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戏剧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
虽然被人们尊为中国传统戏曲鼻祖的昆曲,历史并不久远,但在其诞生之前,中国大地上其实已经出现了很多种具有戏剧雏形的艺术形式了,其中尤其以“傀儡戏”最为常见。
傀儡就是我们所说的木偶,其诞生之初是为了代替殉葬的活人。
因此使用场合较为严肃,也没有活动的能力,但后来这种木偶逐渐成为了民间艺人手中的宝物。
大量历史故事,依靠他们手中的木偶得以重现。
木偶或者傀儡一词,最早出现在《列子》一书中。
据其记载,在周穆王时期木偶就已经出现了,但由于《列子》后来被认为是后世作者的托名之作,因此真实性并不被历史研究者们所接受。
但在春秋战国时期,使用木偶来代替活人殉葬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
那时的木偶和陶俑等陪葬品功能类似,因此在制作上也相对简单,木偶大多没有精细的面部细节,更没有可以灵活活动的四肢。
▲汉墓中出土的大型木偶
到了西汉初期,木偶的制作出现了新的风潮,当时人们更喜欢制作体型巨大的木偶,部分汉墓中出土的木偶,甚至和成年人的身形类似。
关键是这些木偶的关节处变得可以活动了,在一些木偶关节旁边还发现了用来控制关节活动的装置,这说明从汉代初期开始,就具有用木偶进行表演的基础了。
在汉代和木偶相关的故事中,最出名的无疑是陈平用木偶为刘邦解围的故事。
据说当时刘邦被冒顿的大军围困在平城,陈平得知冒顿妻子也在军中,便命人制作木偶模仿美人歌舞,冒顿妻子看到后,担心冒顿胜利后会纳娶新的妻子,最终同意了汉军的求和。
▲汉初名臣陈平
虽然这个民间故事的可信度存疑,但至少可以从侧面说明,在汉代用木偶来进行拟人表演已经非常常见了。
不过由于木偶最早是在丧葬场合使用的东西,因此士大夫阶级对于用木偶表演的傀儡戏,还是比较排斥的。
而平民百姓并没有用木偶陪葬的风俗,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忌讳了。
木偶戏真正走上厅堂,还要等到南北朝时期。
当时的北齐后主高纬十分喜爱木偶戏,他经常命令艺人在王公大臣们面前表演,这令木偶戏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并涌现出一批出色的表演艺人。
▲北齐后主高纬剧照
其中一位十分有名的傀儡戏艺人叫做“郭公”,据说此人是一个秃子,非常善于配合木偶一起表演,令观众发笑,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
以至于在唐代,人们还会把表演木偶戏的艺人叫作“郭郎”。
到了唐代,木偶戏在民间已经拥有了广大的受众群体,由于木偶戏表演方式滑稽,木偶形象逼真生动,因此其也被誉为“百俳之首”。
唐朝统治者担心木偶戏的发展,会对所谓“正音”产生影响,因此并不允许在官方场合表演木偶戏。
但唐代帝王们依然在宫中培养了一批木偶戏艺人,唐玄宗李隆基更是对其十分痴迷,还曾经作诗表达了自己对于木偶戏的喜爱:
刻木牵线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
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
▲唐玄宗李隆基剧照
因此到唐朝时,木偶戏已经发展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贵族阶级和平民百姓中有着大量的受众,这也为木偶戏在宋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终结了晚唐五代乱世的宋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朝代,其高速发展的经济令我国的生产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手工业和城镇的兴起,催生出的全新阶级——市民阶级,成为了文化发展的主要力量,木偶戏也在他们的手中,进一步发扬光大。
▲如今的提线木偶
在如今的文献记载中,唐代的傀儡戏表演主要分为“悬丝傀儡”和“盘铃傀儡”两种,其中以悬丝傀儡最为常见。
到了北宋时期,悬丝傀儡依然是最常见的木偶类型,但当时还发展出了杖头傀儡、药发傀儡和水傀儡等不同的表演形式。
其中悬丝傀儡就是如今我们所说的提线木偶,在生产力更加发达的宋代,悬丝傀儡的造型比唐代更加精致,甚至还出现了艺人控制大傀儡操作小傀儡的表演形式。
著名画作《骷髅欢戏图》就生动地描绘了这种神奇的技法。
而杖头傀儡和悬丝傀儡不同,其一般体型更小,制作也更加精密。
制作者会将木偶做成中空的形式,然后在内部设置机关来控制木偶眼睛和嘴巴的开合,以及四肢的动作。
由于这些木偶多被放置在木杖顶端,因此被称为杖头傀儡。
▲孙悟空木偶形象
