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http://nb.ifeng.com/a/20180427/6536099_0.shtml?ivk_sa=1023197a林莫樵尝试用西洋室内乐编制重新创作改编的方式,并与昆曲“传”字辈第三代传人周好璐(图)合作。林莫樵传唱了多年的昆曲《牡丹亭》,至今依然被各种舞台形式演绎。前不久,青年作曲家林莫樵创编的《牡丹亭·游园惊梦——为人声、钢琴、小提琴与大提琴而作》在国立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海顿厅上演,这也是今年维也纳国际音乐大赛邀演作品。林莫樵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通过这次尝试让熟悉西方古典乐的观众能听懂中国的传统音乐。缘起从《生死恨》接触传统戏曲这次室内乐版《牡丹亭·游园惊梦》的创作中,林莫樵大胆尝试用西洋室内乐编制重新创作改编的方式,并与昆曲“传”字辈第三代传人周好璐合作,重新诠释这部中国传统戏曲经典。为何对传统戏曲感兴趣?林莫樵说:“我最早是对音乐剧感兴趣,戏曲接触得不多。前些年,中国戏曲学院的张晶老师给了我两张梅兰芳大剧院的戏票,演的是京剧《生死恨》。当时看完挺有感触的,也解答了我心中关于音乐剧的疑惑。”林莫樵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这些年她常给一些舞台剧做音乐,也尝试做一些音乐剧的改编。这几年,中国音乐剧发展很快,“我觉得我们现在的音乐剧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好,一个是音乐不对,像是在模仿西方的形式;还有一个是演员的问题,真正能演好音乐剧的演员比较少。但是,我在看中国传统戏曲的时候,这两个问题是不存在的,感觉这才是中国的音乐剧。”在这次改编《牡丹亭·游园惊梦》之前,林莫樵曾受指挥家、作曲家蔡东铧之邀参与创作《汤莎音乐传奇》,这部作品的素材来自于汤显祖的《牡丹亭》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和朱丽叶》。为此,林莫樵对《牡丹亭》做了很多研究,“那场演出做完后,反响挺好的,蔡老师觉得我的创作可以更大胆一些,建议我把其中《牡丹亭》的部分改编成独立的作品。”在演出的节目册,还写着“献给声乐艺术家贾琦先生”。林莫樵透露,贾琦是自己的叔叔,“《牡丹亭》的故事写到了生死,也写到了人能起死回生。我的叔叔前几年得了癌症,我也想把这个作品献给他。”创编用小提琴拨弦表现鬼魂的脚步这次林莫樵创编的室内乐版《牡丹亭·游园惊梦》,在编配中取代了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的原有定式,只保留了唱念语音。同时,依照汤显祖的原剧本将色彩和声以及西洋室内乐惯有的重奏形式搬上舞台,在保留了原剧的律动和节奏之外,使观众更加将眼光聚焦在演唱者身上。在创编过程中,林莫樵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让熟悉西方古典乐的观众能听懂中国的传统音乐。“我们中国很多传统音乐作品是五音阶的,如果不进行重新编排,外国观众听了可能会觉得音不准。这次我想在保留《游园惊梦》这一段原有韵律的情况下,让外国观众首先要能听懂,并且进一步感受到杜丽娘的情感世界,这可能是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戏曲音乐的一个窗口。”经过斟酌,林莫樵的作品最终保留了、、、、、、等曲牌、唱词,她最看重的是,“当时创编的时候,我感觉那段时间整个人都多愁善感的,像是杜丽娘、林黛玉附体,在编到的时候觉得一直想突破的东西出来了,比如尝试用小提琴的拨弦来表现鬼魂的脚步。”当记者问到经典的为何没能收录其中?林莫樵透露,这也是她的一个小遗憾,“其实这段我也编了,而且花费了很大力气,但是最终出来的几个版本效果,我自己都不太满意。可能是原有韵律太经典,我觉得无法超越,同时也不想拿出一段不满意的作品。”在接受采访时,林莫樵表示,创编《游园惊梦》这一段只是一个开始,今后她想花10年的时间来创编完整的《牡丹亭》全剧,“做完这次演出后,我感觉10年都说少了。”采写/新京报记者田超受访者供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