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传戏实现演员新老交替蜕变雏凤清声

北京中医痤疮医院 http://m.39.net/pf/a_9125684.html

“如今站在舞台上的人,必须是锡剧的未来。”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小王彬彬最近忙得不可开交,为三位90后锡剧演员下月初登舞台当主角,编剧本、填台词;梅派传人黄静慧亲自上阵辅导,一颦一笑均细致讲解。众所周知,锡剧传承一直都是艰难苦涩的话题,如何培育锡剧优秀青年人才?或许这场名为“雏凤清声”的名家传戏、锡剧优秀青年人才精品展演活动,能给出答案。

带徒传艺

推出锡剧优秀青年人才培育计划

锡剧,是无锡地域文化艺术的特色品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锡剧的传承必须是活态的,而到了高端传承上,厚实的经验尤其珍贵。“戏曲要想发展,必须在传承上先打好基础。而名家、老艺术家是承载戏曲传统最鲜活的力量。”小王彬彬说。历史上,科班和师徒相传、口传心授的师徒制培养了众多名家。随着戏曲院校的相继成立,大班制、集体制培养了一大批后备人才。

年举行的首届无锡市锡剧青年演员“太湖梅花奖”,涌现了一批青春靓丽的年轻苗子,极大地鼓舞了大伙儿的信心。“十年树人,百年树木”,无锡市锡剧院院长黄静慧告诉记者,培养锡剧优秀青年人才,是无锡锡剧抢夺剧种排头兵工作的主要抓手。值得一提的,今年无锡市文学艺术联合会对专业青年人才的培育,进行了专题研究和构思。考虑到口传心授是这门传统艺术不可替代的传承方法,无锡市文化发展集团(简称文发集团)推出锡剧优秀青年人才培育计划《名家传戏——授徒传艺锡剧经典折子戏展示》项目。“出戏、出人,是最重要的两点。”小王彬彬强调,给予青年演员更多演出机会,用实践来检验他们的能力,同时孵化未来锡剧青年领军人物,以构建锡剧发源地的人才高地。

名家传戏

传授毕生积累实现新老交替的蜕变

昨天,文发集团的排练厅满满当当,每一间排练厅里都时不时传出乐曲声、唱戏声以及演员走位的脚步声。这次青年人才精品展演活动共有3场锡剧经典折子戏:《王魁负桂英·阳告》《铁冠图·刺虎》《赵氏孤儿·舍子》。锡剧艺术家小王彬彬、黄静慧,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胡锦芳作为辅导名家,为黄云茜、屈晔哲、李梦恒等青年演员出谋划策。“名家传戏应是如此,我觉得我们这辈人就应该把毕生的积累传授在年轻人身上,实现新老交替的蜕变。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延续锡剧的传承。”小王彬彬告诉记者。

这次小王彬彬身兼数职——导演、编剧、辅导,甚至为了让青年演员展现出自身的优势,重新编写剧本。小王彬彬表示,《赵氏孤儿·舍子》由彬彬腔传人王子瑜和曾获无锡市首届太湖梅花奖金奖的屈晔哲合作演出。这出戏改编于京剧、昆剧剧本,原本这场程婴与妻子商量交换孩子的戏是没有的,但自己觉得要把亲生孩子献出去送命,最痛苦的是母亲。这样的戏更能吸引观众,赚人眼泪,因此特地安排了这场戏。屈晔哲不管是扮相和唱腔都很适合这角色。小王彬彬一边流泪一边写完了剧本。

不可替代

演员的年轻化是趋势也是优势

“这句词调子

不对,有点低”“这

里不能后退要前

进”“转身的时候步

子要稳”……短短1

分钟的时间,黄静慧已

经指出了徒弟黄云茜多处

不妥,说到着急处黄静慧更是一改往日的好脾气,严厉批评,为此黄云茜可是没少抹眼泪。黄云茜是黄静慧的首徒,黄静慧表示,舞台上哪怕一个细微的表情都决定了你的专业,既然要辅导自然需要更为细致。这次为徒弟选的《王魁负桂英·阳告》,是黄静慧自己特别喜欢的一出折子戏,因为梅派经典折子戏表演很多都没有录像留下,故黄静慧坚持身段、唱腔、表情都要亲传,“演出可以发现很多问题,哪些地方存在不足立刻可以说,这样教学成长比较快。”对于她来说,梅派的文化需要年轻一辈来继承,也需要年轻化的发展,这已经是必然的趋势。黄静慧回忆起自己当年学戏时候的情景说,“这批90后学生是幸运的,有平台有机会,有老师盯着教你;我们当年都是躲在幕布的后面,拿着小本记录台上老师的动作,回去后用桌椅板凳摆位置来练习。”“年轻这个优势不可替代,蓬勃朝气的靓丽形象是观众喜欢的东西,时代在进步,年轻人应该胜过我们。”小王彬彬感慨,给予年轻演员站上舞台的机会是很重要的,但“年轻化”需有一个台阶,慢慢走无法攀登高峰。小王彬彬告诉记者,艺无止境不是虚高,对声腔艺术流派的把握,对人物身份的理解,需要舞台实践和自身审美判断,年轻一辈演员都需要提升,这些是基础。不管是演员还是观众都在新旧交替,时间的课题总是最难。

突破困境

将更多的年轻观众拉入剧场

23岁的屈晔哲已经学了11年的锡剧,刚进入锡剧团的5年时间,大大小小的演出也参与过不少,但像这样在一场30分钟折子戏中当主角还是第一次。“我压力很大,体力上有点跟不上,半个小时不停地唱、演,尤其这出戏高潮剧情、动作幅度很多。”屈晔哲表示,这样的机会对于青年演员是很难得的,不能演砸,不能让前辈失望,这是她这段时间天天想的事情。别看屈晔哲年龄小却颇有想法,她告诉记者,“我们都知道将锡剧观众年轻化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是实施起来很难,排了新的戏老观众不乐意,排了旧的戏新观众就不爱看,只能靠逐步的引导和适应。”

年出生的李梦恒,去年刚从“田汉戏剧周”活动中捧回了一个“武状元”奖,这是锡剧院在全国专业比赛中获得的高水平奖项。她小学三年级起接触戏曲,跟着一位启蒙老师学习了昆曲、锡剧、京剧、越剧等多种戏曲表演,基本功扎实。对于这次演出,李梦恒幽默地说,“在30分钟时间里,将《铁冠图·刺虎》中的忠烈小宫女刻画到位,心里还是有点犯怵的,感觉有点孤单。”如何吸引观众进剧场?李梦恒没想那么多,她说,“只要有观众愿意进剧场看戏,那我的表演就要对得起观众。”

黄云茜也是同辈演员中的佼佼者,曾获得“江苏戏剧奖·红梅奖”大赛银奖。她告诉记者,其实现在很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还是存在好奇愿意去尝试接受的,只是缺少这样的机会和契机,我们青年演员更应该加强对自己的专业追求和素养,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剧场。

(晚报记者璎珞/文、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