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不能被替代的个性,在它的历史遗存中。只有不断发掘、保护、活用它的文化遗产,才能延续城市的文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江苏如何平衡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文化遗产从历史中走来,如何用高科技新创意讲述古老的故事,使其在推陈出新中绵延向未来?
考古前置
对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是双赢
9月6日,国内考古界精英荟聚苏州吴中区郭巷街道,考证重磅发现——塘北遗址,这是从新石器到明清时期的大型遗址,共包含遗迹单位处,出土文物余件,尤其明清、汉、春秋、马桥、良渚、崧泽六个时期清晰的文化堆积,填补了苏州地域文明源流的空白。
“这里原是一片荒地,准备出让,建安置房。”遗址发掘领队王霞披露,塘北遗址的发现,得益于“考古前置”,出让前,他们考古勘探发现了遗址,随后向国家文物局申请了发掘。
所谓考古前置,是将考古勘察的工作,前置到土地储备阶段,建设用地从“先出让,后考古”变为“先考古,后出让”。今年4月,江苏出台《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明确各地在建设规划重大项目时,要充分考虑历史文化遗产及其整体环境的保护和管控,落实基础建设考古前置制度。
在扬州,有多次“施工现场变考古现场”、城市建设让步于“文物保护”的情况。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物保护处负责人介绍,扬州东门遗址公园、宋大城北门遗址,都是在开发建设中发现,后调整方案,实施遗址原地保护。年,扬州公布了扬州城遗址等四个地下文物埋藏区,区内所有建设项目必须实施考古前置。去年这一要求再升级:扬州文物埋藏区外用地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的项目也必须实施考古前置。
在淮安板闸遗址公园,一座保存完好的明代水闸静卧水底,诉说着旧时光里的繁华过往……板闸遗址是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后的重大考古发现。在商业开发过程中,工人意外发现一块板闸,是明代早期修建在淮安段的著名“四闸”之一。有关部门立即叫停开发,将板闸与古建筑遗址等保护起来。
南京秦淮区的西街遗址也是“考古前置”救下的“瑰宝”。西街是南京越城遗址的所在地,对研究南京城市起源有着重要作用。眼下,在南京老城以及地下文物重点保护区内,不管是“动”一条路、铺个管线,还是加装个电梯,都要先行考古。
早在年,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就提出“考古前置”在全国推行的提案,在考察的过程中,他发现,建设工程中考古工作介入滞后,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的矛盾长期存在,并且非常尖锐。
他说,“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文物,会导致项目停工或延期,与此同时,文化遗产也有可能遭到破坏。考古前置是将‘净土’交给开发部门,将这种冲突消化在机制中,对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是一种‘双赢’”。贺云翱补充说,考古前置制度,江苏在全国先试先行,这是对“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理念的践行,同时,江苏专业考古队伍也为这项制度的落实提供了人才保障。
记者从江苏省文旅厅获悉,年以来,全省多项基本建设考古项目均实行考古前置,发掘地下埋藏文物点多处,出土文物4万余件(套)。
融入生活
老街巷与新潮艺术街区相融
11月初,院子里的昙花即将迎来年度最后一次盛放,刘光纪早早把牌子挂到家门口,邀大家共度“昙花之夜”。
刘光纪家位于堆草巷33号,是南京小西湖片区的老街坊,这个明清建筑保留至今,最能感受老南京的烟火气。
年,南京在小西湖片区试点“小规模、渐进式、逐院落”的城市微更新。刘光纪报了名,改造后,院墙降低了60公分,红彤彤的石榴探出头来,透过镂空的墙体,60多年的枇杷树尽收眼底,刘光纪干脆把门打开,让街坊游客进来歇歇脚。
记者了解到,目前,小西湖片区已有近百个院落完成了这样的“微创手术”,原汁原味的老街巷肌理与新潮的艺术街区相融,延续着最动人的城市烟火气。
一座有古意的城市,不仅要有独特的景致,还应有文脉的赓续。文物遗迹,正是历史留下的“我们从哪里来”的珍贵线索。
土生土长的南京姑娘张可沁仍记得20多年前城墙的样子,“墙头有杂草,有些地段坍塌破败,城砖散落。”始建于年的南京明城墙,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最长的古代城市城墙,年11月,南京明城墙作为“中国明清城墙”项目的牵头者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要保护好明城墙,要让明城墙,变成‘民’城墙。”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马麟告诉记者,“颗粒归仓”活动持续了6年,已回收60多万块城砖,其中,有90多岁老人为完成老伴遗愿,捐出了家中珍藏的几十块城砖;还有身患癌症的市民,奔波在拆迁工地协助回收四万多块城砖……“在这种沉浸式保护中,南京人对明城墙也越发珍视。”
如今,开放不到一年的南京城墙博物馆已成为网红打卡地,多块城砖列阵排布于展墙上,通过城砖铭文查询设备,大家可根据姓氏、地点查询,找到与自己“沾亲带故”的城砖。环城70里的“城墙肚子”里设计了10多个休憩空间,张可沁在城门上挂过春联,也在城墙上看过月亮,最近,她把婚纱照的拍摄点选在了中华门上,身披火红婚纱,沿着城墙根慢慢走,霞光漫天,映照着斑驳的墙砖隐隐发亮,“这是我想要的中国红!”
