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鱼是什么可以吃吗

木鱼是什么 可以吃吗?

「木鱼」,又称「鱼梆」、「鱼鼓」、「木鼓」、「木鱼板」,为佛、道两教通用的敲击乐器。据学者考究在汉代出土的石墓壁画上,就已经有长条鱼形图案,推测可能是一种鱼形鸣器,但实际上的起源年代,目前研究都没有共识。大多认为木鱼应该是佛教的犍槌(犍稚)。犍槌(犍稚)和鼓、磬一样都有召集的功能。《释氏要览》:「钟磬、石板、木板、木鱼、砧槌,有声能集众者,皆名犍稚」。到了宋代除了召集功能,也用于讲经设斋的时候。如果大家有去北投农禅寺观赏水月道场时,金刚经墙下的走廊上就有吊挂着木鱼和磬,功能如同上述所说,讲经、用餐时都会敲击提醒。在此特别说明,游客不能任意敲打玩弄,旁边的志工、师父会制止你,请别造成人家的困扰喔。

佛教、道教对于木鱼的起源说法不同,佛教有三种说法:一是宋代刘斧《青琐摭遗》是借用鱼不闭眼的特性,砥砺僧侣修行精进;一是元代自庆和尚《教苑清规》说有个和尚犯戒变成了鱼还长出树,师傅怜悯超度他,把树刻成鱼的样子,提醒其他僧人不要跟他一样犯错;最后是根据日本僧人无着道忠的纪载,说玄奘回中土的路途上,遇到一位长者请他吃饭。原来是希望玄奘度化他被鱼吃掉的孩子,玄奘说好阿,你要用木头雕刻成鱼,挂在佛寺里面,僧众吃饭的时候敲击,以示报恩。道教则是说,唐玄宗时,在衢州建立道观,挖地挖到一条鱼形青色铁石,一敲音色非常响亮,于是称为「瑞鱼磬」,这就是木鱼的由来。

木鱼普遍使用在诵经礼忏,但明清时期,木鱼不仅用于宗教仪式上,更出现在宫廷音乐、昆曲,以及民谣诗歌、说唱艺术等音乐表演,使用范围相当广泛。一般我们常见的形状多为首尾相连圆形球状,在典籍上记载则是长条鱼形较多,实际上并未严格限制形状大小,而是依照使用需求制订。也可依照演奏需要,在制作时调整木鱼音色高低。所以并非如同我们印象中只有单一音色平板单调。现在是不是对于木鱼的认识更多一些,下次唱KTV也可以试着让木鱼加入伴奏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