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用当代美学为昆曲注入新意台湾戏曲访谈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17/5939674.html
图为“当代昆剧”《春江花月夜》宣传照。(资料图片)图为“1/2Q剧场”作品《乱红》剧照。(资料图片)如同两岸不少年轻人一样,台湾大学戏剧研究所陆生马隽一脚踏进昆曲世界,源自白先勇主持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年,白先勇在北京大学主持开设“经典昆曲欣赏”公选课,青春版《牡丹亭》也在北京国家大剧院迎来第场庆演。修课的她边看边哭,从此与昆曲结缘。那一年,她正读大一。在不少资深昆迷的眼里,青春版《牡丹亭》的一大魅力,就是在追求古典雅致的美学品味时,加大了对现代昆剧的诠释和创新。年,同样由白先勇主导的“昆曲之美讲座”在台湾大学启动,大陆青春版《牡丹亭》原班人马受邀来台北演出,担任助教的马隽感慨万端:“看到他们,忽然有一种再续前缘的感觉。他们都是我熟悉的演员,在异地看到他们的演出,当下觉得‘他乡遇故知’。”当大陆演员遇见台湾制作台湾学者施德玉说,昆曲在台湾的发展,是从曲友(指专注于昆曲清唱者)定期“曲会”演唱昆曲开始的,基本上是从年以后才逐渐形成和推广,可分为曲会的昆曲演唱、昆剧展演两个面向。台湾学者王安祈撰文称,两岸开放交流前,昆剧在台湾只是极少数人的个人爱好,没有正式演员,更谈不上职业剧团。昆剧的专业演出在大陆,台湾观众连观赏的机会都没有。台北书院山长林谷芳说,上世纪90年代的大陆昆剧团曾一度少人问津,且面临自负盈亏的窘境,但就因到台湾受到欢迎而改变了命运。而台湾昆迷早期不绝如缕地传承却只能偏居一隅,直到有大陆一流演员来到,局面才得以改观。大陆有最好的昆曲演员,台湾有最好的昆曲文化人与观众,如此结合就撑住了底盘。而往前一步,也就成为最好的制作团队与最好的昆剧演员形成的黄金组合。曾为台湾“昆曲传习计划”学员的林宜贞对记者说,白先勇主持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及《玉簪记》、台湾建国工程文化艺术基金会制作的《长生殿》及《南柯梦》,将台湾追求古典雅致的美学品味和对现代昆剧的诠释注入作品之中,也影响着大陆职业昆剧团的创作方向。两岸携手打造的“当代昆剧”《春江花月夜》去年在台演出引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