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雅集08刘昂明清民国时代的文人歌

年3月31日下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静园雅集”系列活动第八期在静园二院二楼会议室举行。本期活动由青年昆曲家刘昂主讲,主题为“明清民国时代的文人歌唱——正本清源话昆曲”,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鸣担任主持人。刘昂老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现为北京理工大学讲师,潜心曲学,掌握元明清杂剧南戏传奇近百出、诗词散曲数十支,曾校订曲谱四本,撰写习曲札记上百条,参加俞平伯创建的北京昆曲研习社至今,现任社委。

主持人张鸣教授

刘昂老师首先指出,现在大众对昆曲的认识存在偏差,需要正确认识几个基本问题:昆曲是什么?昆曲的原理是什么、怎样唱?因此,本次对昆曲的讨论主要是从“正本清源”的目的出发,从根源的角度来讨论昆曲的特点,及其作为艺术的核心本质。

昆曲与许多传世艺术不同,它有一大批传世文献支撑,包括曲谱、曲艺等内容。其中,最有名的描写当属张岱《陶庵梦忆》所记的虎丘中秋赛曲大会:“一夫登场,高坐石上,不箫不拍,声出如丝,裂石穿云”;而“听者寻入针芥,心血为枯,不敢击节,惟有点头”。黄翔鹏先生在《论中国古代音乐的传承关系》中,将传统音乐艺术分为民俗型、乐种—雅集型、剧场型、音乐会型四种类型。对于昆曲,现在普遍认为属于剧场型,但黄翔鹏先生认为属于乐种—雅集型——指传承相对稳定的非职业社团之中,技艺上存在严格的师承关系,演出方式和曲目与传谱自有深厚历史渊源的音乐。第一期“静园雅集”活动中,王风教授介绍的古琴艺术,亦属于这一类型。

黄翔鹏先生还说,古琴和昆曲的业余或半职业活动之流传至今并不依赖于民俗活动,也无从得到演出活动固定票房收入的支持。作为传统音乐,它们既非民俗音乐,也非剧场音乐,较少得到社会的资助,但却是真正有资格被称为“古典音乐”的品种。这些乐种主要是依靠爱好者惜护传统文化的热情,靠亲族或师友关系,靠共同的文化生活的需要而维持下来。这些都体现出昆曲与其他类型戏曲的不同之处。

昆曲是什么?——以昆山腔谱唱南北曲。南北曲中,先基于南曲,再同化北曲。刘昂老师认为,昆曲是中国明清以降南北曲最重要的歌唱文学形式,但它不是一个单独的剧种。昆曲这种文化形态曾经影响到舞台搬演,但演剧到底是边缘,歌唱才是本位。长期以来把昆曲看作戏剧的一种,乃至将其视为“剧种”的认识造成了许多混乱,而如今昆曲的困境至少一半是源于这些观念的混乱。“曲友”是指专注于昆曲清唱、从事昆曲研习的人,不是指爱看戏和演戏的人。

中国历来有“文乐一体”的传统。或从文学角度说,如《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或从音乐角度说,如《礼记·乐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中国文学多以声韵歌咏为本位,以口头实践为标的,付诸文字无非为保存流传起见。中国的文学传统,无论民间文学还是精英文学,对声音审美多有特殊的爱好,并形成一套自觉的理论和方法。刘昂老师强调,重视昆曲曲唱实践和研究,其实质是重视昆曲(南北曲)与《诗经》以来的中国韵文学特别是词曲文学血肉相连的传统。也只有在中国韵文学特别是词曲学的传统之下,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作为“一代之文学与一代之音乐相表里”的中国昆曲。

主讲人刘昂老师

刘昂老师指出,昆曲的主要价值在于,它是近古歌唱文学的活体遗存。昆曲产生时代在明代中晚期,地点在当时全国经济文化中心的江南。上古及中古时代的诗词歌赋,徒存文字,亡其声音,而昆曲尤富声音材料及曲谱的参证;晚近的声腔说唱,多发生于草莽市井,缺少文本材料支持,其历史渊源往往茫昧难稽,而昆曲尤多文本材料的辅佐。因此,昆曲在材料占有方面,可谓文乐兼备。另一方面,昆曲的歌唱理念,即近古时代文人阶层对文乐一体极端理想化、纯净化的产物,其具体表现为严格的“声词一致”,较之其他歌唱,更富于规律性。

昆曲的表现,有清工、戏工之别,其中清工重“曲”,自得其乐;戏工重“剧”,面向大众。昆曲鼻祖魏良辅有云:“清唱谓之冷唱,俗语谓之冷板凳,全要闲雅整肃,清俊温润。不比戏曲。戏曲借锣鼓之势,有躲闪省力,知者辨之。”刘昂老师强调,昆曲之道在于清曲,昆曲唱念的规范始终存在于清工曲家、曲友嘴里,而舞台搬演向来处于从属、附庸地位。昆曲继承古代文人士夫吟唱的传统,对四声阴阳、出字归韵、腔格口法等问题都极其考究,有一整套严密的学理支撑,这也是近来中国语言学家多好昆曲的原因。明清民国时代文人曲集雅会多喜清曲歌唱,承传的正是清工传统,不以功利心来看待昆曲,也不会追求西化、庸俗化而谋存活,有自主、自觉的艺术意识,拒绝时尚,保持传统,是昆曲唱法最忠诚可靠的维护者。

昆曲源于南曲清唱,复同化北曲,进而影响戏曲声腔。魏良辅在《曲律》中说:“北曲以遒劲为主,南曲以宛转为主,各有不同。至于北曲之弦索,南曲之鼓板,犹方圆之必资规矩,其归重一也。”从风格上看,南曲整体偏婉约,字少腔多,板缓腔柔;北曲整体偏豪放,字多腔少,板促腔激。南曲在一出中可以多种演唱形式并存,北曲则是一折中原则上由一人独唱到底。此外,南北曲对音阶、音韵、调类的选择上也有显著的分歧。随后,刘昂老师从配乐、曲牌、字音、腔格口法等多个方面简要介绍了昆曲曲唱的原理。在讨论的过程中,刘昂老师多次穿插曲唱示范,包括南曲、北曲、词、散曲,力求全方位展示多种类型的曲唱特点。

魏良辅《曲律》

最后,刘昂老师谈及昆曲在近现代的境遇问题。一个主要问题是,当人们谈到昆曲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一种演戏形式,是哪些哪些剧团乃至哪些哪些演员,而不是专注唱念的那些曲家曲友。如今冠以“昆曲”或“昆剧”名义的演出活动,大多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昆曲范畴,但这些演出却带来一种“假作真时真亦假”的结果,导致真正掌握精深细腻曲唱艺术的曲家曲友们话语权的丧失。

剧团往往会运用商业和传媒的手段树立新标准、制造新观众。但昆剧是由明清文人阶层制造的艺术,只为欣赏,不为牟利,并不是简单地借媒体炒卖就可以让观众接受的。刘昂老师强烈批评了这些按照商品制作思维、求新求变、适应市场而改造出来的昆剧,认为是一种格调甚低的四不像之物。

刘昂老师说,当务之急是认识昆曲、分析昆曲,赋予昆曲合法正规的学术地位,而不是评价昆曲甚至侈谈“改革”昆曲。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首批人类口述及非物质遗产,诚是嘉事。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昆曲的生命在其学理及清唱实践,从不赖于歌舞爨弄,因此,保存昆曲这项遗产,根本大计是促进曲学的开展,以及曲唱的传习。

责任编辑:林斯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