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再无张三梦,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张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马黎通讯员郭楠综合

据江苏大剧院官方微博消息,1月6日中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张继青在南京过世,享年83岁。

张继青,原名张忆青。年生于苏州的一个戏曲世家,年参加苏州民锋苏剧团,后师从尤彩云、曾长生,专学昆剧旦角。年转入江苏省苏昆剧团,受到俞振飞、沈传芷、朱传茗、姚传芗、俞锡候等著名昆剧艺术家的传授和指点,可谓集大家之所长。她嗓音圆润厚实,吐字清晰,行腔婉转,韵味隽永,吸收各家行腔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唱法,创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

张继青的学生、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单雯傍晚在朋友圈泪别恩师。

单雯说,老师比较严格,很少表扬学生,多是提意见。

“老师对艺术一丝不苟,生活中是一位朴实的老太太,但在舞台上,却能够把少女的那种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老师说,演员还是要单纯一点,除了艺术追求上要更为精进,其他什么都是假的,舞台上拿出这本事才是真的。老师是一个很谦虚的人,别人要给她拍照,她会说我又不好看,你们不用拍我,还是拍我的学生吧。”

张继青晚年多次登台演出。

年10月,“紫金文化艺术节”在南京举行,80岁的张继青携单雯同台演唱《牡丹亭·游园》,这是张继青最后一次登台演出。

世间再无“张三梦”。

年,江苏省昆剧院晋京演出,张继青两场大戏《牡丹亭》、《朱买臣休妻》一举轰动京城,新华社驻南京记者古平撰稿《驰名江南“张三梦”》刊发于《北京晚报》,《人民日报》也以半个版刊文介绍张继青的表演艺术。

紧接着,年,首届戏剧梅花奖颁奖,张继青以得票最多荣登榜首。

“张三梦”叫响后,张继青采取了“小戏扩展成大戏”的做法,让昆剧艺术有了创造性的传承。

“三梦”扩展为大戏后,主要是两出大戏,一个是《朱买臣休妻》,一个是《牡丹亭》。《朱买臣休妻》源于张继青向沈传芷老师学《烂柯山·痴梦》,演出之后很受欢迎。

张继青的爱人姚继焜觉得编写本戏《朱买臣休妻》的时机已经到了。在他的整理和改编之下,《朱买臣休妻》分《逼休》《悔嫁》《痴梦》《泼水》四折,以《痴梦》作为全剧的戏核戏胆,一字不动,其他三出向它靠拢。剧中人物,吴继静扮演前面两出的崔氏,张继青扮演后面两出的崔氏,姚继焜扮演朱买臣,姚继荪扮演张木匠。江苏电视台将《朱买臣休妻》拍摄成戏曲电视剧,获得了第十三届戏曲电视剧一等奖。

张继青经常说起她的老师沈传芷、姚传芗。

新中国成立后,昆剧院团并没有过去戏班那样的师徒制了,学生学戏几乎都是“团队作战”。“去传字辈老师家学戏,团里都要派一个生活老师跟着,那时候没有录像,学八天十天哪能记得住?生活老师就是去帮忙记戏,回来一起回忆一起练”。

昆曲的词很深奥,老师教的时候完全是图解式记忆,剧院就请专家来讲戏,阿甲、吴新雷等名家都来讲戏、指导。“所以,我没有专门拜过师,教过我戏的都是老师。

“最感谢的就是老师给了我两碗饭,一是姚传芗先生的《牡丹亭》,另一个是沈传芷先生的《朱买臣休妻》。”

年,她来杭州,去省艺校跟着姚传芗学《寻梦》——

教我《烂柯山·痴梦》的是昆剧表演艺术教育家沈传芷老师。沈老师会的戏很多,生、旦、净、末、丑各行角色都能传授,尤以小生和正旦戏最为传神。年8月沈老师回苏州家里过暑假,又像平常那样到苏昆剧团教戏。那时我已经在南京,但听说沈老师有一出非常有特色的折子戏可以教,就是《烂柯山·痴梦》,后来请顾笃璜先生推荐,我从南京赶回苏州,第一次向沈老师学习。《烂柯山·痴梦》中的崔氏,属正旦行当,历经多代艺人的精雕细刻,传到沈老师手上时已经达到高峰。

由于崔氏无论在表演、唱念、程式动作、心理变化上,都起伏极大,所以也被圈内人称为“雌大花脸”。这对我来说是一次突破。沈老师在教戏中主曲《渔灯儿》时,一伸一缩,一放一收,时而朦胧恍惚、扣人心弦,时而扑朔迷离、喜怒无常、变幻莫测,将崔氏当时的心情刻画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这让我十分沉醉,也下定决心一定要将沈老师精湛的表演艺术学到手。

教我《牡丹亭·寻梦》的是传字辈另一位昆剧旦角表演艺术家姚传芗老师。年盛夏,我到杭州黄龙洞浙江省艺校向姚老师学《寻梦》。在学习的过程中,姚老师多次向我指出,《寻梦》这出戏不应走花哨和讨好观众的路子,而要从人物出发,从整折十四支曲子出发,从上场《懒画眉》开始到《江水儿》结尾,要找出杜丽娘曲折多变的内心活动,要找到身段动作造型与情感结合。那时姚老师已经70多岁了,还在排练场上握着折扇,眯着眼睛,一会儿轻颦浅笑,一会儿双眸流动,一会儿唇齿微启,一个活脱脱的杜丽娘的形象宛然重现在牡丹亭旁。可以说,没有老师前辈的毫无保留的传授,就没有“张三梦”。

张继青一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