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赏昆曲人生如游园,郑培凯教授书法写汤翁

最是深爱四月天。香港大学的郑培凯教授在苏州开了书法展,并现场创作,展示这位才子的儒雅气质。他的书法运笔抑扬顿挫,恰如昆曲演唱中的情感,跌宕起伏。他的书法线条柔和、自然流畅,又宛如昆曲表演中水袖轻挽,一举一动中,尽显戏曲之韵味。活动现场丝竹悦耳,书画合璧,古风古韵,恍如进入了玉山草堂听曲挥毫的年代。现场,他还邀请来著名昆曲研究学者周秦先生和著名画家林海钟先生等同好,一同雅聚。

年,在美国读博士的郑培凯第一次到苏州,被苏州园林所震撼。年,郑培凯教授受邀到香港城市大学创办中国文化中心。他感受到在香港年青人中推广中国文化的责任,于是辞掉了美国大学的教职,定居香港。从此,来苏州方便了许多,他常往返于香港和苏州之间,考察苏州文化,写下许多关于苏州的文字。

郑培凯先生和苏州的缘分还不止于此。他的夫人,香港城市大学翻译学教授鄢秀,是从苏州走出去的老一辈电影人韦布的外孙女。而韦布则是苏州九如巷张家四姐妹的小舅舅,早年曾随姐夫张冀牖先生办学,在乐益女中任职。因此,来苏州也是走亲戚。

很多人知道郑培凯教授,多半是因为昆曲。作为一位昆曲研究者和昆曲保护的推动者,郑培凯多年来为昆曲的传承和保护倾注心力。郑培凯曾经表示,他不赞成将昆曲说成“百戏之母”,而应该称“百戏之模”。因为昆曲起源于元朝后期,但之前我国已经出现较为成熟的戏剧了,包括北方的杂剧、南方的南戏。昆曲跟许多戏剧一样,是在南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存在昆曲孕育其他戏剧的现象。不过,昆曲在明代中叶之后,因魏良辅创制水磨调而风行一时。郑培凯说,此后文人雅士竞相创作剧本,通过各种戏剧情节展现水磨调的优雅。这种音乐与软糯的苏州话发音相通,别的音乐无法超越,最终把昆曲推上了中国戏曲舞台的巅峰,其他戏剧纷纷模仿。因此,昆曲是中国各类戏剧的“模特”,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

句句声声间,郑培凯先生对昆曲一往情深。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作为一位历史学家和文化学者,郑先生对苏州文化的兴趣和研究远不止于昆曲,他对苏州园林素有研究,对文徵明、唐伯虎,以及明末清初的苏州文人都有研究。郑培凯先生对中国文化的涉猎之广泛,著作之丰富,令人惊讶。中国文化艺术史、艺术思维、艺术创作、艺术欣赏、文化美学,都是他研究的领域。他还是一位诗人和翻译家,用笔名程步奎发表诗歌,出版过五部诗集。他20多年前翻译的聂鲁达诗歌,已被视为经典。

这次在苏州,郑培凯先生成为了一位书法家。汤显祖曾说:“人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汤显祖也是郑培凯先生长期研究和品赏的昆曲大家。本次在“书写汤显祖”活动中,郑培凯教授用传统的书法方式将汤显祖最为得意的《牡丹亭》中的词曲一笔一划地展现出来,令人叫绝。

《游园惊梦》是昆曲《牡丹亭》中最经典的戏。本次活动的举办地为“游园惊梦馆”,可谓情投意合。游园惊梦馆取名意在“人生如游园,难得一惊梦”,他们的馆内布置十分精致,用各种非物质文化的文创作品装饰整个大堂。使人仿佛进入一个古典的院落,享受一次难以忘怀的惊艳。

一杯清茶,一缕茗香。以茶为介,在品茗中细赏郑培凯书法中的《牡丹亭》韵味,以度过这偷来的浮生半日闲,岂不快哉。

TIPS:

书写汤显祖

郑培凯

书写汤显祖,不是写书研究汤显祖,而是用传统的书写方式,濡墨运笔,凝神致意,一笔一划,在宣纸上抄写汤显祖的文章,主要是《牡丹亭》的曲文。或许有人问,你用毛笔书写,这不是书法艺术吗?我总是忙不迭地阙疑,说不是书法,是写字,是抄书,这次是抄汤显祖。

强调自己的毛笔书写不是书法艺术,并非矫情,而是正本清源,说明我写字是为了传习摹写,自娱娱友,不是展示艺术创作,没有任何登上艺术殿堂的企图。我是个喜欢写字的读书人,最多只能称为写字家,最主要的乐趣,是在写字的过程中,体会古典文学的书写呈现过程,让自己浸润于审美想象,翱翔在无何有之乡,谛观鸢飞鱼跃,享受明月清风。书写古典文学,在一笔一捺之中,冥想李白杜甫苏东坡挥毫作诗的神态,是一种无尽的心灵提升,也就在写下每一个字的当下,深刻体会了诗人的锦心绣口如何落笔成为文字。我像古代蒙童一样,抄过《千字文》,也像过去的读书人一样抄过《诗经》、《楚辞》、唐诗宋词,觉得每次抄书都能温故而知新,体味前所未有的审美境界。还在研读李贺与李商隐的时候,抄过整本《李长吉歌诗》与《玉谿生诗集》,感到他们诗中的孤冷诡谲似乎逐渐增加了温暖,蹊跷朦胧也明朗了起来,就暗自欣喜,觉得是伏案书写之功,在相濡以沫之中带进了自己的体温。

汤显祖是我研究的对象,更是我喜欢的人,脾气秉性与陶渊明、苏东坡如出一辙,亦狂亦狷,聪明绝顶,却又不识时务,绝不向权贵低头,“一肚子不合时宜”,是中华文化中最可爱、最值得尊敬的人物之一。他的《牡丹亭》是弃官回乡时完成的,“题词”特别拈出为了追求理想而不计生死的“情之至”,解释了杜丽娘追求爱情与婚姻自主的思想基础,是篇宣布个人主体精神自由的檄文,铿锵之声跨越四个世纪,迄今仍然掷地有声。今年适逢汤公逝世四百周年,谨展出平日书写的《牡丹亭》曲文,以告慰汤公在天之灵。吾人书写,斯文永存。

(本条采集来自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冯茜,

徐珍,李欣怡同学,

部分图文由游园惊梦馆提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