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戏剧界一直说:“京汉同源。”意思是京剧和汉剧原本同宗同源。在一次戏剧界的盛会上,谦虚的汉剧艺人在那个保守的年代听到这样的说辞,便摇摇头笑着说:我们可不敢说。然而同样在那天出席盛会的周总理却说:“你们不敢说,我敢说!“的确,经过专家们的分析考证,京剧的确是在汉剧和徽剧的基础上,结合了秦腔、昆曲等地方剧种的特质和优势逐渐发展而来的。下面小编带你走进中国传统艺术--汉剧。
襄阳古城汉剧,又称“楚剧”,是湖北省独有的种曲艺形式,兴起于大约年前,期间几度更名,于民国元年定名为“汉剧”。关于汉剧的起源,坊间和学术界尚无定论,有人说来源于今天的湖北食阳的地方戏曲,也有人说来自陕西秦腔。汉剧的唱腔为西皮、二黄。清朝文人叶调元在《汉口竹枝词》中写道:“曲中反调最凄凉,急是西皮缓二黄,倒板高提平板下,音须圆亮气须长。据考证,明朝万历年间,湖北省境内的沙市地区已经非常流行楚调了,而楚调正是汉剧的雏形。
汉剧在湖北境内,由于地域的广泛性,汉剧的流传和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分化出许多派系,因地区文化差异、语言不同等原因,逐渐形成了汉河、荆河、襄河、府河四大流派。襄河调以如今的襄阳和樊城为发源地,流行于周边地区,而襄阳也是汉剧中西皮唱腔的发样地;表演襄河调最著名的戏班叫作“洪兴班”。而府河调则以今天的孝感安陆为中心,流行于安陆及其以北的各个城镇,以安陆当地的桂林班最为出名。荆河调以荆州为中心,流行于荆河流域的宜昌、枝江等地。汉河调分为上下两路,上路以汉口为中心,下路以黄冈为中心。
楚剧清朝嘉庆年间,湖北各地的经济蓬勃发展,商贾云集,会馆林立,因此文化艺术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嘉庆至道光年间,湖北省大大小小的城镇中都布满了汉调戏班子和汉调戏楼。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学习汉剧也成为当时许多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生活方式,科班随之兴起,汉剧得到了蓬勃发展。咸丰年间,受到战争影响,湖北地区经济实力大不如从前,汉剧的发展因此度陷人低谷。直到光绪年间,汉口再度因其九省通衢的地理位置,被辟为商埠,城中时聚集了文化、戏剧界的知名人物。曾经“大隐于市”的汉调各路演员、教师重新“出山”,先后创办了天、双、喜三届科班。辛亥革命之后,当年毕业于老天字科的汉剧骨干们又创办了天(小天字科)、春、长三届科班。一时间,汉剧迎来了历史上罕见的蓬勃大发展,如今很多有名的汉剧老艺人就是在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这一时期,汉剧还首开先河招收并培养女学员,七龄童叶慧珊是汉剧史上的第一位汉剧女艺人,后来汉口逐渐出现了汉剧舞台上坤伶竟相登台的繁荣景象,正是这样的解放思想才造就了汉剧历史上最伟大的女艺术家之一陈伯华。
汉剧汉剧主要以西皮、二黄两种声腔为主。西皮唱腔风格雄劲激昂,主要用于表达积极向上的情绪:二黄唱腔则凄冷阴郁,多用于悲伤的情境中。除了西皮和二黄两种唱腔,汉剧还包括高腔、小调等数十种声腔。各种声腔配合曲牌、身段和丰富的面部表情,极具艺术感染力。汉剧用武汉方言表演,均采用湖广音,压中州韵,是一种风格独特的音乐体系。
《平贵别窑》剧照汉剧的伴奏也十分具有地方特色。汉剧的伴奏曲牌共有余首,均采用民间管弦乐,按照所使用乐器的不同,分为唢呐曲牌、丝弦曲牌、笛子曲牌三类,根据曲调性能和使用范围,又分为军乐、礼乐、宴乐、舞乐、喜乐、哀乐、神乐七大类。