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以“沉浸式”的态度和方式,梳理钩沉历史脉络,昆山把文化传承作为城市发展的“根”“魂”,让历史文化保得住、留得下、传得开
8月25日,昆山市千灯中心小学,小昆班的孩子在练习基本功季春鹏摄/本刊 不少昆山人的一天,是从一碗奥灶面开始。长达6个小时文火煨制,分为红汤、白汤,芳香浓郁;面条细软、爽滑、筋道;浇头为佐面的菜肴,种类之丰富,几乎就是苏帮菜的菜谱。 昆山人常说,“吃面靠汤,唱戏靠腔。”他们的一天,常在一段昆曲中结束,唱腔悠远婉转,文辞典雅藻丽,舞蹈飘逸出尘。与意大利歌剧、德国古典音乐同被视为人间“雅乐”的昆曲,在它的家乡被赋予更多生活气息。 百年历史的奥灶面和“百戏之祖”昆曲,浸润在平常生活中,折射出昆山对“保源”“续根”的态度:昆曲进学校、进企业;古镇“修旧如旧”,尽量保留传统民俗的原生态;设立“顾炎武纪念日”,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来涵养市民素质、塑造城市精神……昆山以“沉浸式”的态度和方式,梳理钩沉历史脉络,把文化传承作为城市发展的“根”“魂”,努力让历史文化保得住、留得下、传得开。 昆曲六百年,最美在今朝 漫步昆山,随时随地能感受这座城市对昆曲的钟爱:饭店、书店、学校、办公楼,甚至公交站台的显示屏上,入眼入耳的都是华丽的头饰戏服和缱绻的唱腔;阳澄湖畔,融合声光电的音乐喷泉,巨幅水幕中展演的是昆曲的水袖红妆。 “昆曲姓昆,是昆山特有的文化记忆和城市名片,也是昆山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被誉为“昆曲王子”的张军说。作为改革开放同龄人,他从12岁开始学习昆曲,见证了古老艺术从门庭冷落到备受 年投资万元修建“昆曲博物馆”;年投资逾10亿元建成文化艺术中心,内设“昆曲剧场”;年成立当代昆剧院,填补没有专业表演团体的空白。“载体越来越完善,演出越来越活跃,人才培养越来越合理,昆曲发展的土壤日渐丰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昆曲专家毛伟志评价道。 眼波潋滟、身段婀娜、水袖翻飞,石牌中心小学孩子们的表演博得围观者阵阵掌声。他们的师傅、苏州昆剧院副院长俞玖林说,每到开学季,学校是否开设小学生昆曲研习班,成了不少家长的择校标准之一,“昆曲六百年,最美在今朝。” 昆山出台了昆曲五年规划,更大手笔是承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百戏盛典,计划用3年时间,集中展演我国现存的全部个戏曲剧种,被称为“中国戏曲史上最完整的剧种大展示、大检阅”。 年百戏盛典近日落幕。80岁的蔡志雄和76岁的周美君从成都自费赶来昆山,看完全部38天演出,最后一场老夫妻双双泪目:“对高龄者而言,有些剧种看一眼少一眼,感谢昆山创造了此生最后一次亲历百戏朝宗的机会。” 对昆曲多年不变的热爱与付出,潜移默化间也让昆山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茶余饭后,公园、社区、广场,总能撞上不期而至的“市民舞台”“欢乐文明百村行”等群众性文娱活动。 石板青青,老街悠悠。家住千灯古镇的老伯曹阿三最喜欢的事就是饭后泡上一杯茶,坐在淞南书场的木凳上听一段苏州评弹。“有茶有戏,日子就像菜里撒了盐巴,有滋有味。”他说。 “活态”传承最江南的风韵 锦溪古镇位于昆山西南处,有两千多年历史,因景得其名:“夹岸桃李纷披,晨霞夕辉,尽洒江面,满溪跃金,灿烂若锦带。”著名记者冯英子称它“淡妆浓抹总相宜”,刘海粟更赞其“江南之最”。 承载了文人对江南美好想象的锦溪,房子都很古老,临水而建。古镇入口处是一座长52米的十眼长桥,当地导游顾琛瑾介绍说,老镇有36座桥,这么多年古镇格局基本没有改变,住的也大多是原住民。 “让古镇更像古镇、修旧如旧。”近年来,锦溪重修了文昌阁等建筑,并建设环湖生态廊道,用一种鲜活的方式来保存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全镇56支群众文艺队伍,表演舞龙灯、摇快船、民间山歌等,让人观看时找寻到以往纯真的快乐。 看得见明净湖泊、望得到万亩良田、听得见乡音软语、吃得到乡土口味、记得起儿时故乡。昆山的古镇保护坚持“活态”传承,在这里既能体会时间痕迹的厚重,也能感受古镇有机更新的活力。 周庄始建于北宋,因画家陈逸飞的画作《故乡的回忆——双桥》引起世人瞩目,“中国第一水乡”由此走向世界。盛名之下,项目、资金、游客奔涌而至,如何留住古镇的静谧气质和古朴民风? 昆山市副市长、周庄镇党委书记张峰介绍说,早在年昆山便制定《水乡古镇周庄总体及保护规划》,此后所有次级规划均恪守原材料、原结构、原环境、原工艺原则,确保古镇保护不因领导更迭而受影响。 历经多年风雨的周庄,如今依旧河巷阡陌,商街井然。评弹声、摇橹声、船歌声,声声入耳;青团子、富安糕、万三蹄,美味扑鼻。 祁浜村党总支书记吴洪生说,最萧条时全村仅有多个常住人口,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为激活农村活力、重续乡土文脉,年起,村委会和周庄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香村祁庄”品牌,涵盖民宿、荷塘月色湿地公园等,让原住村民和游客都能体验到“稻香、花香、果香、酒香、菜香”。 “文化是昆山的灵魂。”昆山市委书记杜小刚说,我们努力梳理历史记忆、古镇符号、水乡元素,把留住城市的“根”“魂”作为城市工作的重要内容,让源远流长的江南风韵在昆山更加栩栩如生。 成风化人从“有景”到“有境” 柯军,昆山人,曾获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文华奖”,但出演原创昆剧《顾炎武》仍让他倍感压力。 “在我个人演艺生涯中是最重要的一出戏。”他说,顾炎武的分量很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激励了无数文人志士。后世尊称顾炎武为“亭林先生”,在昆山的小区、学校、广场、马路、大桥上,“亭林元素”随处可见。 “保存文脉活化历史,关键是要让历史文化景观成为提升市民境界的重要平台。”昆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玉连说,昆山孕育出顾炎武等先贤,要努力用好这些人文积淀,提升市民素养。 近年来,昆山力求把顾炎武精神融入城市日常,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使其不断发扬光大。从年起开设的“日知讲坛”,其名取自顾炎武的《日知录》,每月一讲,延伸到区镇、街道、村(社区),让更多基层群众汲取人文精神滋养。年10月,“顾炎武思想课程基地”在昆山市一中揭牌,弘扬顾炎武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道德人格风范和脚踏实地的学风。 年6月5日,昆山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设立“昆山市顾炎武日”的决定,要求探索顾炎武精神的创造性发展。“唯有让精神生长、让文化发育,才会有朝气蓬勃的城市形象,才会有奋发有为的城市气质。”昆山顾炎武研究会会长陈建林说。(采写记者:刘亢张展鹏刘巍巍陆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