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大学教授、中国著名昆曲研究学者周秦作客清华大学,为听众们倾情讲述了昆曲名剧《牡丹亭》台前幕后的故事。
讲座伊始,周秦首先提到,昆曲大雅并非今人吹捧出来的,而是历来所公认。就昆曲中的代表作《牡丹亭》而言,其念白、唱词的文学性以及曲调的音乐性,都堪称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从问世至今四百余年来,其令无数人如痴如醉。
周秦随即向现场观众展示了近两百年前的《牡丹亭》词曲谱,并讲解了古人是如何绘谱记调与吹奏唱念的。讲到兴起时,他拿出一管横笛,为大家吹奏了《游园》的选段。悠扬婉转的笛声,仿佛把现场观众们一下子带回了杜府的后花园,那段“良辰美景奈何天”的美丽与哀愁仿若就在眼前。
周秦认为,《牡丹亭》之所以具备大雅之美的原因,在于它反映出了能够超越生死的至情。正如《牡丹亭》剧本的作者汤显祖所题之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这种超越生死之自然状态的文学化设定,使得该剧极富浪漫色彩,具备极强的感染力,易于唤起人们心目中对于爱情的向往与执著。
讲座中,周秦提到,明清文人笔记中记载了许多少女与《牡丹亭》的故事。她们有的是《牡丹亭》的表演者,因入戏太深而死于台上;有的是《牡丹亭》剧本的读者,也因情伤怀而香断闺中。剧中的主人公可以因为爱情而超越生死,但现实中的人们却难以从观念的束缚中突围。《牡丹亭》由此成了那些渴望爱情的女子们的精神寄托。由此可说,《牡丹亭》的影响力早已超出了戏台,而留存于国人对于至情至爱的向往与感悟之中了。
当然,大雅之美并不是偶然天成的,《牡丹亭》自汤显祖完成剧本之时起,便遭到诸多质疑;其成为经典之路也并不平坦,甚至险些被埋没在历史的风尘之中。
在著名的“沈汤之争”中,沈璟指出,汤显祖的剧本用词多有不合格律之处,应即行纠正。汤显祖则坚持己见,认为《牡丹亭》一字不可易,否则便失了其原本的意趣。这一问题,直到钮少雅的出现才得以妥善解决。钮氏通过集曲对《牡丹亭》作了格正与改订,从而兼顾了文辞的格律与汤氏的才情。人们今天听到的词韵便是在此基础上而来的,《牡丹亭》也在一遍遍打磨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而《牡丹亭》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演艺之路也并不平坦。由于种种原因,不仅是《牡丹亭》,整个昆曲艺术都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沉寂。那时没有人关心昆曲,也没有人认为昆曲是中华传统艺术的瑰宝。
幸而,在上世纪80年代末,周秦开启了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即在苏州大学成立昆曲专业,培养具备较高文化素质的昆曲表演者。周秦回忆,当时的情况很艰难,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昆曲,也没有几个学生愿意把昆曲当作专业。一些北方来的学生甚至惊讶地说:“啊,原来《牡丹亭》还能唱!”
在几乎以一人之力支撑一个专业超过十年之后,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后又于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后,周秦的事业大有改观。而更重要的是,昆曲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当中。就《牡丹亭》而言,各地戏剧社陆续改编出若干版本,这其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张继青版和青春版。前者虽然诞生于年,但在当时并无人问津,直到后来才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