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好时光,每天听见有趣的苏州。
有人说,昆曲是大家闺秀,评弹则是小家碧玉,昆曲演出于高墙深院,评弹则传播于街头巷尾。苏州人爱评弹,老苏州都会哼上几段俞调、蒋调、徐调,而评弹真正的鼎盛时期是在上世纪的30年代,也是评弹艺人们在江湖上竞争最激烈的时期,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那时候评弹艺人走江湖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档,是评弹演出的组织形式,一人演出叫单档,两人合作叫双档,三个人就叫三档,那你知道什么叫“敌档”吗?
顾名思义,就是两档艺人在同一码头狭路相逢,来一场面对面的博弈。从前的评弹艺人都是在各地的书场跑码头,有的地方有好几个甚至十几个书场,所以,艺人们在码头上遭逢敌档是最惯常的经历。有的艺人因此一举成名,也有的艺人从此一蹶不振。有这么严重吗?还真有。
年中秋,李伯康首次到苏州来演出。李伯康是评弹老艺人李文彬的义子,李文彬自编自演的《杨乃武与小白菜》,轰动了整个书坛,而李伯康继承了其衣钵,26岁就在上海滩一炮而红,被誉为是“书坛梅兰芳”。
而在苏州,他遇到了同样实力不凡的敌档严雪亭。严雪亭是正宗苏州人,光裕社出道,是徐云志的徒弟,他也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弹词皇帝”。这两人相遇可以说是棋逢对手,而且说的竟是同一档书《杨乃武与小白菜》。
严雪亭说《杨乃武》还有一个小曲折,因为他之前曾想拜李伯康为师,学说杨乃武,结果被李伯康拒绝了,严雪亭就请别人编写了《杨乃武》自己演。所以,相比而言,李伯康的《杨乃武》显然是正宗嫡传,而且,李伯康此番是有备而来,带了徐绿霞、张鸿声等三档名家“助阵团”分别在苏州四家书场轮流演出。
作为主场的严雪亭不甘示弱,也请了杨仁麟等三档人马在各家书场依次迎战。一时间,搞得苏城百姓眼花缭乱,不知听哪家的好了。
李伯康初到苏州,拿出了他的海派作风,大做广告,在中央书场门口的水牌上写道:“特聘沪上润余社弹词名家李伯康日场弹唱正宗《杨乃武》”,言下之意,其他都是野路子的《杨乃武》。
巧的是,严雪亭的《杨乃武》也选在中央书场演出,他是夜场。如果按常规路子走,严雪亭显然有些吃亏,不会有听众白天听了,晚上再来听重复的内容,那怎么办呢?
严雪亭灵机一动,派人去李伯康的书场里做卧底,一方面是听说书的内容,同时观察听众的反应,然后根据这些信息随机改编自己的内容。后来,严雪亭更是不走寻常路,直接跳过十几回书,从最精彩的桥段开书,这样,一下子吸引了不少听众。
那个年代的听客都是“老耳朵”,他们可不管谁的名头大,好听就捧场,不好听就直接喝倒彩,非常严苛。
就这样,两人在中央书场鏖战了半个月,不分上下。但是,到了下半个月,书场形势逐渐发生逆转。
李伯康虽然功底深厚,说表老练,但是表演方式已经略显陈旧,而严雪亭锐意创新,行书快捷,又能说一口流利的“京片子”,很适合听众口味,再加上李伯康日场中的内容,已被严雪亭抢先说唱,评弹术语叫做“斩马脚”,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剧透,听众对李伯康渐渐露出了不耐烦的情绪。
与此同时,严雪亭的夜场却生意爆满,有些铁杆粉丝干脆不吃晚饭,不等日场结束,就涌进书场抢位子,连过道都加满了座位。而李伯康则一蹶不振,场子里只剩下零零落落的几十个听客。这也太没有面子了,他既是上海响档,又是正宗传人,见此情形,又羞又怒,一气之下没等期满,就愤而停演回上海去了。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敌档”都是这样剑拔弩张的。我们再来说一个很有浓情味的较量。嘉庆、道光年间的马春帆是《珍珠塔》一书的创始人,但是他刚出道的时候,书艺并不精湛。有一年春节,马春帆在苏州郊外的一个码头上与光裕社的名家俞秀山不期而遇。俞秀山被称为中国清代苏州评话、弹词四大名家之一。
年轻的马春帆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肯定敌不过俞秀山,索性放低身段,在开书前专程拜访了俞先生,说道:“早知先生来此,晚辈就不敢来了。”俞秀山被马春帆的谦卑感动,决定帮他一把。在开书时俞秀山故意不显山露水,弹唱平平,而马春帆则使尽浑身解数,响弹响唱,前半个月听客都跑到马春帆那边去了。
待到元宵节一过,俞秀山估计马春帆已经赚够了场方付的定金,就开始拿出自己的功夫,把听客全部吸引过来,用评弹术语叫“漂脱”了马春帆。“漂脱”的意思就是把对方的生意全抢了,严重一点的,就是逼得对方直接卷铺盖走人。
其实,马春帆对俞前辈的照顾也是心知肚明,临行前又特意去谢过了俞先生。我们现在所谓的“德艺双馨”,应该就是这样的吧。
听评弹,说评弹,评弹背后的故事,也是丰富多彩,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