庆等习俗的综合性艺术。到了晚清,特别是一代皮影大师解长春的心揣手摹、传承革新,更是将这门艺术发扬光大,推向鼎盛。
陇东皮影的创柞擅用夸张变形,人物头大身子小,身体上窄下宽,手臂过膝。面部形象除有个别丑角、鬼怪之类为四分之三的半侧面,一般都是正侧。脸谱的设计规律与陕西关中秦腔脸谱基本相同,黑忠、白奸、红烈、花勇、空(即阳刻)正。其他影件如殿堂帅帐、案几、牙床及各种动物、花卉等道具,结构被压缩,而且稍有透视感,都比影人低。陇东皮影制作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这种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牛皮刮干净、晾至净亮透明时即可制作。先将样稿轻画在牛皮上,然后用各种型号的刀具或刻或凿。之后用透明水色着色,颜色一般不调和,故而纯正绚丽、对比强烈。刻凿、着色完毕后“出水”即熨平,这是其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关。出水后再晾干,装订组合即可上台表演。皮影戏注重的还是表演效果,因为影戏人物各部位可以活动,再加上高亢、抑扬的唱腔,使得它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及民间乡土气息。
华县皮影戏华县皮影戏,又叫碗碗腔皮影戏(曾名时腔),华县皮影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间艺术,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的巧妙结合。
华县碗碗腔皮影戏(曾名时腔),形成于清代初叶。其主要流传于关中东府渭南二华、大荔一带,所以也称其为东路碗碗腔。该剧种唱腔板式齐备,伴奏乐器很有特性,细腻幽雅、婉转缠绵,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皮影造型优美,人物个性特征明显、选料考究、制作精细。清乾隆、嘉庆年间,戏剧家李芳桂等文人、举子,为碗碗腔皮影著有《十大本》等许多传统剧目,至今流传,并被其他剧种移植、改编搬上舞台,久演不衰,为陕西的戏曲艺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皮影班、社多由五六人组成,行动方便,不择场地,长年可活动于民间的村镇、宅院,在广阔的农村扎下牢固的根基。
华县皮影有四绝:一是皮影雕刻作品造诣高。华县皮影一般由牛皮刻成,皮质优,雕工精细,造型逼真,含义深刻,个个堪称艺术精品;二是演唱功力极深。选用碗碗腔,生旦净丑各种角色,全由一人包唱,非绝等深厚之演唱功底者所不能为;三是表演者功力精湛。一个剧团一般仅有5人,除演唱和对白之外,还有挑线、二弦、板胡、月琴、碗、锣、鼔、钗、梆、琐呐、号等20多件乐器,每个人都要充当4个以上的角色,因此可以说个个都是身怀绝技。特别是挑线手,外地皮影至少得2人以上,华县皮影则一人独挑,一人操作数十个乃至上百个皮影造型,临乱不惊,游刃有余,堪称一绝;四是华县皮影博大精深,综合艺术水平炉火纯青,堪称为戏曲艺术之绝唱。
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渭南市群众艺术馆、渭南市非遗保护中心、渭南市青少年宫)获得“华县皮影戏”保护单位资格。
山西皮影戏山西皮影起源很早,从年10月,在孝义县西约五十华里许榆树坪村南,金正隆元年七边形砖砌单室墓中出土的皮影头像壁画可知,早在八百多年前的宋金时期,孝义皮腔纸影戏已然有之,是山西目前发现最早的皮影。
山西皮影戏兴于清代,分南路和北路二派。南路皮影,以新绛、曲沃、临汾、运城等地为代表。北路皮影,以广灵、灵丘、代县、浑源等地为代表。南路皮影,受到陕西省皮影流派中东路流派的影响,皮影作品形体小巧玲珑,刻工精细,装饰性强,而且色彩简练明快;北路皮影,受北京西派皮影的影响,作品的形体略显肥大,刻工缜密而且精细,色泽明快艳丽。
南路即晋南皮影,分布在侯马、运城、临汾、新锋、曲沃等地,造型受陕西东路皮影影响,影人高约33厘米,装饰性强;
北路即晋中皮影,分布在孝义、文水、广灵、灵丘、浑源、代县等地,影人造型和演出风格受北京西城派皮影影响,早期用纸糊舞台,后改用纱蒙舞台。
山西皮影制作多用小口齿母牛皮,选料考究,不用病死或老牛皮。唱腔在不同地区采用上党梆子和蒲剧。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化,以及其它种种原因,皮影艺术趋于衰败。南北两路皮影班社,幸存者无几。到五十年代后期及六十年代初期,都改为真人扮演角色,搬上了戏曲舞台。
北京皮影戏北京皮影戏指的是北京西派皮影,亦称北京皮影西城派,是北京地区最早的具有都城特点的城市皮影,是北京皮影的代表和主流。
据现有资料显示,北京皮影始于多年前的辽金时期。当时,中原北宋朝皮影艺术已发展成熟。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载:“凡影戏……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大抵真假相半。公正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与之丑貌,盖亦寓褒贬于市俗之眼戏也。”吴自牧《梦粱录百戏伎艺》记:“更有弄影戏者,元汴京初以素纸雕镞,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装饰,不致损坏……。”
北京西派皮影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进步,继承和保留了山陕皮影、河南江浙皮影、滦州东北皮影等的精华与特点,形成了具有都市京味儿的北京皮影,强调精致、注重表现、富于变化、讲究透视效果是其艺术的主要特色。北京西派皮影以线刻见长,自清中叶后,在造型上借鉴京剧,出现了生、旦、净、丑、末的脸谱。声腔吸收了昆曲、京剧、曲艺等北京地方剧、曲种的声腔、曲调,一段唱段中巧妙地融进多种声腔曲调,形成了北京皮影特有的声腔艺术特点。
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北京皮影剧团获得“北京皮影戏”保护单位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