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放羊,16岁登台,20岁成为秦腔

现在的年轻人,喜欢的是电影、电视剧,是明星和舞台上的音乐。京剧、昆曲可能还有所了解,但秦腔想必是知之甚少。

这种起源于西周的古老戏剧之一的艺术,在中国西北陕西、甘肃、青海等地最为流行。年5月20日,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所了解的秦腔,来自一部小说——陈彦的《主角》,这部获得年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通过秦腔名伶忆秦娥近半个世纪人生的起废沉浮,夹杂着时代转型、秦腔起落,构筑了一幅宏大的画卷。

于浩荡历史中,忆秦娥能成为“秦腔皇后”,背后是她的努力成长,但也离不开许多人的帮助与扶持,他们是她真正的“贵人”。

01带你走出舒适圈的人

忆秦娥改过两次名字,她原名易招弟,是秦岭深处九岩沟的一个放羊娃。舅舅胡三元是县剧团的秦腔鼓师,带她出大山时,给她改名易青娥。

易招弟离开大山前,因为年纪小,挣不了工分,父亲就留了亲戚的三只羊。她特别喜欢温顺的羊,摸摸小羊的肚皮,它们就听话地卧倒在她脚下。她喜欢羊,连去学堂也把羊牵着,拴在教室外。

那时候她的理想就是,嫁一个好婆家,喂一群羊,不是三只,而是三十只。在一个有草、有坡、有水、能随便唱山歌的地方,过一辈子。

如果不是舅舅,易招弟不会成为县剧团的易青娥。后来,舅舅出事进了监狱,她被排挤,自己偷偷跑回九岩沟,想继续放羊。

在成名后,去中南海演出,压力太大的她晚上做梦都是回家跟她的三只羊在一块。舅舅黑着脸,用拦羊棍把羊赶到断头崖下,还骂她:“叫你好好唱戏,你偏要放羊,羊能放出花来?”

在易青娥的眼中,九岩沟的三只羊是她最幸福的存在,是她的舒适圈。如果不是舅舅,她一辈子就只是易招弟。是舅舅带她出大山学唱戏,也是舅舅在鞭策着她成为“红破天的大名演”。

02教你专业知识的人

从九岩沟出去的时候,易青娥还不满11岁,她就是一个只会放羊的娃子,什么都不懂。穿着乡亲们送的回力鞋,戴着姐姐藏起来的发卡,就这样进了县剧团。

到了之后,是胡彩香教她音阶、音准,带她熟悉剧团的生活。在她怕出丑不敢出声时,是胡老师告诉她,“唱戏先得胆子大,敢做动作敢发声,这叫自信心。”可以说,没有胡彩香,易青娥在县剧团是待不久的。

在她被排挤回到九岩沟后,也是胡老师把她劝回来,还告诉就算是在厨房里,也不要把练功落下。“四人帮”被打倒之后,一些老艺术家开始活跃起来,包括看大门的苟存忠,在老戏红火的时候,他可是了不得到“大名角儿”。

一天在看到易青娥拿大顶之后,发现她的腿上功夫太好了,表示愿意教她,保准能成一个好武旦,甚至表示如果学不成,他就寻绳吊死在灶门口。

要知道,易青娥已经是一个被“发配”到厨房的烧火丫头,她虽然在练功、学戏,但是很茫然,没有老师教,不是“科班出身”,她能不能继续学都是问题。苟老师不仅教她唱戏的专业知识,还给了她看到明天的希望。

易青娥开始疯狂吸收知识,认真排练。《打焦赞》的出场,惊掉了众人的下巴,《杨排风》的成功,更是让易青娥成为了“秦腔小皇后”。

03盛名下让你清醒的人

盛极一时的易青娥,就是大明星,她的戏都是提早抢票,场场爆满。这时候帮助她看到短板的人,就是给她改名忆秦娥的剧作家,秦八娃。

忆秦娥到了省秦,唱《游西湖》时,各种舞台道具都用上了,大悲剧轻飘的只剩下了炫目的灯光、吹火的绝活。秦八娃告诉忆秦娥,好演员是要控制观众观剧的情绪,决不能让观众跳出来只看杂技。

已经在中南海演出过、得过戏曲梅花奖的忆秦娥,认真的记下了秦八娃的话,“要有清醒的头脑,在戏的本质上下功夫”。

对盛名之下的忆秦娥,他也有交代。“名声起来了是好事,也是不好的事。人都想出名,可出了名就得想办法把名声浮住,也就是让这名声名副其实。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强大起来,强大到跟媒体宣传的一样,甚至更好。”

秦八娃还给了她一份读书单子,让她平常练练字,弹弹琴,把自己浸泡在文化里,区别开B角、C角,成为真正的秦腔大家。从一个放羊娃到秦腔皇后,不能唱戏、做人两张皮:唱的是大家闺秀,自己却是不通文识。要想把戏唱好,就得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秦八娃是让忆秦娥走向更高层次的人,在忆秦娥已经到达一个段位之后,秦八娃从更高的要求和更理性的角度,给了忆秦娥成为秦腔大家的指引。

04低谷时给你解密的人

忆秦娥的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舅舅把她带出九岩沟,胡彩香、苟存忠教她秦腔功夫和唱腔,秦八娃给她写剧本、指明路之后,忆秦娥还是遇到了问题,并且是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成为省秦台柱子之后,恰逢国家推行改革,实行“名角挑团制”,打破“大锅饭”的现有模式。忆秦娥虽然只想唱戏,但被领导指名要挑一个团先干起来。

结果在一次演出时,舞台倒塌,当场压死三个孩子,重伤七个,轻伤十几个,忆秦娥被免职。回到家里,亲眼看到丈夫出轨,还是在结婚的婚房里。回到九岩沟,她最后的一处安静的家园,发现儿子很有可能是傻子。

重重的打击,让忆秦娥透不过气。她到山上尼姑庵里,为自己赎罪。师太说,“也许把戏唱好,让更多的人得到喜悦,就是最好的赎罪。”庵堂只收了真正无路可走的人,忆秦娥还有路可走。

修行是一辈子的事:吃饭、走路、说话、做事都是修行。唱戏,更是一种大修行,是度己度人的修行。只要懂得这个道理,就没必要住庙剃度了。要不然,这世间的庙也是住不下的。

再一次出山的忆秦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唱戏和儿子身上。这是经历过风霜,仍未被打垮的忆秦娥,成了真正的名角。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像忆秦娥一样,一路走来有很多贵人扶持。没有的话,就自己成为自己的贵人。

若无贵人,我自渡之。

不要抱怨没有伯乐,先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把自己的专业能力培养起来。

不要抱怨繁盛出长久,要让自己在盛名下保持清醒,在落魄时看清方向。

这样,便无需再怕“怀才不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