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汉《古诗十九首》
每逢七夕,不能不想起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作为久远的传说,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大东》。这是一首诞生于西周中晚期的诗歌。作者不详,有传说系当时谭国大夫所为。谭国位于今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有一说城子崖遗址便是古谭城遗址。
金梅生手绘
诗中道:“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这里的“汉”是指天河,即银河。所谓“织女”,是天琴座中最亮的星。所谓“牵牛”,也称牛宿,又名河鼓,俗称牛郎星,属于天鹰座。每年农历七月首秋,牛女二星距离最近。诗人在此只是假借对天象中星座的意象描绘,由“问天”到“怨天”,来隐喻上天都不能为人世间的小民解除困苦。
济南长清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汉画像石“织女“”形象(张从军提供)
此后,历朝历代的人们以每个时代不同的时代背景、情感诉求和审美取向,展开想象的翅膀,不断添枝加叶,经过不断勾兑和演化,逐渐形成这个悲悲切切、生动形象的爱情故事系统。
牛郎织女形成较为完整的故事出现在南朝梁时。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小说”为书名的短篇小说集《殷芸小说》里,向人们讲述了天河之东的织女为天帝之女,因勤于纺织获天帝奖赏,才嫁给河西牵牛郎。婚后织女荒废纺织,引起天帝震怒,责令织女回到河东,只许一年一会。
也是在南梁时期,宋懔所撰《荆楚岁时记》,是我国最早一部记载岁时节令的专著,其中便有牵牛星和织女星七夕会于天河的描述。
到了宋代,牛郎织女凄美的爱情故事仍是主线,而那种离别的愁苦,对重逢的可望,用抑扬顿挫的词作表达,彰显宋人别样浪漫。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李清照的《行香子·七夕》无不如此,这两首词作可以说在古代数百首七夕题材的诗歌中独树一帜。
明代万历三十三年(),朱名世编纂的中篇小说《新刻全像牛郎织女传》(共四卷)问世,现藏于日本,国内无传本,这是迄今发现的第一部完整记述牛郎织女题材的中篇小说。
《新刻全像牛郎织女传》内页
国内有传本的此类小说是清末民初无名氏所编《新编志怪小说牛郎织女》,据推测,此书系根据朱名世版加工修改而成。全书十二回,故事主线和主要情节无疑是《殷芸小说》的放大版。但故事更加完整,细节更加丰富。小说第十二回,即最后一回《天孙(织女)如愿鹊桥重会七夕相逢留名千载》,给全书画上圆满的句号,也为后世牛郎织女故事流变的整体风格与故事框架定下基调。而其中第九回《马氏女恶贯满盈会织女天河洗浴》,正是有了洗浴这一桥段,为后世牛郎织女的故事传播引起小纷争埋下伏笔。
除笔记、诗歌和小说外,戏曲是牛郎织女流传的主力军,其传播之广,影响之大,甚至超过前面所述的纯文学作品。奇怪的是,宋金元明各代中有关牛郎织女题材的戏曲剧本数量不多,存世更少。现存最早的此类戏曲作品是清乾隆以后的宫中节令戏中的《七夕承应》。
民国时中华戏校上演的《天河配》
在北京,早年的牛郎织女戏多是昆曲,名字大多叫《渡银河》。演的虽是牛郎织女,有的却穿插上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少不了“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白居易《长恨歌》)的情景再现。甚至有人评价说,早年《渡银河》其实就是以李、杨为主,是他们二人的爱情主线穿插上牛郎织女而已。《鹊桥密誓》就是《长生殿》的重要环节。清同治年间,著名昆旦曹福寿、沈正秋都以此类戏里演杨贵妃而出名。
年,京剧名角王瑶卿将原有昆曲《渡银河》改编为《天河配》,在位于北平前门外珠市口的第一舞台上演,剧中牛郎不再是天神,而被改编成了商人张有才的兄弟“傻三”。牛郎来到碧莲池,看仙女们起舞,沐浴,这也成了票房的重要“关子”。其实,在王瑶卿的改编设计下,这出戏有很多精彩的唱段,唱腔优美,唱词考究,如“离(织布)机房出宫门云层里站,五色云一片片采放云蓝”,“这才是男耕女织纺,合家欢乐度时光”。开演之日,第一舞台观众便满坑满谷,火爆场面历久不衰。王瑶卿也从此持续走红。
年梅兰芳在吉祥园出演《天河配》的戏单
梅兰芳小时候跟吴菱仙学戏,十岁时第一次上台演的就是《天河配》,那时戏中角色还是以李、杨为主,他串演的昆曲《鹊桥密誓》里的织女,应该算个配角。梅兰芳当时个子小,是吴菱仙把梅兰芳抱到椅子上再登上鹊桥。后来程砚秋拜梅兰芳为师,在好多戏中给梅兰芳配戏,其中就有《天河配》。原来织女的装扮都是道姑模样,梅兰芳出演时身着古装,雍容华贵,织女出浴时,便身着轻纱,曼妙多姿。
尚小云饰演《天河配》
孙荣蕙饰演的织女
年七夕,北平各戏院上演《天河配》,其中最令人 京剧很讲究“应节戏”,过什么节日就唱什么戏,牛郎织女这类戏,就是在每年七夕前后上演,机会转瞬即逝。所以各大戏班、各大舞台都同时上演,竞争堪称白热化。业内人士认为此剧系神话,与史实无关,便海阔天空,自由发挥,各显神通。同一出戏,人物名称、故事内容、表演手段、服装道具和舞台布景相差很大。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民国报刊上的戏曲广告可谓机关算尽,五花八门,不提饰演的那些名角,而尽是些“美女跳舞,满台荷花,莲蓬吐水,荷池沐浴,百鸟搭桥,满台飞鹊,天河变景”等等,充满各种噱头。