“将文化遗产束之高阁,不是保护;真正的保护,是发掘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使其融入当代生活。”对此,徐州文旅局旅游推广处处长雷增虎深有体会。
徐州,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汉高祖刘邦由此走出建立汉朝,留下了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汉代三绝”等丰富的汉文化资源。雷增虎介绍,在挖掘汉元素基础上,徐州培育“国潮汉风”品牌,让穿汉服、行汉礼、赏汉乐、观汉舞、书汉字、品汉宴成为外地游客的选择,“挖掘利用文物古迹资源,培育看得见的汉文化;成立徐州汉乐团,重塑听得见的汉文化;以徐州伏羊食俗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为契机,放大吃得着的汉文化;做强汉服品牌,是穿得上的汉文化;面塑、香包等非遗融入汉元素,打造带得走的汉文化。”
在刚刚结束的沉浸式汉文化市集上,亭台楼阁和灯火霓虹交织,汉乐表演、国潮舞蹈雅韵悠然,香包、草编、糖画等老手艺大显身手。身着汉服的青年男女穿梭其中,演绎楚风汉韵的同时不忘视频直播。“非遗走进衣食住行里,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雷增虎感慨。
科技赋能
直观感受传统技艺独特魅力
科技赋能,拉近了文化遗产与我们之间的距离。
刺绣是以针作画的典型代表,蓝本和绘稿是刺绣的基础,但蓝本创作需要专业画师参与,耗时往往需要两三年。在苏州博物馆西馆,这个环节变得轻松快捷,现代打印技术取代了原本复杂的印稿工序,普通人通过指导就能绣出简易的图案。
老树新枝更著花,是数字科技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碰撞。无锡博物院对紫砂、泥人进行数字采集,三维建模,使这些非遗文物跃然于手机上,观众通过线上浏览,可以直接体验非遗文化。
当世界遗产遇上现代科技,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今年4月上线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给出了答案。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国强介绍,数字云平台整合大运河沿线文物、生态和产业资源,利用倾斜摄影、三维建模、虚拟现实、5G等数字化技术,突破了传统体验的时空局限,打造了一条线上数字运河,网友可以°deg;在线游览重点地段全景、在景区虚拟漫游,足不出户,在线“知运河”“探运河”“游运河”。
在第四届运博会上,数字技术为参展的观众解锁了新场景:5G大运河沉浸式体验馆,采用纯三维建模方式,真实再现大运河沿岸的风土人情。在五屏环绕下,参展者从京杭大运河“出发”,依次穿过17座运河城市,千年秀美风光尽收眼底。参展者还能佩戴相关装置,观看全息投影的昆曲表演,虚拟体验陶瓷制作的过程,DIY理想中的非遗作品,感受大运河沿线城市的“烟火气”。
风口上的数字藏品也为非遗传承带来更多延续的可能。5月底,扬州推出首款世界级雕刻饾版非遗数字藏品《群仙贺寿图》在元宇宙平台亮相,上线当天,份藏品“首发即售罄”。
运河文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继业说,《群仙贺寿图》是清咸丰年间,扬州“云蓝阁”主人陈云蓝根据扬州地方风情创作的雕版印刷品,是中国雕版印刷技艺的巅峰之作。《群仙贺寿图》数字藏品通过原版真迹扫描,辅以动态GIF展现形式,让年轻消费者直观感受到中国饾版技艺的独特魅力,唤醒年轻一代对运河非遗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