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男小生的标杆读刘觉角色的缘分

刘觉是上海越剧院的著名表演艺术家,也是中国越剧“男女合演”的第一代男演员之首席。几十年来,他在越剧舞台上塑造了性格迥异、多姿多彩的越剧男性艺术形象。如《西厢记》的张生、《三月春潮》中的周恩来、《鲁迅在广州》的鲁迅、《舞台姐妹》的唐经理等人物,都用心用情用功,各具风采,开风气之先,足以成为越剧男小生的标杆。

越剧男女合演,是越剧改革和发展的势之所然,也应当是与女子越剧并蒂共荣的一枝。自年周总理接见袁雪芬时提出越剧的男女合演问题,至今已有73年,上海和浙江的越剧院团也培养了一些越剧男演员,但佼佼者不多,阴盛阳衰是普遍现象。总结越剧男演员的表演经验的著作,更是一个空白。刘觉先生花了三年时间,每天写作2至3小时,完成了自传体著作《角色的缘分》,总结了自己一辈子从事越剧艺术创作的经验。这是一份难得的珍贵的越剧发展史的史料,文笔平实鲜活,是今天培养越剧男演员的一本必读书。

女子越剧很美,但有其局限性。有人说,局限性正是一个地方剧种的特点。这种意见有道理,但有一定的片面性。艺术实践证明:越剧男女合演是越剧多元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越剧改革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一个剧种,如果其题材和表现形态的局限性过大,只能表现阴柔之美,在当今这个审美多元化的时代,不利于剧种的发展。女演员很难演好《赵氏孤儿》中的程婴,更难演《忠魂曲》中的毛泽东、《三月春潮》中的周恩来、《鲁迅在广州》中的鲁迅。有了男女合演,越剧的题材可以进一步拓展,也可以进一步上演更多反映现实题材的好戏。

刘觉塑造越剧中的现代男性形象,最成功的,我以为是鲁迅。刘觉为了演好鲁迅,读鲁迅的小说,读《两地书》,读许寿裳的《亡友鲁迅印象记》等文字资料达百万余字。反复揣摩照片、木刻、连环画,尤其花心思研究其眼神、心态。他还专程拜访了鲁迅的学生黄源先生。黄先生告诉他,鲁迅通常穿一领灰布长衫,外形没有大动作,语调不高,语音不太洪亮,基本语调离不开绍兴话。鲁迅生活朴素,抽的烟很普通。刘觉经过刻苦琢磨钻研,确定了鲁迅看青年人是“母爱”的眼神,他的拾鞋、拍蟑螂、唱绍兴大班等一系列细节表演,给观众以平凡中见伟大之感。他在最后一场设计了“弦下调”的唱腔,移用了现代芭蕾《药》的身段动作。24岁的刘觉在越剧舞台上演活了鲁迅。上海戏剧学院专家王昆和张马力指出:“这出戏,在鲁迅一角的性格刻画上,超过了近期某些话剧所创造的水平”。黄源看戏后也感到很满意,说剧本基础好,鲁迅演得像。浙江省艺术研究所等文艺团体来信祝贺,认为这出戏一定会对越剧积极上演现代剧目及男女合演艺术改革起巨大的影响和指导作用。刘觉因此获得“上海首届戏剧节表演奖”。

《三月春潮》描写的是北伐战争期间,上海工人阶级在周恩来的领导下,于年3月21日发动了第三次武装起义。刘觉饰演周恩来,难度更大,但刘觉同样下足了功夫,也取得了成功。戏剧大师曹禺看后,评价刘觉的表演是:“刘觉扮演年轻时的周总理,还有点那么个意思,哈哈!”

《西厢记》,刘觉饰演张生

刘觉还和金彩风、吕瑞英、张桂凤合作演出《西厢记》,刘觉演张生。这对刘觉来说是一大挑战。他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在唱腔上如何和女声衔接。刘觉演张生,用“同腔异调”“同调异腔”“同腔同调”等办法,基本解决了唱腔的转调融合问题。俞振飞对刘觉说,京剧全部假嗓,昆曲真假结合,你的唱法很好,高音很亮,像昆曲官生的唱法。你的发音,不像老生,也不是假声,我认为很好。刘觉演张生,主要吸取了徐派的唱腔,结合自己的嗓音条件,唱出了“四工调”的神韵,唱出了徐派唱腔高低抑扬,独具一格,和金彩凤、吕瑞英的唱腔和谐一体。同时,他在表演上、神态上也努力向昆曲巾生泰斗俞振飞老师学习,赋予角色更多的书卷气。俞老师在年12月23日高兴地给刘觉写信道:“雪芬告诉我你们在杭州演出《西厢记》的成功。闻之兴奋异常。男小生这条路给你打开了,这是你多年来的坚持而获得的成功,可喜,可贺。”

40多年前,刘觉和张国华、史济华,作为越剧第一代“男女合演”的代表人物取得很大成功,说明越剧通过男女合演可以在题材、剧目上取得扩展,可以塑造出女子越剧在舞台上难以树立的某些男性角色,可以让戏中男角的特定的阳刚、恢宏、滑稽等气质表现得更真实贴切充分。舞台表演艺术是活生生的现场艺术,现在虽有录像、影视等手段可以记录演出场面和部分表演特写,但是,演员对角色的理解、感悟,演出前的准备、钻研,演出过程的灵光闪现、即兴创造,同对手之间情感火花的相互激发却无法呈现。可惜的是,表演艺术家写自己的演出体会的著作太少了。因此,我认为刘觉的《角色的缘分》应引起戏曲界的高度重视。(戴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