和传统的悬丝傀儡相比,杖头傀儡的操作者更加隐蔽,他们可以藏身于台下或者台后来控制木偶的动作。
这种表演形式可以让观众们取得更好的沉浸感,因此逐渐取代了悬丝傀儡的主导地位,成为了在城市中最为流行的娱乐方式。
药发傀儡的具体形制和用法,如今已经失传,不过从一些残存的文字中,我们大概可以推断出,这是一种带有火药击发装置的傀儡。
它可以为观众们呈上一场精彩的烟火表演,但是可能由于成本较高,再加上危险性较大,因此逐渐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至于最后一种水傀儡,则是只有皇室或者巨富之家才能举行的傀儡戏表演。
需要在临近水面的地方搭建观戏台,然后让傀儡戏表演者在一艘三层高的花船上进行表演。
由于其场地受到诸多限制,因此水傀儡的表演内容,一般较为简单,但其华丽的排场还是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到了宋代的富裕。
▲宋代戏楼遗址
到了南宋时期,傀儡戏在以上基础上又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清音傀儡,肉傀儡等新的表现形式,进一步促成了木偶表演体系的完善。
这也为之后元代杂剧等成熟戏剧形式的出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唐代时,傀儡戏还会被当时的达官贵人们视作不祥之物,但到了宋代的时候,傀儡戏在统治阶级心中的形象,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虽然宋代是一个儒家文化复兴的年代,但由于市民阶级的崛起,因此士大夫阶级对于娱乐活动的看法产生了明显的变化。
许多重臣甚至理学大家都对日常的娱乐生活并不排斥,流行的木偶戏也被他们所接受。
▲黄庭坚画像
比如北宋著名文人黄庭坚,就曾经作诗称赞精彩的傀儡戏表演可以让人们紧绷的情绪得到暂时的放松:
万般皆被鬼神戏,看取人间傀儡棚。
烦恼自无安脚处,从他鼓笛弄浮生。
这充分说明,北宋时期傀儡戏曾经与丧葬文化紧密联系的固有印象被打破,这也是宋代皇族会举办大规模水傀儡表演的前提。
对于市民阶级而言,相较于说话等民间艺术形式,傀儡戏的表演无疑更加生动,宋代傀儡制作工艺的提升,也让观众的观看体验上升到了新的层次。
因此当时在城市中只要有傀儡戏上演,旁边一定围满了前来观看的人群。
▲准备表演的木偶戏艺人
不过在乡村,虽然木偶戏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但是和城镇相比,宋代农民对于木偶戏的理解相对滞后。
当时乡村一般只有在祭祀或者节日时,才会邀请艺人到乡下演出。
因此在他们心中木偶戏依然和神灵,或者超自然现象有一定的关系,许多宋代学者更是直言:乡村的木偶戏就是一种披着表演形式的宗教活动。
这种情况的存在令木偶戏无法像之后的昆曲等表演形式那样,成为单纯的艺术门类,其和传统巫术文化以及民俗习惯的交集,令其失去了被尊为“百戏之祖”的机会。
但实际上,傀儡戏就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戏剧门类,其表演在经过千年发展之后逐渐成熟,不但在宋代衍生出了诸多新的分支,傀儡戏表演者的技术,也日趋成熟。
在《东京梦华录》中就记载了部分当时的名角,这些人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从侧面印证了傀儡戏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般杂剧杖头傀儡任小三,每日五更头回小杂剧,差晚看不及矣。悬丝傀儡,张金线。李外宁,药发傀儡。……诸棚看人,日日如是。
在后来的明清时期,我国的古典戏剧艺术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大量文人加入戏曲创作后,令戏剧拥有了更高的艺术价值。
但失去了统治地位的木偶戏,也没有放弃发展,其作为更加直观的艺术表现形式,依然承担着娱乐大众的重任。
直至今天一些地区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还会邀请木偶戏班子前来表演,并依然受到了男女老少的广泛欢迎。
▲体验木偶戏的孩子们
这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艺术的生命力在于群众的喜爱,而不是空洞的艺术价值,更不是所谓的“历史地位”所决定的。
只有不断推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艺术才能像木偶戏一样,在中国永远传承下去。
参考资料: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全唐文》、《东京梦华录》、《传灯录》等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