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至今有多年历史。弹词最早形成的流派有三个:清朝嘉庆、道光年间由俞秀山创造的“俞调”,清朝同治年间由马如飞创造的“马调”,清朝乾隆年间由陈遇乾创造的“陈调”。《弹词唱腔流派集锦》唱片M-,唱片封套《兰》《弹词唱腔流派集锦》第一张《兰》,编号M-,唱片中包括张、蒋、陈、徐、马、周诸调六个唱段。著名评弹演员袁小良、王瑾在演出《孟丽君》。张调是张鉴庭创造的流派。它主要脱胎于蒋调,并吸收了夏调中高亢、挺拔的特点。仅从音乐旋律来看,它和蒋调差别不大,但是唱法、运气和用嗓等技巧和蒋调不同。张调的代表作《曾荣诉真情》由灵犀作词、张鉴庭演晿、张鉴国伴奏,年录音。陈调是早期形成的三大流派之一,擅长表现悲愤、苍凉、壮烈、慷慨的情绪,大部分是供故事中的中年或老年角色所唱,代表作《林冲踏雪》由陈灵犀作词、郑天韵演唱,年录音。徐调由徐志云所创。它虽脱胎于俞调,但从它发展过程中,吸取了京剧女艺人露兰春的唱腔,又从苏州小贩卖臼兰花、卖水红菱等叫卖声中吸取养料,所以在目前所唱的徐调里,俞调的痕迹留存不多。徐调的代表作品《寇宫人》徐志云演唱,年录音。马调是最早形成的第二个大的流派。它的特点是爽朗、流利、朴实、酣畅,调子近乎诗人吟咏,后来也吸收了“苏南滩簧调”的唱腔。马调的代表作《哭塔》由魏含英演唱,年录音。周调为老艺人周玉泉创造。起初周玉泉也唱俞调,后因假嗓失润,完全用真嗓演唱。后期吸收了京剧的唱腔,以及蒋调的节奏发展成慢周调。周调的代表作为《志贞描容》周玉泉演唱,龚克敏伴奏,年录音。《弹词唱腔流派集锦》唱片M-,唱片封套《竹》《弹词唱腔流派集锦》第二张《竹》,片号为M-,唱包括杨、蒋、俞、琴、严诸调五个唱段。这里重点介绍杨调,琴调和严调。杨调为杨振雄所创。它是在俞调的基础上吸收了夏调和昆曲唱腔发展形成的。唱起来节奏自由,很像京剧中的散板和摇板。由于音乐中感情变化丰寓,既可以表现刚健、粗犷的人物性格,也能表达哀切、深沉的思想情绪。杨调的代表作《昭君出塞》,由夏书改编,杨振雄演唱,年录音。琴调为朱雪琴创造。它是从马调、薛调等流派发展而来,同时还吸收了俞调的某些旋律,唱到高腔时运用假嗓,致使音域宽广。琴调的代表作《楼台会》由朱雪琴演唱,郭彬卿伴奏,年录音。严调为严雪亭所创。它兼有薜调和小阳调的特点,代表作《杨乃武与小白菜·密室相会》由严雪亭演唱,年录音。《弹词唱腔流派集锦》唱片M-,唱片封套《菊》《弹词唱腔流派集锦》第三张《菊》,片号M-,唱片包括丽、夏、琴、祁诸调四个唱段。这里重心介绍夏调和祁调。夏调为夏荷生所创,特点是响弹响唱,唱法上真假嗓结合,唱到高处高亢挺拔,唱到低处婉转流畅。代表作《红楼梦·黛玉焚稿》由凌文君演唱,年录音。祁调是祁莲芳所创的流派,轻弹低唱,如诉如泣,善能表达哀怨缠绵的感情,为评弹流派中别具风格的一种,代表作《西厢记·秋思》由周云瑞演唱、张鉴国伴奏,年录音。《弹词唱腔流派集锦》唱片M-,唱片封套《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