除京剧一枝独秀外,秦腔、黄梅戏、豫剧、晋剧、越剧、湘剧、评剧、河北梆子、山东梆子、吕剧等诸多地方剧种齐上阵。名称也是花样繁多,除《牛郎织女》《天河配》外,还有《七月七》《老黄牛分家》《鹊桥会》《老舅分家》等各色名称。牛郎织女热在民国后期成为一道风景。
年七夕前后,全国各地剧团开始上演保留剧目和经过最新改编的牛郎织女,当时北京就有以市京剧团上演的《新天河配》为代表的十一出相关剧目。广西南宁市人民京剧团也上演了秦似改编的京剧《牛郎织女传》。面对各地牛郎织女热的现象,《人民戏剧》杂志8月21日组织召开牛郎织女题材改编座谈会,强调保存神话传说的本来面目,突出其劳动与恋爱相结合的主题,在健康、美好的基础上适当加以发挥。几天后,艾青也在主流媒体上发表《谈牛郎织女》的署名文章,从而引起全国对此事的 人们看不到牛郎织女的戏,但相关故事依然广为流传,这与故事长期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有很大关系。年,由时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的叶圣陶根据民间传说、民间戏曲改写而成的《牛郎织女》入选中学语文课本。中国唱片厂还出品了由叶圣陶笔述,史琳朗读的《牛郎织女》黑胶唱片,作为“文学教材朗读留声片”系列在全国发行。改编后的牛郎织女传说从结构上依然保留原有的仙女凡夫、两兄弟分家、鹊桥相会等故事主线,但在主题思想与内容上则作了很大改动,对故事中的糟粕进行了过滤与净化,尤其消除了牛郎和织女两人的负面形象,突出了崇尚劳动、向善和美好爱情的主题,同时隐含了对封建礼教、等级制度、宗法观念的批判。从年到如今,除了六七十年代那十年,此文长期作为语文教材的内容,成为几代人共同的文化记忆,对于继承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前些年有人对课本里出现“偷看女子洗澡,偷走织女衣服逼迫成婚”之类提出异议,甚至说原来传说中没有这些情节,是编者后来强加的等等。但当你把这篇原文通读,你会觉得叶圣陶问心无愧。
“牛郎织女”作为千古流传的神话故事,又是如何与山东扯上关系呢?隶属山东淄博的沂源县燕崖乡,在沂河东岸有牛郎庙,建于明万历七年(公元年),原为一幢二层阁楼式建筑,庙内塑有牛郎及其子女像,旁卧金牛塑像一尊。现有建筑为近几年重修。织女洞位于沂河西岸大贤山之上,始建于宋代,洞口为二层楼阁,门楣上镌有“织女仙洞”四字。洞内存有历代石碑,最早的为宋代。二层正中坐有织女和王母的彩色塑像,左侧为织女寝室,二层窗户正对着河对岸的牛郎庙。
牛郎庙旁边有个村子叫牛郎官庄,村里的人大部分姓孙。古代文献中有关牛郎的传说,此人无名无姓,前述的京剧中牛郎姓张。而在豫剧、吕剧等地方戏中,牛郎大名孙守义,其兄名孙守仁。而这村里的大姓恰巧为孙。据说孙氏祖先从明末开始迁入此地,村里人以牛郎后代自居,并历代传承牛郎织女故事,养蚕、织布、乞巧、取双七水等习俗沿袭至今。年6月,沂源牛郎织女传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电影《天仙配》剧照
戏曲里有《天河配》,还有《天仙配》。二者不是同一个故事,牛郎非董郎,此织女也非彼织女,但却都是仙女与凡夫,也都是男耕女织,还都冒犯了天庭。年,经班友书改编而成的黄梅戏《天仙配》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荣获剧本一等奖。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根据其舞台演出剧本,由桑弘重新整理拍摄成为同名电影,大获好评。“七仙女”严凤英的银幕形象和电影插曲《夫妻双双把家还》深入人心。
《天仙配》的故事始见于三国时期曹植的诗《灵芝篇》“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的描述。后来东晋人干宝所编《搜神记》,其中有“董永遇仙”的故事。至宋时,出现了更通俗易懂的话本《董永遇仙传》,讲述董永卖身葬父行为感动了织女(七仙女),私自下凡与董永成亲,织锦还债,被玉帝发现后责令其回宫的故事。
到了元代,郭居敬辑录自上古至宋代的二十四位孝男孝女的事迹,成书《二十四孝》,其中“卖身葬父”便指的是董永。董永自此成为孝悌的典范。
山东嘉祥武梁祠汉画像石中的“董永卖身葬父”(张从军提供)
出了名的董永到底是何方神圣一直争论不休。山西万荣、江苏东台与丹阳、安徽安庆、河南武陟、湖北孝感等地不仅有董永遗迹,而且其地方志中多有记载,皆说董永为当地人。而《搜神记》中所谓“汉,董永,千乘人。少偏孤,与父居”,绝非虚构。汉代的千乘郡,即今日山东滨州博兴县,董永即是博兴人。这在首批全国文保单位山东嘉祥县纸坊镇的武氏墓石祠汉画像石中得到印证。在武梁祠后壁第二层画像石中便刻有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且榜题有“董永千乘人也”,此外还有“永父”字样。这也是现存最早的记载董永籍贯的实物资料,距今已有年的历史。
董永故里位于博兴县城北十多公里的陈户镇董家庄,今存清光绪年间所立董公庙。据道光二十年续修的《博兴县志》记载,博兴原有孝仙祠,“祀织女、董永”,今祠不存。(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