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弦,扁长椭圆形的鼓腔,两面蒙皮,细长的琴杆,有三根弦,杆长弦细,又称弦子。
三弦琴,是中国民族乐器中的重要一员,在长期的发展中,经历了多次变革。它的音色浑厚优美,具有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刚柔并济的特征,在亚洲的许多国家及各个民族广泛流传。
在我国,三弦的起源和古筝一样,没有一个最终的定论。从现有的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分析,得出几点考证:一是起源于古琴,出自于陈茂锦的《三弦散论》中的表述:三弦是古琴的后裔,是无品类乐器的门孙的观点。
二是起源于古琵琶,出自于著名音乐学者王振先的《三弦史略要》。三是起源于秦朝的弦鼗,出自于音乐史论家杨荫浏先生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王耀华先生在其论著《三弦艺术论》中通过大量考证做出推论,认为中国三弦的起源是弦鼗,并从琵琶,火不思等乐器上吸取优点,从南北朝唐朝开始逐步完善,慢慢确定了现在三弦的基本样式。
虽说三弦的起源在学术界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但对于三弦的发展,学者的态度却相对一致。
春秋时期,在三皇庙中有一段描述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的记载:庄子受了孔子训,一架三弦流世上,留下四块为筛板,醒堂木磨得亮堂,无奈士农工商不能干,怀抱三弦走四方。显示出春秋时期三弦已用于伴奏。
据史料记载,三弦最开始是在中国的北部地区流传,并没有出现在南方地区。隋唐之前,文献中很少有三弦的记录,我们也无法做出准确考证。
唐朝时期产生了乐理管理的部门:太常寺、教坊和梨园,用于招收、管理和教育有关音乐方面的人才。
崔令钦的《教坊记》中,出现了三弦之名。不过仅仅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唐朝的乐理管理部门中并没有三弦的位置,只是小众乐器,在北方少数民族中流行,中原地区鲜有人擅长。
唐朝晚期,在渤海国[1]的文献中记载了:“有‘杴琴’[2]者,状如杴蒲,正方,铁为腔,两面用皮,三弦,千妓抱琴如抱阮,列坐毯上,善渤海乐云。”。“杴琴”被当时的人们带到了唐朝中原地区,与唐朝本来的三弦渐渐融合。
宋元朝时期,手工业、商业发展迅速,使得宋朝的经济空前发达,各民族间的文化融合加快。随着宋词、琴、古筝的融合创作,元曲兴起并普及,使更多的乐器得到了发展,三弦也渐渐被用作歌舞、戏曲的伴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喜爱。
南宋墓出土的三弦伎乐浮雕石、河南焦作西冯封金墓出土的演奏三弦乐俑,都是三弦在宋元时期被大众接受的凭证。
到了明朝,三弦经历了一次重大变革。昆曲创始人之一的张野塘为了让三弦能够适应其唱法,将方圆琴鼓改为圆形,改善了空气谐振,琴杆改为细身,用细腻木材制作三弦,并定名为“弦子”,从此产生了北三弦与南三弦。
同一时期,一种记载按压位置的“指位乐谱”出现,让更多的人能够相对简单快速的学习三弦,造就了一大批演奏家,如曹县伍凤嘈、毫州韩七、凤阳钟秀云等等。
据明朝官员夏子阳的《使琉秋录》记载,在明朝万历年间,三弦传入现在的台湾省,明末,从台湾省传入日本,发展成为日本乐器“三味线”。
清朝经济发展,艺术繁荣,俗曲、弹词、花鼓等都是人们茶余饭后喜爱的文艺活动,三弦由此迎来了其繁荣时期。
年,沈远创作的《北西厢弦索谱》中的三弦伴奏,总共有四种定弦方法,是当时的一大突破。而后,西河大鼓创始人马三峰将三弦琴杆增长约10厘米,成为今之大三弦,并在高把位伴奏大鼓,更是拓展了三弦演奏的技巧。
三弦的音色干涩,音量大。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经萧剑声的改革,音色变为厚亮,大型的三弦音域多于3个八度。用于地方音乐,亦用于交响化的民族乐团,也有大量的独奏曲和合奏曲。
如今我国的民族乐器“百花齐放”,三弦发展速度超过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不过因为其演奏需要较强的专业性,成为了比较少见的民族乐器。
批注:
[1]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以靺鞨族为主体的政权,其范围相当于今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半岛东北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部分,建立时间年—年。
[2]与唐朝时期的三弦不同,和现在的三弦有些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